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括这件作品的呈现地点,它存在于一个狭小的房间里,观者想要看见里面的唯一方式就是凑近,但是由于相机的存在又控制着观者的行为,他们不想打扰到摄像的进行,所以也没有办法离得过近。没有门的房间,攀爬在画框上的纸条,从房间中由内而外涌现出的洪水般的网址,现场的与被记录的交织,还有台词中一直在疑问和挣扎的我究竟是谁,以及我想要通过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怎样才能“活在现实里”?

文 / 图 · 梅飞雪

在我的世界中,我认为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表演。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将自己理想中的自己表演给别人看,同时也会将他人的反应记入脑中来对自己表演的角色进行加工和修改,将其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因此,如果去询问我的各个成长阶段中遇到的那些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可能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如何与”这样的自己”相处,一直是我在思考和探索的话题。我花了将近四周时间来完成“活在现实里”这件作品,添加,记录,在instagram上分享还有将我记录作品的影像加入更新后的作品中,直到这件作品完成的那一天,我回顾这一段创作历程,体会到这整个创作过程是多么的波澜壮阔。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活在现实里”

这件作品一直在演化,成长和改变。它被安装在一个没有门的狭小房间内的一个角落,从这个小房间开始,由内而外涌现出的是洪流一般的三个典型的“网红”的各大社交平台的网址。这三个人分别是papi酱、初音未来和金·卡戴珊,三个典型的“被构筑的形象”。这些网址覆盖了整个小房间的地板,吸引着所有途经者的目光,令他们想要靠近,想要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

在这个小房间里,映入眼帘的是不同大小的、空洞的白色画框靠在这个狭小房间的两侧。长条状的纸上印着不同的网址,和被像素化的“网红”们的图像,这些条状物攀附在骨架般的画框上,从这个狭小的没有门的房间中如浪般涌现了出来,直到遇到一个架着尼康相机的三脚架。相机被旋转了90度,正对着这个狭小的房间。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尽管这些作为一个装置作品来看已经沉默的表达了许多“人生如戏”的内涵,然而这却还是一个视频表演作品。视频被隐藏在网址的洪流之下的投影仪投射在这个狭窄房间的墙上,当视频开始播放之后,我蹲在这个房间的里,开始用地上的网址覆盖住自己的身体。视频中已经被录好的我的声音开始播放,回声充满了整个房间,一直在自我提问我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是被他人所定义的吗?如果没有被他人记住,那么就不曾存在过吗?

视频的投影被同时投射在墙上和我的身体上,我的影子也出现在墙上与视频融为一体。层层的被扭曲的图像和无限下拉的社交软件被覆盖在被调整的过于艳丽的装置照片之上。三个“被构筑的形象”的名字像是锁链般为视频背景又添新的一层。随着一段系统错误的声音和绿屏的影像过后,视频转变为缓慢的,被模糊过的色彩斑斓的影像。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我用自己的声音开始了一段现场的自我提问。真实的我究竟在哪里?如果我是由人们的记忆和随意解读所构成的,那么我的存在究竟是什么,现在就在这里,此时此刻正在说话的人是谁?我又是谁?背景音乐渐渐变大,视频中的抽象图形也突然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变得波澜壮阔。我开始演唱动画《铃音》的主题曲,不断的倾诉着,我在下落,我在消逝,我被淹没,我被伤害,我失去了一切。

直到音乐结束,又一段系统错误的声音响起,我蹲在废墟之中拿起手机给自己拍了一张自拍,演出结束,全程不到五分钟。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内”,“外”与“两者之间”

这件作品将我们生活在后网络时代的经历和自我疑问转换进了一个物理空间。我们的社交生活持续在虚拟空间之外,之内和之间。在那段由我现场念出的台词中,我一直在疑问我在哪里,我是在这里还是在那里。阈限空间的鬼魂存在于这件作品的方方面面,所有的视觉元素都在暗示着中间的,过渡的阶段。

没有门的房间,攀爬在画框上的纸条,从房间中由内而外涌现出的洪水般的网址,现场的与被记录的交织,还有台词中一直在疑问和挣扎的我究竟是谁,以及我想要通过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所有的这些元素都显示着现实与虚拟的交织与融合,同时,也讨论了许多相关的问题:身份的丢失,名誉,消费主义,虚拟空间政治和其他的许多许多。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层层叠叠

网络,名誉,消费主义与价值,这是我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思考的主题。我想到瓦尔特·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谈到的人类技术的进步对于艺术作品的复制,导致艺术最终丢失包裹在自己身上的“灵光”(Aura)。

那么,到了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所有的一切都能够简单轻松的被大量复制——是这个时代接受了大量复制品的力量吗?是大量的“分享”与“点赞”提升了一个人的个人价值吗?个人价值是由他人所定义的吗?还是像是“黑镜”系列中的“急转直下”(Nosedive)展现了一个经过夸张的世界,他人的评价真正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者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最终还是丢失了自我。遗失了我们的“灵光”(Aura)?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无法触及的”体验

