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是很多男人夢寐以求的職位。爲此更是爭的頭破血流,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皇帝一職固然有諸多好處,但是用我們現在的話說,皇帝確是一種高危高壓短命的職業。我國古代500多位皇帝中,平均壽命只有39歲,能活到80歲左右的更是寥寥無幾。既能做一個好皇帝,又能享受皇帝的一切待遇,且很長壽的皇帝,恐怕就只有乾隆皇帝做到了。

乾隆皇帝在位長達60年,享年89歲,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當然,這其中也可能會有一些機緣巧合。假如乾隆皇帝不沉迷於女色,會不會更長壽呢?或許這個很難有個定論,我們今天主要分析,風流成性的乾隆皇帝,爲何依然能活到89歲。

首先需要給大家糾正一下的是,“風流”這個詞,不能簡單的從我們固有的印象中來理解。尤其是對帝王來講,意義非凡。更多的表現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成就,而非單純的男歡女愛。就像毛主席《沁園春·雪》中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個“風流”,肯定不是指的放蕩不羈,而是指英雄豪傑。

至於乾隆皇帝的長壽祕訣,說起來也非常簡單,那就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再加上強大的遺傳基因。其實,只要能做到良好的生活習慣,“風流”男人長壽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長壽這種事,多少會和遺傳因素有關,現代醫學也證實過這一點。從清朝前期的統治者來看,除了感染疾病而亡的順治外,康熙和雍正的身體都是非常好的。其中,康熙活了67歲,雍正也活了58歲。當然,雍正是過度操勞而死的。不管怎麼說,兩人都超過了古代帝王的平均年齡。更重要的是,乾隆有一個很長壽的母親,活了86歲,是所有皇太后中最高壽的一位。所以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乾隆的長壽是有遺傳基因影響的。

除了遺傳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乾隆非常注重修身養性,生活上非常有規律。乾隆皇帝上臺後,沒有像他父親雍正那樣,廢寢忘食的工作,去批閱奏章。也沒有像其他皇帝一樣,去尋求長生不老的祕訣,大喫補藥,而是保持着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

當然乾隆的一生也是幸運的,祖父康熙南征北戰,留下了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父親康熙勵精圖治,留給了乾隆一個充盈的國庫。在這個“康乾盛世”的大環境下,乾隆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做到勞逸結合,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康熙、雍正和乾隆,同樣都是“康乾盛世”的締造者,但三位皇帝的生活習慣卻有很大的差別。康熙和乾隆多次南巡,去遊覽大江南北,而雍正卻很少出北京城。也正是因爲生活習慣的不同,才導致了他們最後的壽命有長有短。愛好巡遊的康熙和乾隆,在巡遊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對身心都非常有好處。更重要的是,乾隆愛好廣泛,書法、音樂等。在歷史上,書畫家也大多很長壽。勞逸結合,無論古今,都是一個自我保養的有效方式之一,對於養生長壽是有很大幫助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