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疫,再次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力量。

這力量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回望歷史,我們黨從中華民族的深重苦難中誕生,在應對風險挑戰中成長壯大,領導人民建立起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並取得了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歸根結底在於有中國共產黨堅強的領導,在於黨中央和全黨全國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當前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風險挑戰,同樣離不開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指揮定向的核心作用。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贏得了抗擊疫情的戰略主動。作爲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繫人民羣衆安危,時刻關注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作爲這場人民戰爭的指揮中樞,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擔當,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極大地穩定了黨心和民心,增強了全黨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凝聚起了衆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這力量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黨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統一號令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抗疫鬥爭,顯示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念和強大力量。抗擊疫情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攻堅克難、戰勝重大風險挑戰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可靠制度保障。

這力量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形成的綜合實力。疫情暴發後,人民羣衆生命健康受到威脅,醫療物資一度告急,生活物資供應形勢一度緊張。在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果斷採取措施,對重要物資實行國家統一調度,建立交通運輸“綠色通道”,保障了重點地區醫用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在這樣一場大災大難面前,能夠做到醫療救助跟得上和各方面物資充足供應,是因爲有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化建設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和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是因爲有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的強大的資源動員和調配能力。

這力量是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英勇奮戰。人心齊,泰山移。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最根本的力量來自人民羣衆。各地支援武漢和湖北的醫療隊迅速集結出徵,4萬多名“白衣戰士”義無反顧向着疫情“逆行”,與湖北醫護人員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展現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國有召,召必回,戰必勝”,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人民子弟兵,人民解放軍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展現了人民子弟兵忠於黨、忠於人民的政治品格;公安民警忠於職守、不懼風雨,守護着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社區工作人員工作下沉,任勞任怨,把服務和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廣大志願者真誠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人間大愛……在這些英勇無畏的人民當中,共產黨員們越是困難越向前,衝鋒在前、頑強拼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初心使命。正是廣大人民羣衆衆志成城、團結奮戰,聯防聯控、羣防羣治,形成了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最深厚的羣衆基礎。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中國人民在這場大考中展現出的中國力量,贏得了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國的高度讚譽。國際社會普遍認爲中國採取的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現的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爲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在大災大難面前,從疫情中心的武漢到湖北全省再到全國各地,全國人民生活安定有序,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持穩定,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就是中國力量的展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