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一開始的暴風雨天氣,讓意大利大部分地區陷入癱瘓,威尼斯更面臨老城70%以上被淹沒的境遇,縱然天氣好轉,恢復元氣還需要一陣子。

除了暴雨在威尼斯造成的人員傷亡之外,被淹沒的聖馬可大教堂以及可能受到威脅的藝術品收藏等收穫了同樣的關心,更有冒雨舉辦馬拉松、淌水去買LV、“泡着腳”喫披薩的照片和視頻在網絡熱傳。

如此對比之下,構成威尼斯的重要部分——衆多店鋪以及店鋪的主人們,似乎悄無聲息了一些,默默與湧進自家店面的洪水在鬥爭。

這些店鋪中,不少代表着威尼斯傳承數百年的工匠魅力,成爲遊客們接觸“威尼斯製造”最直接的渠道,並且可以帶回家中,它們被淹沒當然值得被關懷。

但人們似乎並沒那麼擔心的原因,可能在於根植並發展於民間的工匠手藝,其生命力確實不是一場洪水可以沖走多少的。所幸,下一次去威尼斯的時候,你應該還會遇到它們——穆拉諾玻璃、威尼斯面具、布拉諾蕾絲。

#穆拉諾玻璃#

1291年,建滿木屋的威尼斯因爲擔心爐火對城市安全的威脅,決定將所有玻璃廠都遷往位於威尼斯以北1.6公里的穆拉諾島(Murano),使它拿下威尼斯玻璃的“冠名權”,並在威尼斯玻璃製造業中長期佔據C位。

發展至14世紀,穆拉諾的玻璃珠、玻璃燈、玻璃器皿等玻璃製品已經聞名遐邇,開始出口。這期間的玻璃工匠們,社會地位一度非常顯赫,擁有多項特權,也身負禁止離開威尼斯等限制。

時至今日,手工製作仍然是穆拉諾玻璃的傳統和堅持,所承載的時間和工藝讓真正的穆拉諾玻璃並不便宜,有些甚至十分昂貴,這讓市場上出現了正宗手工製品對遊客漫天要價的情景,也給了批量製作的低廉進口產品以市場機會——威尼斯市面上貨真價實的產品不足一半,不管是撞上冒牌貨的概率,還是冒牌店鋪的低價策略,都很容易讓遊客帶些沉兮兮的可能made in 家鄉的玻璃玩意兒回去。

當然,若是留個心眼,上當也不是不可避免,比如店鋪裏的商品毫無風格可言,充滿普通紀念品商店雜牌軍的氣息,明顯違背手工匠人們所追求的鮮明特色;比如你從店主那裏問來的產品製造廠商模糊不清或並不存在——通常這些廠商都可以搜索得到。

另外的辦法,是在商店中看看是否找得到正宗穆拉諾玻璃的“Vetro Artistico® Murano”商標,它是依法註冊的一個集體商標,證明產品爲穆拉諾島製造——這個辦法可能會冤枉一些沒有取得商標的正經廠商和經銷商。

【哪裏值得逛和買】

Ellegi

地址:Fondamenta San Giovanni dei battuti 4b/5, 30141 Murano, Italy

電話:+39 041 739959

網址:www.ellegiglass.com

Vecchia Murano

地址:Sestiere, Calle Seconda de la Fava, 4392A, 30122 Venice, Italy

電話:+39 041 2718500

網址:www.vecchiamurano.it

Le Stanze del Vetro

地址:Isol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 30124 Venice, Italy

電話:+39 041 522 9138

網址:lestanzedelvetro.org

#威尼斯面具#

面具,是威尼斯狂歡節的靈魂,是古老歐洲款哲學拷問的物化。

威尼斯狂歡節開始的契機是12世紀下半葉的一場勝利,此後持續了6個世紀。狂歡節傳統的中斷,背後同樣是威尼斯共和國國運的發展使然。

17世紀初,地中海經濟版圖中的威尼斯,強勢不再,此後陸續陷入多場戰爭,直到1796年,共和國被解散,大部分領土劃歸奧地利所有。

丟掉領土的同時,威尼斯也丟掉了保護子民狂歡權利的能力。1797年,狂歡節被取締,面具被禁用。

詹姆斯·H·約翰遜(James H. Johnson)循着面具蹤跡的著作《Venice Incognito: Masks in the Serene Republic》中,可以看到13世紀之前、18世紀之後,面具在威尼斯的日常生活中參與度很低——這幾乎可以作爲面具與狂歡節相伴相生的有力證據。

1979狂歡節迴歸後,面具風尚復甦。

發展至今的面具衆相,說道繁複,會有近似臉譜化的分類——要買的話,提前查詢一下還是好的,然而,更多探究者感興趣的在於面具與真實、面具與等級秩序之間,或哲學、或辯證的趣味關係,也是開始提到的“哲學拷問”。

【哪裏值得逛和買】

Papier Mache

地址:Via Castello, 5174/B-517 | Corner Shop, 30122 Venice, Italy

電話:+39 041 522 9995

網址:www.papiermache.it

Il Canovaccio

地址:Calle delle Bande, Castello 5369-5370, Venice, Italy

電話:+39 041 521 0393

網址:kartaruga.com

Peterpan Masks

地址:Campo Santa Maria Mater Domini-Santa Croce 2118, 30135 Venice, Italy

電話:+39 041 716420

網址:www.peterpanmasks.it

Ca'Macana Atelier

地址:Cannaregio 1374/74, 30121 Venice, Italy

電話:+39 041 718655

網址:camacanaatelier.blogspot.com

#布拉諾蕾絲#

布拉諾(Burano)是威尼斯的另一個島,因其蕾絲工藝和彩色房屋成爲遊客們的打卡熱土。

與穆拉諾的故事有一些類似,是手藝人讓這個島的地位變得重要起來——相傳因爲島上男性居民多以漁爲業,島上的女人們時常思念未歸的夫君,於是在聚會時折騰出一針一線織下思念之情的浪漫玩法,並很快建立起蕾絲工坊,將它養育成爲出口產品,繁榮了島嶼——那真是一個手藝人的高光時代。

其後貿易量經歷業績下滑,推動行業再次蓬勃的歷史角色,落在興辦蕾絲工藝學校的肩上,也確實如願。如今,相比前兩樣而言,蕾絲的一件手工成品更加耗時,依然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蕾絲的工匠已經很少,

【哪裏值得逛和買】

Dalla Lidia Merletti d'Arte

地址:Via Galuppi 215, 30142 Burano, Italy

電話:+39 041 730052

網址:www.dallalidia.com

Martina Vidal Venezia

地址:Via San Mauro 307, 30173 Burano, Italy

電話:+39 041 735523

網址:www.martinavidal.com

Emilia Burano

地址:Piazza Galuppi 205, 30142 Burano, Italy

電話:+39 041 735299

網址:www.emiliaburano.it

等待威尼斯雨過天晴、元氣如初,大可以在聖馬可廣場周圍等處,殺進國際大牌的店面“血拼”一把,也可以在街巷中的各色小店發現突然動心的獨特,這般樂趣遇上幾次,大概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工業製造與工匠製造的差異,更深刻地體味工業精神與工匠精神的不同語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