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p><div class=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p><div><p>最近,很多二三线城市开航国际航线,多开航线是好事,但如果仅依靠补贴的话,等于花大部分人的钱请小部分人坐飞机。但如果怕花钱不敢尝试新航线呢——则又很“懦夫”,这是个两难的问题。</p><p>国内现在正是支线机场建设的高潮阶段。<strong>一个机场建成之后,要如何开辟航线?是不是只有靠政府补贴才能支撑?如何做到机场、航空公司与民众的共赢?</strong></p><p>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邻国日本的一个案例。</p><p>日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完成了包括机场在内的基础建设。进入21世纪之后,只新建了神户、名古屋、静冈等极少数的新机场。但名古屋和静冈都属“迁建”,神户是大阪关西机场的补充,只有一座叫做“能登空港”的小机场,是完全新建的支线机场。</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06687728d170494687c56797159c39b3"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2" alt="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 inline="0"></div><p>能登机场</p><p>图片来自网络</p><p>能登机场所在的能登半岛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是一座向日本海伸出的狭长半岛,属于石川县。这个地方多丘陵和山地,居民很少。能登半岛最北端的轮岛市、珠洲市、能登町和穴水町四个地方加起来,人口也才10多万。因为人少,日本铁路公司(JR)把车站修到穴水就不管了,珠洲市民需要驾车40公里,才能到达穴水坐火车。而如果要坐飞机的话,石川县的“小松空港”在最南部,有100多公里之遥,而且班次有限。</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06405f38b36a4afd82d99ee699cc96ea" img_width="645" img_height="557" alt="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 inline="0"></div><p>石川县周边交通图</p><p>100多公里的距离现在在我国不算远。但是日本有70多座民航机场,所以这个半岛越来越显得“航空空白”。半岛虽然人不多,但渔业和漆器很有名,经济实力不俗,况且这里的地皮又相对便宜,适合建造支线机场。</p><p>这种情况下,2003年石川县府响应民众要求,在半岛最北端的中部能登町境内修建了“能登空港”。机场不大,只有一条2000米的跑道和一个小小候机楼。毕竟这个机场距离名古屋只有200多公里,距离东京也只有300公里的直线距离,大家都担心机场赔钱的问题。</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0c4d494a71a4a13b0f4f15e7b2f1197"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08" alt="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 inline="0"></div><p>能登机场卫星图</p><p>图片来自谷歌地球</p><p>“全日本空输株式会社(全日空)”是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在日本几乎没有它不到的地方。能登机场修好之后,全日空当然愿意开航线。但它只肯每天安排一个航班,“意思一下”。</p><p>在日本,很多人是把飞机当公交车坐的,最熟悉的方式是“早去晚回”。每天一班的话,就“有去无回”了——这很影响半岛居民的生活品质,人民不答应,于是县府接着谈。</p><p>这次会谈的结果,<strong>诞生了日本乃至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一份“搭乘率保证”协议</strong>。石川县政府答应给予全日空公司“补贴”,条件是如果每年的机票营业额不足2亿日元(合人民币1200万元)且上座率低于70%。相应地,全日空公司为此必须安排每天至少两个航班。</p><p>但最有“意思”的是,两者约定:<strong>如果机票营业额超过2亿日元的话,全日空必须将多出的部分无条件归还给石川县!</strong></p><p>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石川县政府认为“万一客流很大”,自己必须代表人民参与赢利的分配。<strong>在日本拿百姓的钱补贴给航空公司是很敏感的,所以要“竹板两头翘”</strong>。而全日空公司担心的是“<strong>新航线赔钱</strong>”,并不在意利润。相比它庞大的全国业务来说,可有可无的能登航线只覆盖十来万人口,就算在机场发现了金矿——那也没法与东京大阪相提并论。</p><p>这个协议签定之后,双方各忙各的。<strong>全日空踏踏实实地去准备“每天两班”以方便民众,石川县政府则积极“揽客”以避免花纳税人的钱去补贴全日空</strong>。而全日空因此也没有必要把机票卖的太贵——反正多出的利润落不到口袋里。只要占领这个航点,它就已经很满意了。</p><p>事实上,因为双方都很努力,在2004年夏天算帐的时候,全日空竟然真的赚超了973万日元!新航线第一年有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全日空高高兴兴地把钱还给了石川县政府,并且为这个航线更换了更大一些的飞机——虽然机票营业额按协议返还,但是连带收入必然也是增长的,所以是“皆大欢喜”。</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01daeb9c9774da39b1eb09227972a14"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08" alt="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 inline="0"></div><p>全日空开航能登使用的737-500型飞机只有126个座位</p><p>摄影:拉上窗帘</p><p>有一个段子说在“谁都想多喝一口粥的时候”,只要规定“负责盛粥的人喝最后那碗”,他就会极端地追求“公平分配”,而不会给自己留一点点私利。石川县与全日空的这份协议,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双方“私利”,而且还同时推动双方“努力向前”。这个协议因为极其完美地解决了新航线的补贴问题,多年来堪称航空业界的“巅峰之策”。</p><p>这个协议中“70%的上座率”并非固定,而是每年微调。事实上,由于双方认真的调查和精细的推论,两条航线的<strong>上座率一直保持在60~70%</strong>之间。双方你来我往地结帐,彼此都成为了“受益者”。而且,不论利益如何瓜分,两条航线一直红红火火地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p><p>对航空业者来说,开辟新航线最担心的是客流不足导致赔钱;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则最担心航线撤销或者价格形成垄断。“能登协议”充分照顾双方的顾虑与利益,既保证了航空公司不赔钱,也保证了民众的出行方便,还能够控制机票价格在合理范围内。其体现出的“日式智慧”,值得我国的航空业者借鉴。</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172c07371814d778f501dcd5d6d2ea5"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3" alt="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 inline="0"></div><p>石川县首府金泽市的市政厅</p><p>图片来自网络</p><p>当然,比能登协议更深一层的,是一个充分舆论监督下的地方政府,以及有担当精神的航空公司。如果我们早日发展到那一天,也许我们的支线机场,就能够打破“赔钱”与“补贴”的命运了。</p><p>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网易航空</p><p>风上风云|云端故事</p><p>航空知识</p><p>长按二维码关注</p><p>微信ID:hkzs1958</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3ab66187803b433699e872e003a7fa85" img_width="258" img_height="258" alt="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航线,全靠政府补贴?" inline="0"></div></div><!-- www_xuehua_us_www_jinritoutiao_com_userpage4_api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