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宴歡慶之時,衆目睽睽之下,國寶失竊了!如何不動聲色地追回國寶,成了大宋君臣心中的難題……

  南京博物院舉辦《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

  陳墨

  1.國寶失竊

  大宋年間,有位新帝剛剛登基,設御宴宴請前來朝賀的各國使臣,可是,就在這次御宴上,出了一件大事兒,國寶龜龍神珠失竊了!

  據說,龜活萬年,就會成龍。萬年龜在化龍之前,要完成最後的使命,那就是褪去身上的龜殼,並將這個龜殼一點點地喫進肚裏,補充元氣。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只聽說過萬年龜,卻沒見過萬年龜殼存留於世。

  萬年龜殼如此難尋,卻仍有許多人窮盡精力去尋找,這都是因爲,萬年龜殼中藏着個無價之寶,它就嵌在龜殼的正中央,是顆聚集了萬年日月精華的珠子。據說此珠熠熠彩輝堪比日月,這顆珠子便叫龜龍神珠。

  大宋的龜龍神珠,在當時世上是絕無僅有的一顆。按說對待國寶,應該低調一些,不能輕易拿出示人,可這位新帝剛登大統,心高氣盛,一心想在各國使臣面前炫耀,便傳下旨來,在宴會最後,要上一道九尊羹湯。

  其實,上九尊羹湯不是目的,目的是借上羹湯的機會來炫耀龜龍神珠。

  御宴設在宣和殿,使臣來自西夏、遼、金、高麗、蒙古、東瀛等國。其中,東瀛派來的使臣又矮又小,背上還頂着個駝包,竟是個駝子。宴會進入尾聲,皇上朗聲命人送上九尊羹湯,並命太監熄去殿內燃燭。使臣們都有些發愣,不知皇上想讓他們摸黑幹什麼,可燃燭一熄,他們便明白了,忍不住發出陣陣驚呼。

  就見熄了燈燭的大殿內仍是亮如白晝,此時,在羹盤中央,那用鹿肉雕成的寶塔頂上,有一顆碩大的明珠溢出五彩華光。

  看着使臣們滿眼豔羨,聽着四周一片讚美,皇上很是受用,他心滿意足地命人重燃燭火。

  燭火重新燃起,皇上本該發話散席,卻遲遲沒有動靜。一旁的參政郭奇很納悶,他不禁用眼偷瞧,發現皇上臉色發白,順着皇上的眼神一看羹盤,郭參政立刻心中一凜,原來,羹盤中央那個鹿肉寶塔竟已成了禿寶蓋,塔頂上的龜龍神珠不見了!

  國寶失竊了!剛纔靠近羹盤的只有十個使臣,毫無疑問,竊走龜龍神珠的人就在他們中間。郭奇的心裏翻江倒海,他絞盡腦汁地想應該怎麼辦。這些使臣中,除了竊寶賊,其餘人並不知情,若貿然搜查,就會有損邦交。而且,這事兒還不能聲張,堂堂大宋,竟在自家眼皮子底下丟了國寶,傳揚出去,豈不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這可怎麼辦?郭奇急得汗都下來了。這邊郭奇火急冒煙,那邊皇上也如坐鍼氈。使臣們都清楚,最後一道菜上過後就要散席,個個正襟危坐看着皇上,可皇上知道不能宣佈散席,席一散,龜龍神珠也就被帶走了。

  此時的大殿,靜得喘口大氣都能聽見。

  就在這時,郭奇站了起來,只見他離座一步,面向皇上施禮稟道:“啓稟萬歲,萬歲登基,普天同慶。衆位使臣不遠萬里前來,臣請萬歲御宴結束後,爲每位使臣頒送禮物,以示謝意。”

  皇上一聽,不知道郭參政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此時別無他法,也只好面帶微笑,緩緩點頭,朗聲道:“就依卿所奏!”

