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對於血壓偏低的急性心梗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無疑雪上加霜,它會導致血壓進一步降低,增加休克發生的風險。誤區11:都心梗了,不放支架或者搭橋就等於沒治療。

2019年4月第10期 總第1121期

今天和大家聊聊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家屬們做錯了的那些事:

誤區1:每年體檢都正常的年輕人,不會發生心梗

很遺憾,常規的體檢在未發病或發病極早期等情況下,通過心電圖、血液等都不能靈敏發現冠心病。

而且,心肌梗死的發病年齡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工作壓力過大、經常熬夜等均可加重心臟負擔,增加心梗風險,所以年輕並不是保命符。

誤區2:熬夜加班太累了,去健身流汗放鬆一下

熬夜+劇烈運動+不及時搶救=死亡!熬夜使身體過度勞累,加上激烈運動,只能是“雪上加霜”,很容易逼停心臟,造成猝死。

誤區3:只是嗓子難受,肯定不是心梗

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狀五花八門,您口中的“嗓子難受”可能正是醫生口中的“咽部緊縮感”——胸痛之外的另一個最常見的症狀。心肌梗死的疼痛通常是胸痛,但其實可能發生在肚臍以上的任何位置。

誤區4:一個人前往醫院

無論是不穩定型心絞痛、冠心病史較長還是突發心臟不適,都要拽個人一起去醫院。掛號、交費、交通等奔波都不是疑似心梗的人應該承受的壓力。

誤區5:摔倒了,趕緊扶起來

在哪裏摔倒,就在哪裏躺下!這不是玩笑,而是急性心梗患者的保命真理。平臥時身體供應給心臟的血液是最多的,其他任何體位都會使心臟缺血加重。

誤區6:給病人喂水

如果患者意識不清,喝水很容易誤吸入氣管,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誤區7:沒有什麼是1片救命神藥(硝酸甘油)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再給幾片

突發心絞痛或者心梗時,喫硝酸甘油完全OK!但此藥擴張血管的同時,也會降低血壓。因此,對於血壓偏低的急性心梗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無疑雪上加霜,它會導致血壓進一步降低,增加休克發生的風險。即使血壓正常,含服硝酸甘油時也要躺下,以防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導致頭暈摔倒,使病情進一步惡化。更多心腦血管精品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名家心講堂。

誤區8:不等急救車,自己打車去醫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在自行就醫過程中一旦出現突發情況,沒有專業的醫務人員予以及時救治,很可能會出現嚴重後果。而救護車上配備有搶救藥品和設備,能給予患者最大的安全保障。

誤區9:去XXX醫院,雖然遠點兒,但更有名!

心梗黃金搶救時間非常短,嚴重的心梗很容易引起猝死。這時候就別挑醫院名氣了,先就近就醫,及時得到搶救和治療,隨後再根據病情采取轉診或綠色通道等。

誤區10:呼之不應,快開始心肺復甦!

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心肺復甦纔是救命的,而對於沒有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的人來說,心肺復甦反而會增加致死性心律失常發生的風險。

誤區11:都心梗了,不放支架或者搭橋就等於沒治療

只有血管存在嚴重狹窄的患者才需要放支架等。如果經過血栓抽吸等措施處理後血管無嚴重狹窄,患者是不需要支架輔助的。

誤區12:心梗後要靜養,不能運動

心梗後患者循序漸進地進行適量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利於改善情緒,增加心血管儲備能力,多方面促進心臟康復。當然,過量過早的運動也可能會誘發心力衰竭。建議運動量以不引起氣喘、心悸、頭暈等爲指標。

誤區13:放了支架,不能運動,不然容易掉

支架不會因爲日常活動而發生移位、脫落等情況,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放了支架後血管通暢,心臟供血逐漸恢復,所以適度活動會比發病前更有保障。

誤區14:鬼門關前走一遭,要大補

心梗後大喫高營養食品狂補“精氣”?那麼多藥等於白喫啦!

建議飲食結構要多樣化,蔬菜和水果佔到進食量的一半。肉食以白色肉爲主,包括雞肉、魚肉、蝦肉等。切勿飲食過於清淡,容易引起營養不良,造成貧血,反而不利於病情恢復。

來源:哈特瑞姆心臟科普

作者:周楊

---------------------------------------

·免責聲明:本網站和公共微信平臺上提供的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知識和方法是從預防疾病的角度出發,使亞健康人羣和輕中度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加強危險因素的關注,目標是延緩或降低突發性重症的發生。不能替代醫院的檢查和治療。請接受醫院治療的患者,謹遵醫囑。

·我們尊重原創。本平臺部分文章、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及其他公衆

平臺,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得健康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