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南方的河流大多叫「江」,而北方大多叫「河」?

先說結論,因爲「江」、「河」的來源不同。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但也存在大量侗臺語言(國內通說屬漢藏,境外通說單列語系)、南亞語系的藉詞,少量阿爾泰語系藉詞,另有兩成的核心詞彙來源不明。

江是漢語從侗臺語言、南亞語系順來的藉詞。南方漢語裏,江一般發音爲 gang,侗臺語言和南亞語系一般發音爲 kong。

如果仔細探索下長江的支流岷(min)江、漢(han)江、湘(xiang)江、贛(gan)江、章(zhang)江、貢(gong)江,支流的名稱韻尾都是 n/ng,長江流域最初很可能是由侗臺語言或南亞語系的諸多部落佔據的,他們用各自口音的「江」/kong 來命名附近的河流,華夏人南下後,爲這些發音分別用不同漢字來標記。

河的是上古音是 gaal,一說是阿爾泰語系的藉詞,和現在蒙古語中「河流」ghol 同源;另一說是漢藏語系固有字,與「谷」同源。

不管河是來自漢藏語系,還是阿爾泰語系,對本題都沒有影響,因爲在三代漢語形成過程中,藏緬語族先民居於西北,阿爾泰先民位於北方。

漢藏語系裏表示河流的同源詞是「渠」、「水」,西藏的那曲的藏語本意就是黑河,「曲」通「渠」。

漢語在發展過程中把原本表示河流的渠,含義窄化成人工挖的水溝。而「水」在古漢語裏仍然有河流的意思,如渭水、漢水等。

東北地區的河流,大多是音譯詞 + 泛指「江」。

如鴨綠江的通古斯諸語的名稱是 Yalu ula,意思是「界河」;圖們江在韓語裏被稱作豆滿江,「圖們」和「豆滿」都是通古斯諸語的音譯詞,是「萬」的意思。

黑龍江是通古斯諸語直譯,就是「黑色的河」的意思。至於爲什麼現代漢語會用「江」來做東北河流的泛指,那很可能是受朝鮮半島語言的影響,唐代以降來自中古漢語的藉詞「江」成了半島語言中河流的泛指。

很多朋友認爲,雖然發音差不多,但憑什麼是漢語向其他語言的藉詞,而不是相反情況。

這其實只是個技術問題,任何一種語言在形成過程中,詞彙上都會有多種來源。

除了特別明顯的混合語外,一般是先找到某種語言的所屬的語系,也就是核心詞來源的主幹。

簡單的說,來源於主幹(同語系)的詞彙通常會是做同源詞,各種非主流的來源詞彙就是藉詞。當然,這樣說主要是爲了分析簡單,同語系的藉詞也是存在的。

漢語的核心詞彙中約有一半能在藏語中找到對應的詞彙,因此漢語和藏語的親緣關係毋庸置疑。共同構成了漢藏語系。

但藏語中大河叫藏布(順便吐槽下「雅魯藏布江」這個翻譯)、小河叫曲。要麼,藏語中原來表示河流的詞彙出現了遺失;要麼,原始漢藏語裏就不存在「江」、「河」這兩個詞。

然後就是書面文獻的問題,明以前的文獻河流一般都稱爲「水」,到了官話時代,中文開始走向文白一致,書面語裏河流北方稱「河」、南方稱「江」。由此,有些人認爲江河是黃河與長江的特稱轉爲泛指。

這其實是誤認爲古時語言是文白一致的所致。明代以前的所有官方文書,都是按照雅言的格式撰寫的,碰巧雅言裏只有漢藏語系同源詞「水」,纔是河流的正統表述。在整個中國的漢語區並沒有將雅言作爲口語傳播。

我這裏舉兩個例子

1. 唐代主流依然用「水」來標記河流。但唐代《孔穎達疏》 記載「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為江。」

2. 北朝之後,北方口語裏「兄」已經被「哥」替換,但唐宋文學著作裏基本只能見到「兄」字。

再貼一張中國史前文明的分佈圖:

其中,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先民的 Y 染色體單倍羣爲 03,可以簡單視作漢藏語系的族羣;大汶口文化複雜點,先民中 O3 和 C 相互參雜,可能同時受到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的影響。

這三支就是日後三代時期華夏人的主幹。試問起源地不在長江的華夏人,逐步滲透到長江流域後,kong 這個詞會是怎麼出現的呢?直接借用當地人對河流的稱呼是最直接的方法,也能和東南亞諸語系相互印證。

作者:niudrw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