  除了竊賊,其餘使臣都還不明就裏,一聽要賜給他們禮物,立刻面露喜色。所以御宴一結束,他們便很配合地去了舉行賜禮儀式的文德殿,進殿後便一個個在指定的位置站好。

  郭奇立刻行動,使臣們剛一出宣和殿,便命人細細搜查全殿上下,可桌案椅凳角角落落都搜遍了,也沒見龜龍神珠的影子。國寶一定還在竊賊的身上。

  此時文德殿內,皇上忐忑不安地坐在龍椅上。一會兒,幾個太監手捧錦盒魚貫而入,皇上一見領頭的那個太監,心裏一樂,暗暗點頭:“行啊,郭老參政,真不愧是三朝老臣,這下國寶有希望了。”

  原來,爲首的這人並不是太監,他是殿前侍衛於青假扮的。於青武功高強,尤其是他有一門絕世盜功,只要用眼一掃,便能知曉對面之人身上所藏;只要與人擦身一過,便可將對方身上所藏盡數取來。

  郭奇就是要借給各位使臣頒禮之機,讓於青找到竊寶賊,再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國寶拿回來!

  2.賊中高手

  皇上此時已明白了郭奇的用意,立刻精神大振。他一個一個地褒揚着使臣,於青呢,也一份一份地將裝有禮物的錦盒送到使臣手中。

  郭奇站在殿角,大氣都不敢喘,緊張地盯着於青,但越看郭奇的心就越緊,因爲他發現於青面帶疑惑,而且疑惑之色越來越重。直到十個錦盒全部送完,於青也沒有向他發出找到國寶的暗示。

  郭奇的冷汗溼透了全身,他知道,這是遇上了賊中高手。剛纔已搜遍了宣和殿,現在這些使臣的衣衫內也沒有夾藏,那龜龍神珠藏在哪了呢?

  此時已二更了,沒有理由再留使臣,皇上強打精神,站起來宣佈禮送賓客。大家剛要離殿,忽然那個彎腰駝背的東瀛使臣搶步上前,面向大家說道:“本使受天皇所命,誠邀各國朋友參加四月七日的天皇壽典。屆時,我朝將向大家展示國寶—龜龍神珠,以賀天皇之壽。”

  “什麼?龜龍神珠!”皇上和郭奇對視一眼後,都齊齊地盯向了這個東瀛使臣。

  東瀛使臣抬起臉,兩隻小眼閃着笑意迎向這君臣二人。皇上和郭奇此時已是怒火難抑,但關係着國體禮儀,衆目睽睽之下,既然已宣佈送客,君臣二人只好面帶微笑地禮送使臣們離殿。

  東瀛使臣得意洋洋而出,看着他離去的背影,郭老參政氣得鬍鬚直抖,他不明白,這個東瀛駝子使的是什麼招術,怎麼就把龜龍神珠藏了個神鬼不知?郭奇定定地看着東瀛使臣的後背,突然臉色大變。

  他發現,東瀛使臣後背上那隆起的駝包有了變化,竟然比剛來時大了一些。郭奇恍然大悟,他跺腳悔道:“原來他不是什麼駝子,而是個會‘駝峯之術’的賊中高手!”

  什麼是“駝峯之術”呢?這是盜界的一種異術,練這種功夫,須從幼年開蒙,練成後,會在後背處多出個肉背囊,就像駱駝的駝峯。有了這個“駝峯”,盜寶時就不再需要將寶貝夾藏於衣衫包裹,而是直接吞入口中,再運氣逼進“駝峯”。等到要拿出寶物的時候,他們會服下一種叫“反芻丹”的丸藥,就像駱駝反芻那樣,運一口真氣把“駝峯”內所藏之物盡數吐出。

  唉,怪不得於青找不到龜龍神珠呢,原來這龜龍神珠根本就沒藏匿在衣衫之內,而是藏在了竊賊的肉身裏!

  郭奇以前也只是聽說過“駝峯之術”,剛纔惶急之下,沒想到這一層,他懊悔得臉都青了,長跪在地,叩頭請皇上責罰。

  皇上沒有責罰郭奇,他是個明白人,知道就算剛纔郭奇想到了這點,也不可能在大庭廣衆之下把來訪使臣的駝背給剜開,於是對郭奇說:“卿莫自責,朕現在身心俱疲,要去歇息歇息,卿也先回府歇息去吧。明日一早便是使臣們回國之期,還望卿能想出個辦法,取回我大宋國寶。”說完,便移駕去了寢殿。

  再說郭奇,回府後哪裏睡得着啊,他在屋裏不停地轉圈。東方發白之際,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3.天涯來客

