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漢航交所負責人蘇建國介紹,三年多來,武漢航交所一直堅持以構建活躍的航運要素市場爲目標,用互聯網思維對上述航運領域進行改造,“從船舶、貨運到人才、知識產權,只要是與航運相關的交易要素,都可以到武漢航交所的線上平臺進行交易。2018年底,武漢航交所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價值,發佈了長江航運三大指數,即武漢航運中心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WSCFI)、中國長江煤炭運輸綜合運價指數(CCSFI)及中國長江(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景氣指數(CARPI),初步構成了長江航運綜合指數體系,形成頗具特色的“武漢指數”。

今年一季度,武漢新港集裝箱吞吐量達39.35萬標箱,同比增長17.59%,不僅實現“開門紅”,也再一次刷新了歷史紀錄。

2011年,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上升爲國家戰略。8年來,武漢市不斷在長江航運領域加大投入、持續發力,建碼頭、拓航線、優服務,貨運吞吐量、航線通達性、運輸便利性等“硬實力”不斷提升,穩坐全球內河航運第一方陣。

與此同時,以武漢航運交易所、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爲代表的航運產業服務平臺也揚帆進發,不斷提升着武漢航運“軟實力”。

其中,武漢航交所自2015年10月重組至今年一季度,累計交易額已突破115億元,構建起了船舶、貨運、人才和航運技術及知識產權交易四大交易平臺,形成了金融、法務、政務、信息、電子商務和文化六大服務體系。該所負責人蘇建國表示,“目前正按照省市要求,對標倫敦國際航運中心,力爭到2020年全面建成立足長江中游、輻射長江流域和長江經濟帶區域的國家級航運交易所。”

4.6萬船員享受“一條龍”服務

武漢航運中心“軟實力”大幅提升,武漢航交所重組三年交易額大突破

4月18日上午,位於武漢市民之家的武漢航交所內,顯示大屏上滾動着一條條招聘信息,“武漢東海岸船務有限公司招聘甲類電機員,月薪2000美金,航線區域爲東南亞……”

35歲的船長王凱快步從顯示屏前走過,他剛從孝感老家趕來航交所,與一家船務公司簽約,月薪近萬元人民幣。王凱說,自己跑船十餘年,以前長江中游航運產業信息化水平低,一直沒有統一的船員招聘平臺,“企業招船員、船員找工作都得靠熟人介紹或者找中介公司,十分不方便。”

近年來,武漢航交所打造了我省首個線上航運人才求職與招聘平臺,類似於航運界的“智聯招聘網”,無論是船員還是企業都可以將信息上傳到平臺,供需一目瞭然,既方便快捷又準確可靠。

不僅如此,武漢航交所還主動出擊,在省內外貧困縣設置招募點,“點招”貧困地區的適齡青年當船員,學費由航交所幫助解決,並推薦實習和就業。蘇建國介紹,通過連接培訓學校、服務機構和用工企業,武漢航交所已形成“招、學、考、工、養、護”一條龍航運人才服務模式,累計服務船員4.6萬餘人次。今年,該所計劃新增省內外船員招募基地5處,合作公司10個,培養自有船員300人,與利比里亞海事局達成合作意向,鞏固中西部航運人才服務中心地位。

信息孤島成航運業軟肋

武漢航運中心“軟實力”大幅提升,武漢航交所重組三年交易額大突破

航運人才招聘與就業,只是武漢航交所用“互聯網+”技術改造的一個領域。

一直以來,長江流域尤其是長江中游的傳統航運市場一直存在着信息不對稱、交易碎片化的弊端,“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無論是船企招聘、船員求職,還是船找貨、貨找箱、箱找船,都要靠企業通過“人脈”去線下解決,效率低、成本高,價格也不透明。

以散貨運輸爲例,從武漢運送一批鋼材到上海,鋼鐵企業的物流部門需要通過電話、傳真與各大船運公司聯繫諮詢價格、瞭解船期、預訂船位,遇到運輸高峯時還面臨着船運公司提價。有時一批10萬噸的鋼材,本來預計收益200萬元,如果航運不順利,耽擱上一個星期,運達目的地時反而會虧損。

而在船舶拍賣領域,以前的船舶拍賣都是在線下進行,重慶的競拍者要來武漢看船、競拍,時間成本高,參與意願低,人數不多會導致競拍不夠充分,最終溢價率不高,影響售出者收益。

再以集裝箱運輸爲例,在長江流域,貨運代理公司要將一船集裝箱運往大洋彼岸,需要經歷小船換大船、支線換幹線的過程。但在每一個運轉環節上,貨代企業都需要登錄不同船公司的訂艙系統,手動輸入預訂艙位。這些平臺間數據沒有共享,導致訂艙過程效率極低。

“互聯網+”改造傳統航運業

武漢航交所負責人蘇建國介紹,三年多來,武漢航交所一直堅持以構建活躍的航運要素市場爲目標,用互聯網思維對上述航運領域進行改造,“從船舶、貨運到人才、知識產權,只要是與航運相關的交易要素,都可以到武漢航交所的線上平臺進行交易。”

比如該所研發的“e航運”平臺,是長江流域大宗散貨在線交易平臺。在該平臺上,貨主、船東、代理商等航運主體可一鍵發佈運力及貨源信息,幾分鐘內就會有相關企業獲得信息、參與競價並在線交易,基本上一天內就能解決物流問題。

目前,武漢航交所依託船舶、貨運、人才和航運知識產權等航運要素,已初步搭建成了“e系列”公共航運要素交易平臺。其中有涉及散貨運輸的“e航運”、涉及港航資產處置的“e航拍”以及涉及航運知識產權的“e知慧”等交易系統。同時,該所還已初步開發完畢“e人才”(航運人才)、“e運車”(滾裝汽車運輸)、“e惠通”(鐵水聯運)、“e貿通”(大宗商品)等服務系統。

大數據催生“武漢指數”

武漢航運中心“軟實力”大幅提升,武漢航交所重組三年交易額大突破

眼下,武漢航交所“e系列”航運交易平臺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據統計,目前武漢新港範圍內集裝箱、滾裝運輸交易量的80%均在武漢航交所完成,大宗散貨年度進場交易量已近7000萬噸。武漢航交所資產交易部部長楊彥楠介紹,其船舶交易平臺影響力已不再侷限於長江中游,已經覆蓋全國,“我們剛剛撮合完成了上海、深圳等多家航運企業的船舶交易。”

活躍的交易、全面的數據,沉澱了大量優質航運數據。2018年底,武漢航交所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價值,發佈了長江航運三大指數,即武漢航運中心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WSCFI)、中國長江煤炭運輸綜合運價指數(CCSFI)及中國長江(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景氣指數(CARPI),初步構成了長江航運綜合指數體系,形成頗具特色的“武漢指數”。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江盛汽車碼頭負責人江瑞華介紹,三大指數推出後,該碼頭就可根據最新數據,安排下週工作。比如,4月18日發佈的本週中國長江商品汽車滾裝運輸綜合運價指數(CARFI)爲1013.72點,較上期下降1.6%。武漢航交所做出分析:本週水位、氣候條件較好,待閘船舶較少,但由於商品車資源量略顯不足,船舶運營企業停航了部分船舶。針對這一情況,江盛汽車碼頭就可以調配運力,錯開低谷。

蘇建國還舉例說,有了武漢指數之後,貨主與船東間簽訂運輸協議也將更加科學。比如,由於運價波動,雙方簽訂合同時無法準確做出預測,很難約定價格。而當運價指數推出後,雙方可約定運價在該指數上下10%區間上下浮動,確保各自利益,從而實現雙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