(原標題:醫保改革加碼帶量採購: 企業稱只能見招拆招)

[摘要] 中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MAH總監、醫藥研發及併購專家張超3月6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已進入常態化。”

文/時代財經    趙鵬宇

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權威發佈。

640.jpeg圖片來源:官網

《意見》提出,深化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堅持招採合一、量價掛鉤,全面實行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並以醫保支付爲基礎,建立招標、採購、交易、結算、監督一體化的省級招標採購平臺,推進構建區域性、全國性聯盟採購機制,形成競爭充分、價格合理、規範有序的供應保障體系。推進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完善醫保支付標準與集中採購價格協同機制。

實際上,帶量採購制度改革正走向縱深。2018年以來,經由“4+7”帶量採購試點及擴圍,以及2019年9月開標的第二批帶量採購,至少倒逼58個品種實現了大降價。部分品種降價幅度在90%以上,且一降再降。

中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MAH總監、醫藥研發及併購專家張超3月6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已進入常態化。”

也有部分醫藥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對帶量採購可能造成的降價已有心理準備。針對可能由此帶來的激烈競爭,也只能“見招拆招”。

藥品帶量採購常態化

近年來,國家藥品集採持續推進。今年1月下旬,第二輪全國藥品集中採購談判結束後,青海、寧夏、遼寧、雲南、上海等地已經開始了新一輪採購中選藥品的掛網。

據悉,第二輪全國集採的33個品種,32個品種採購成功,共100個產品中選。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3%,最高降幅達93%,覆蓋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用藥,以及價格比較昂貴的抗腫瘤和罕見病用藥。其中,恆瑞醫藥的替吉奧膠囊、東陽光藥的奧美沙坦酯片、正大天晴的醋酸阿比特龍片、長春海悅的他達拉非片、華海藥業的安立生坦片、山德士的辛伐他丁片等藥物均在列。

此前參與過多次藥品集中採購的東陽光藥,在第二輪國家集採中有三款藥物中選,分別是莫西沙星片(2.22元/片),奧美沙坦酯片(0.61元/片)及福多司坦片(0.654元/片)。

對於此次中選藥品的價格,該企業負責人3月6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經過前幾次的集採招標,對於集採藥品價格降幅已有一定預期。加上此次參加集採的品種是近一年剛剛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此前未產生銷售額,算是增量的利好。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相比此前帶量採購,此次集採的藥品品種、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東陽光藥方面會繼續擴面,加入更多臨牀急需、用量較大的品種。

除了部分“以價換量”的企業外,也有不少企業在這場“價格大戰”中敗下陣來。其中,口服降糖藥物阿卡波糖的最高申報價爲0.8353元/片(50mg),原研廠家拜耳報報出0.1807元/片的價格,杭州中美華東則以0.4653元報價出局。

隨着全國藥品價格聯動以及中間環節利潤大擠水,大批國內龍頭企業、跨國巨頭對銷售團隊進行了調整、減少銷售投入,恆瑞醫藥、正大天晴、石藥集團等則明確了轉型創新藥和高端仿製藥的方向。

高值耗材價格虛高

除藥品之外,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同樣備受關注。其中,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更是成爲了此次醫改的重頭戲。

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會協會副會長、專家組成員徐小良3月6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高值醫用耗材因直接作用於人體,對安全性和技術性有嚴格要求,而且臨牀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在治療過程中所佔的比值也較大。

事實上,自2019年7月國務院下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確全國各省探索執行高值耗材帶量採購之後,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就開始了全國試點推進。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範圍內的帶量採購就已經開展了26次,其中,安徽省、江蘇省在2019年8月相繼開展了對人工晶體、骨科植入脊柱類、心臟支架、心臟起搏器等的帶量採購談判,從談判的結果來看,降價幅度15%-50%,最高降幅超50%。

目前,國內血管支架市場約80%已被國產品牌佔領。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樂普醫療、微創醫療、吉威醫療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爲24%、23%、20%。

時代財經3月6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樂普醫療董祕辦處瞭解到,對於降價問題,樂普醫療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

該負責人認爲,帶量採購的價格只是是省去了中間商的環節,由公司直接與醫院對接,整體影響不大。

對於國家級帶量採購可能引發的激烈競爭,樂普醫療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公司產品線種類較多,如果個別種類中標失敗還有其他種類替補。“只能見招拆招,儘量減少競爭中的損失,這種情況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可能難以招架。”

同日,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在與賽諾醫療證券代表交流中也瞭解到,帶量採購除價格下降超50%對公司利潤有一定影響外,最大的變化是在於減少中間商環節後對企業銷售模式的改變。

該證券代表進一步解釋稱,“目前最擔心的是能不能真正做到‘帶量採購’。如果可以確定‘量’的問題,公司也能省去市場推廣以及中間商的環節,即使價格低於出廠價,也有一定的緩衝空間,但如果降幅過大,可能對高值耗材這個品類的長遠發展不利。”

賽諾醫療去年10月30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冠脈藥物支架系統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醫療耗材集採需規格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高值耗材與藥品不同,藥品開展帶量採購的前提是有一致性評價爲質量“兜底”,而我國高值耗材產業實力相對薄弱,且缺乏質量評價機制,若依舊延用低價中標的原則,很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3月6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相比藥品,高值耗材只有在多方面標準化統一後,纔有大範圍“帶量採購”的可能,包括統一通用名,統一品規與質量標準,醫保各地的報銷標準等。目前試點地區與方案仍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確認和完善。”

一直以來,關於醫用耗材都是採用企業自主定價的標準。由於外資企業在高值耗材領域中佔據了大半市場份額,加上多數高值耗材因品規問題並不通用,導致部分產品的價格難以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關於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的推進,史立臣認爲可以分成兩大板塊執行,“例如需要先做標準統一且與機器適配的高值耗材爲一類。另一類則是心血管支架、起搏器等獨立性高值耗材,開展全球化採購試點,這樣在同等基礎上的競爭才能讓價格降下來。”

他還強調,因國產高值耗材質量較國外有一些差距,在實施全球化採購的同時,政府還需大力扶持國內企業。“在各類器材標準化統一後,如果國產醫療器械產品質量能與國外持平,加上政府的扶持,國產高值醫用耗材相比進口同類產品將更具價格優勢。”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爲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