  在國寶失竊的十天後,大宋邊陲一個叫無名鎮的小鎮上,忽然人喧馬嘶,一隊車馬“呼啦啦”地進了鎮子,跟着車馬的,還有不少威風凜凜的護衛。

  這無名鎮地處偏遠,與東瀛僅一海之隔。這裏的百姓以前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陣仗,紛紛出門看熱鬧。只見車隊到官驛跟前停下,從前邊的車裏下來幾個官員,爲首的老者神情肅然,一把銀鬚隨風飄蕩。這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郭奇郭老參政。

  郭奇怎麼到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了?原來,這正是郭奇想出的辦法。他想,只有車馬相送東瀛使臣回國,才能在一路上尋找機會,取回國寶。皇上准奏後,他又主動請纓,要親自送使臣回國,拿回國寶,以謝失察之責。

  那麼一路送到這兒,國寶龜龍神珠拿到了嗎?沒有。因爲這個東瀛駝子太狡猾了。

  郭奇聽說,會“駝峯之術”的人,竊物藏於“駝峯”內不能超過三天,超過了三天,異物會在“駝峯”內起癰,也就是現在人們說的發炎。“駝峯”一起癰,人就會感覺如火灼般的難受。所以,竊物放入“駝峯”的三天內,竊賊一定會服用“反芻丹”,把竊物先吐出,等一個時辰後再吞回去。

  郭奇的計劃是,讓於青一路盯住東瀛使臣,等他吐出龜龍神珠,立刻下手取回。可沒料到,這個駝子忍功了得,任由駝囊內燒灼如火,痛得他小臉醬紫,也不肯吐出龜龍神珠。

  一計不成,郭奇又生一計。這東瀛使臣是個嗜酒如命的人,他不喫“反芻丹”,那就誘他喝酒,讓他酒醉後嘔吐。不料這駝子是個海量,郭奇一路上找來善飲之士,算來不下幾十人,竟沒一個是駝子的對手。

  再說無名鎮的老百姓,當他們聽說這些大官兒是在送一個東瀛使臣,而且是由京城一直送到了這裏,都覺得奇怪:這大宋的新皇上爲人太熱情了,送人都快送到別人家門口了。就在這時,官府頒下了兩道命令,這兩道命令,讓大夥兒更奇怪了。

  第一道命令是,高價徵買百姓家中的陳年高度老酒,要在今晚宴請東瀛使臣。第二道命令則是,在百姓中尋找千杯不倒萬杯不醉的異人,今晚陪東瀛使臣對飲。

  這是郭奇的最後一招了。一路上也沒讓那駝子醉過,現在到了無名鎮,這是大宋的國邊兒,是最後的希望了。

  無巧不成書,無名鎮是個酒鄉,此地特產一種紫色大米,這種米自身便帶有酒氣,用它來釀酒,酒香濃郁,滋味甘醇,所以此地家家釀酒,個個善飲,其中又以卞家酒鋪最爲著名。卞家幾代釀酒,他家釀的“紫珠液”堪稱酒中烈寶,酒色稠濃色如琥珀,只要打開壇蓋,別說喝,聞上一聞,就能把人醉倒。

  更巧的是,卞家有哥仨,個個是無名鎮的酒中霸主。他們從小就跟着父親釀酒,渴了就端酒瓢,從沒喝過水,三個人長這麼大,還從來不知道什麼叫醉。

  郭奇聽說後很是高興:“這真是老天佑我大宋啊!”他決定,晚宴就用卞家窖藏的“紫珠液”,而卞家哥仨一齊上陣,這回以三對一,看他東瀛駝子還能不醉。

  當晚的宴飲,直從日影西斜喝到紅日初升,整整一百壇窖藏“紫珠液”被喝了個精光。再看那酒桌之上,東瀛駝子仍端坐桌前,臉不變色,清醒如初,而卞家哥仨呢,卻爛醉如泥,趴在了桌上。

  郭奇懊惱地連連跺腳,卻也無可奈何。

  天亮了,東瀛使臣該登舟啓程了。郭奇率衆人到岸邊相送,使臣走到郭奇面前,笑道:“老參政一路費心了,平添了我途中許多樂趣,現在我國過海即到,老參政就請回吧。”說完剛要轉身,想了想又轉回來,湊前一步低聲道:“替我致話給皇上,感謝大宋所賜厚禮,也務請能來參加我朝天皇的壽誕慶典,好一觀我朝龜龍神珠的風采。”說完哈哈乾笑兩聲,登舟而去。