这件作品中也充斥着各种“无法触及的”体验。地上潮水般的网址只不过是印在纸上的文字,它们是无法被点击的。缠绕在画框上的“网红”们的图像是被像素化和被解构了的,它们已经支离破碎,让人无法辨认——它们拥有含义,却无法传达。包括这件作品的呈现地点,它存在于一个狭小的房间里,观者想要看见里面的唯一方式就是凑近,但是由于相机的存在又控制着观者的行为,他们不想打扰到摄像的进行,所以也没有办法离得过近。这就导致他们只能片面的从较偏的角度来观看这场表演,然而如果不是从绝对正面的角度来进行观看,其观看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两侧的墙上并没有投影,观众们没法完全体会到被渲染的气氛。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一些观众的做法就是离得较远然后用自己的手机来记录这场表演,然而这就会导致他们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用眼睛看?还是用手机看?一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中进行观看,一场现场演出就被强行转化成了一场记录,一场通过媒介传达的记录,而我的行为也就这样被记录在了人们的手机中,转换成了数字影像,成了电子信号,成了他们的记忆。

之后,许多人将这场表演上传在了自己的社交软件上,我存在过的证据也就被永远的保存在了网络空间之中,永远也不会消失。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似乎被赋予的权力”

地上的网址,代表着这些信息对于观者来说似乎是触手可及的,似乎只要捡起地上的纸条将上面的网址输入手机,就能够瞬间连接到这些网站所呈现的信息。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几乎没有人会真的在自己手机上去输入这些过长的网址。观者们似乎被赋予了接触更多信息的权利,但是,这样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在阻止他们获取这些信息。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我的台词也被印在纸上,散落在房间之内,之外和之间。观众们能够轻易的知道我说了什么,唱了什么,但是他们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这一切,没有办法与之互动或改变其发展方向。他们似乎被赋予了权力和自由,但是另一方面也被限制在其中。

网络世界中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矛盾现象。互联网的初衷是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是,社交软件交流中的“非及时性”却让人感到更加隔绝,孤独和迷失。我的作品通过暗示的方式稍微触及了一点关于这个现象的讨论。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框架结构与束缚

在这件作品中充斥着无数的框架结构与束缚。有的是现实的,有的是虚拟的。如:画框、门框、投影中的门框、相机的屏幕,还有观众们手上的手机屏幕,以及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束缚,他人对自我的束缚。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骨架般的画框代表了现实中图像的消失,现实中身体的消失。社交软件上呈现的每个人的形象,是由每个人亲手构建的另一个自我,他是自己同时也不是自己,这是一个与现实中的物理身体所分离的自己。

每个人在这些社交软件上上传的内容是对于自己物理存在的延伸。我们的物理身体在赛博空间中下坠,消逝和沉溺。真实的“我”存在于何处,“我”活在现实中吗?“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是一个活在现实和虚拟之间的混合体, “我”存在于多个空间,“我”存在于各种地方。“我”存在于他人的记忆中,存在于他人的随意解读中。

对于我来说社交软件上的我是一个由我自己所“构筑的形象”,这个形象被他人的评价,观者的反应和我自己的理想所控制所束缚。在这场表演中,我的角色既是我自己也是所有人的代表。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同时,在这件作品中,我尝试用物体和体验来控制观者的行为——相机的存在让他们不能过于靠近门,狭小的门让他们难以看清里面的表演,只有一面墙的投影让他们必须从特定角度进行观看。同时,表演的一次性让他们无法控制的想用手机进行记录。我尝试用无形的网控制观众的行为来达到我想要传达的体验,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入的思考。

“空洞的自我”

当这场表演开始,我蹲了下去,开始用地上的网址覆盖我的身体,同时在整场表演中我一次也没有面对观众,而是一直以背面示人。直到演出的最后,我蹲在废墟中用自己的手机给自己拍了一张自拍。整场表演以及整个场景的设置都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旅途,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探索,想要留下存在过的证据。

活在现实里,现场表演,梅飞雪

他人心目中的“我”的形象成了对于真实的“我”的一种负担,一种“无法承受之重”。这也是一场自我毁灭的过程,当一切消散,还会留下什么?废墟之上,又有什么会重新生长?如何与这样的自己相处 我一直在作品中进行着发泄,进行着自我表达。

我感觉,做艺术最残酷的一点就是你无法避免的将自己剥开,展示在观众面前。只有强烈的、残酷的、自我暴露的、揭露现实的作品,才有力量引起观者的共鸣。如何与这样的自己相处?我一直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希望能在未来的作品中就这一方向再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作。

(视频网址:http://feixuemei.info/design/live-in-reality/live-in-reality.html)

*

主编:苏也 微信:suyesophi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