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輔警告假回鄉洪水來襲,早出晚歸一天解救20人

導語
長安君(ID:changan-j):7月11日,成都連續強降雨,在家休假的他披上了隨身攜帶的“熒光黃”走出了家門。14個小時,他救出了20多人,幫助疏散了400多人,而這些,並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做......
在家休假的他,
當洪水來臨,
沒有上級指令、
沒有工作安排,
毅然穿上隨身攜帶的亮麗熒光黃,
衝入水中。
解救了20餘名受困羣衆,
不辱使命,
他稱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7月12日,成都交警一位民警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讓這位交警發出這樣感嘆的,是他的一位同事——成都交警二分局五大隊輔警李葉。
7月11日,調休回新繁老家的李葉,見洪水襲來,二話沒說就帶上工具、穿上雨衣,投身到了救援的過程中。歷經14個小時的麓戰,他一個人救出老人、孩子、孕婦共20餘人,並配合其他救援人員疏散被困人員400多人。
從7月10到7月11日的連續強降雨,讓成都不少地方都受到了雨水的影響,多地被水淹。7月11日晚上,央視新聞報道了成都新都區新繁鎮消防隊員營救被困羣衆的情況。不過,有人注意到,在消防官兵進行救援的現場,卻有一名穿着“小黃衣”的交警。

出現在電視新聞中的李葉
“這不是李葉嗎?他不是在休假嗎?”就在新聞播出時,成都交警二分局的民警發現,這名身着“小黃衣”的人,正是成都交警二分局五大隊的輔警李葉。

李葉
12日中午,四川新聞網記者在成都交警二分局,見到了今年24歲、今年5月才成爲成都交警一名輔警的李葉。他給記者講述了央視新聞那個畫面背後的故事。
李葉告訴記者,強降雨來臨前,他正好在調休,回到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龍安社區的家裏。
11日清晨7點過,他剛一睜眼就聽到外面不停有喊叫聲,起牀一看周圍河流漲水。“漲水了,我出去一下。”他連臉都沒洗,只是跟家人簡單說了聲,就立即披上他的警用雨衣跑出門去。
“剛下樓,就看見鄰居正在搬東西,於是我也加了進去。”李葉說,他和鄰居們一起將傢俱家電等從一樓搬到二樓。剛將4戶家裏的東西搬完,鄰居又在喊,“橋上的一堵牆堵住了,得把它砸掉了,不然水流不出去。”於是,他又和鄰居拿上鋼筋、錘子等跑了過去。
“當時水都淹到腰部了。”一起砸牆的市民從偉說,他們4人砸了約1個小時纔將2米高、4米長的一堵牆砸掉。
砸完牆,解決了排水問題,李葉又跟着村民一起到社區醫院幫忙。

救援中的李葉
上午11點過,剛在社區醫院幫完忙,村裏傳來消息,河邊的一棟樓裏有人被困。
於是,他又來到距河道300米遠的一棟5層樓的小區,此時小區四周全是水,幾乎成了一棟孤樓。“我對這裏很熟悉,我先去探路。”李葉趟水走到前來救援的消防隊員身邊,自告奮勇地說。消防隊員們看李葉穿着警用雨衣,以爲他是當地的警察,就同意了李葉的提議。
“水非常冷又很湍急,容易打滑,腳下有各種東西、也容易受傷。”在最深處已經沒到脖子的水中,李葉慢慢地向前摸索着。
摸索了近半個小時,終於找到了一條相對安全的路線。隨後,將一根安全繩的一端系在小區的鐵門上、另一端系在安全地帶。然後,他和消防隊員一起,一手抓住安全繩、一手抓住被困人員,靠背等方式慢慢地將其轉移了出來。

救援中的李葉
在居民樓裏,總共有20餘名被困羣衆,有老人、孕婦,還有孩子。“要他們自己拉着安全繩走出來非常危險,都只能一個個背。”李葉最先背起一位老人,一手牽着安全繩,一手抓住老人,緩緩走出居民樓。
被困羣衆被一個接一個背出來,但最困難的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爲了救出這名孕婦,李葉與3名消防員合作,緊靠在一起,孕婦披着雨衣,躺在他們4人靠攏的肩膀上,然後一點一點地在水中挪動,“花了20多分鐘,好在最後一切平安。”李葉說。

救援中的李葉
李葉參加完救援後,一個人悄悄回到家裏,準備返回崗位,“我知道我們分局轄區也有很多地方被淹了。”在老家救人的事情,李葉沒有跟任何人說。李葉沒想到的是,當天的救援行動被消防隊員拍了下來,在新聞裏播出,成都交警二分局的同事們在電視上一眼認出了李葉。
當被問及爲何會想要參與救援時,李葉說他參與救援並不是莽撞的逞一時之勇,他曾經當過兵,在從警前還在龍泉驛區應急救援隊待過,在從警入職前的培訓中,也專門學習過各項救援技能,“沒想到真的派上用場了。”

救援中的李葉
“很感謝這個熱心小夥子。”7月12日,在電話中,新繁鎮副鎮長鍾應芳告訴記者,當天情況緊急,在消防人員趕來前,鎮上組織了一支救援力量,作爲黨員的李葉也主動加入進來,“他從早上8點左右就一直泡在水中參加救援,下午3點喫了2根玉米果腹後,又接着下水救援,一直到晚上10點纔回的家,在水裏泡了14個小時。被救的村民們都十分感謝他。”
對於感謝,李葉說,救人是出於一種責任。“如果新聞沒有報道,我肯定是不會說出來的。”他說,他不需要掌聲和鮮花,只要被救人員安全就好。
聲明:本文轉自新華社
(id:xinhuashefabu1),在此致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