  載着東瀛使臣的大船漸行漸遠,站在岸邊的郭老參政忽然兩眼一翻,一個趔趄,緊跟着一口鮮血便噴了出來。

  4.尋找異人

  東瀛使臣臨行時說的那番戲弄之言,讓郭參政氣結於心,很快就一病不起。人之將死,總要留下遺願遺言,郭參政的親人遠在京城,所以,他命人喚來了於青,說有話要對於青交代。

  氣若游絲的郭參政拉住於青的手,老淚橫流,費力地說:“老夫此行負了皇恩、辱了使命、錯尋了異人,無顏回歸故里。我去之後,你就在此尋那一人……一人……”郭參政是要說,尋那一人之地,草草埋葬了事,可話剛說到這裏,他老人家心中難過,一口氣上不來,竟就此西去了。

  於青一見,難過至極,他淚溼衣衫,俯下身子,鄭重地向郭老參政承諾:“老參政您放心,我一定不負囑託,在此尋那異人,總有一日,要奪回國寶!”

  什麼?尋那異人?原來,於青把郭參政的遺言理解錯了,以爲郭老參政要自己留在民間,尋找那有超凡手段的能人異士,想法奪回國寶呢。

  辦完郭老參政的後事,於青沒有回朝,他打扮成一個算卦先生,四處尋找能人異士。轉眼快一個月了,還是沒有打聽到半點異人的消息,於青急得兩眼都紅了。

  這天,於青正坐在街頭擺攤,忽然想起,今日是郭老參政的月祭之日。於是他朝空中拜了三拜,在心中默默禱唸:“老參政啊老參政,人去一月魂靈回看,今天您老人家要是回看了,那就顯顯靈,讓異人快點出現吧。”

  於青正在虔誠禱告,突然“通”的一聲,只見面前影子一閃,一個人從天而降,一屁股就坐在了卦桌上。於青激靈一下,登時興奮了,心說,莫非老參政顯靈了,異人來了!可緊接着他又有些疑惑,怎麼這異人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呢?

  就見這個人身穿青色長衫,躺在卦桌上一動不動。於青剛要上前看個仔細,從街邊的酒樓裏跑出來幾個夥計,到了跟前,七手八腳地扶起了那人,嘴裏還說着:“義爺,您醒醒酒,沒摔着吧?”

  於青一打聽,原來這人喝醉了,失腳從酒樓二樓上掉了下來,剛好砸在自己的卦桌上。唉,本以爲是郭老參政顯靈,哪承想掉下的只是個醉鬼。於青有些失望。

  這時,那個醉鬼含混不清地說:“醒、醒什麼酒,我義仁什麼時候醉過?”一邊說,一邊搖搖晃晃地就要走。

  “嗯?異人?”於青一愣,暗想,世上竟有如此湊巧的事,這人的名字叫義仁,又恰是在自己禱告時出現,難道冥冥之中,真是蒼天給自己的暗示嗎?眼見醉漢搖晃着走遠了,於青忙一路跟了過去。

  於青有功夫,跟蹤個醉酒之人很容易。他一路跟到人家門口,那人也沒覺察。就見義仁到了院門前,開門進院,一進院門立刻返身把門關上,彷彿生怕裏邊有什麼被人瞧見一樣。於青很奇怪,他潛在院外側耳細聽,只聽義仁一進屋,屋裏立刻響起“呱咕呱咕”的怪叫聲,這聲兒喑啞古怪,不像人聲,也不像鳥叫,穿透力還極強,讓於青渾身一緊,登時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這是什麼動物?於青還真拿不準。他想了想,就候在了義仁家門外。等了好大一會兒,義仁出了門,於青也一路跟着,到了一個僻靜之處,他上前一拍義仁的後背。

  “媽呀!”義仁嚇得一哆嗦。於青一見,趕緊低聲說:“先生莫怕,在下姓於名青,是皇上的殿前侍衛,已尋訪先生多日了。”說着拿出了一塊皇家的金腰牌。

  義仁一見腰牌,嚇得酒醒了大半,他結結巴巴地說:“大、大人尋小人何事?小人真的沒、沒養什麼怪物,大人不要誤信人言啊……”

  怪物?於青不知道義仁在說什麼,正要詢問,突然聽到“呱咕”一聲怪叫從身後傳來。於青登時又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他趕緊回頭一看,這一看,不由得兩眼瞪了個溜圓,頭髮根根乍起。

  5.國寶迴歸

  此時,在於青的身後站着一個怪物,這怪物三尺來高的身量,短胳膊短腿,一顆三角棱子大腦袋上,一張闊嘴佔了腦袋直徑的一多半。此時,它正骨碌碌地轉着兩隻大鼓眼,咧開大嘴起勁兒地“呱咕呱咕”地叫呢。竟是一隻半人高的巨蛙!

  於青看着巨蛙,眉頭緊皺,義仁見此,只得嘆了一聲,說:“大人有所不知,這、這是小人的兒子。”

  “什麼,兒子?”於青太詫異了,這爹長得不賴,怎麼兒子長成這樣了?

  說起來,這義仁也是個不幸的人。他家世代經營藥材生意,義仁成年後,開了一個“蟾光堂”藥店。爲什麼叫“蟾光堂”呢?因爲他善用蟾蜍治病,什麼蟾蜍肉、蟾蜍血、蟾蜍涎、蟾蜍皮,反正蟾蜍全身上下,在他手裏沒有不能治病的。

  義仁娶親後多年無子,這天夜裏,他夢見神靈對他說,他殺生太多,命中只能以蛙爲子。義仁醒來後,就聽見前邊藥鋪裏傳來一陣“呱咕呱咕”的叫聲。他過去一看,原來是有人給他新送來一批蟾蜍,其中有一隻渾身金黃的巨蛙,比別的蟾蜍大上好幾倍。義仁見夢中之言應驗,長嘆一聲,從此關了藥鋪,把這隻巨蛙當成兒子養了起來。

  幾年過去,那巨蛙越長越大,竟成了半人高的怪物。它能通人性,義仁對它說什麼,它都能聽懂。它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一日三餐不能錯了時辰,稍延片刻,便會滿處地尋找義仁。

  於青聽罷,暗暗點頭,心想這隻巨蛙如此奇異,莫非找回國寶,就要着落在它的身上?

  於青想到此,忙趕回京城,向皇上稟報了此事。皇上下詔,命於青帶上巨蛙,趕去東瀛參加天皇壽誕。詔書最後,還有一條密囑:務必尋找機會拿回國寶!

  於青帶着巨蛙漂洋過海,來到了東瀛。東瀛處處仿效大宋,晚宴儀程也是如此,也是在最後上九尊羹湯,同時讓使臣們欣賞龜龍神珠。於青想好了,就借這個時機取回國寶。

  到了壽誕這日,於青帶巨蛙來到了東瀛皇宮。此時宮內張燈結綵,各國使臣俱已到齊。賓主入座後,於青感覺到有些不對勁,原來,東瀛將所有賓客按國家分成了幾小桌,每個小桌都繞着一個U形的隔板擺放。當九尊羹湯上來後,於青傻眼了,只見這九尊羹湯被推到了U形隔板的中間,離周圍的小桌足有5米遠,於青武功再高,不能近身也沒有辦法。

  此時燈燭已熄滅,龜龍神珠大放異彩,各國使臣紛紛讚歎。於青急得一腦袋汗,他知道再過一會兒,燈燭就會重新點燃,到那時,再想拿回神珠就更無望了。

  這時,於青身邊傳來“呱咕呱咕”的叫聲,原來到了巨蛙喫飯的時間了。巨蛙喫不慣東瀛的那些生冷喫食,正在鬧脾氣呢。於青突然靈光一閃,指着前方亮閃閃的龜龍神珠,對巨蛙說:“看,那是個熱饅頭,可香了,你想喫嗎?”

  巨蛙連連點頭,正逢此時,東瀛天皇宣佈重新燃起蠟燭。話音未落,巨蛙大嘴一張,一條長長的舌頭從它嘴裏伸了出來,帶着一股吸力,一伸一卷,瞬息之間,還沒等任何人看清,龜龍神珠就到了它的嘴裏。

  青蛙蟾蜍等動物本就擅長靠伸出的舌頭捕食,巨蛙體形碩大,舌頭自然也特別長。於青就是利用這一點,隔空取回了幾米開外的國寶。

  此時,巨蛙剛把龜龍神珠捲進大嘴,還沒咂摸出滋味呢,於青順手一抹,從它嘴裏接走了龜龍神珠。

  國寶收回,大快人心!

  於青返回大宋,大宋皇上親率衆官迎接。後來,皇上還親自書寫“天降異人”的四字匾額賜給了義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