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2018 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在市南區舉辦。大賽以百年棧橋時尚走秀、優秀作品展演及頒獎、時尚產業與時尚教育融合發展高端對話等形式展開,吸引來自五大洲、25所國際一流時尚設計院校的49位學生攜其時尚作品參賽,國內外專家學者、時尚達人、企業代表、高校學生等參與。

青島繼上合峯會以後再次成爲全球矚目的焦點。“這次大賽不僅會提升城市的影響力,同時還將有力拉動市南區時尚人才集聚,推動教育發展,爲城區發展注入新動力和新活力。”北京服裝學院院長助理王琪說。

百年大計,以人爲本。人才已成爲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市南區作爲青島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區,早已把眼光瞄準國際市場,開展包括政策引導、搭建引才平臺等引才內容,打造招才引智“強磁場”,致力於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從而助力提升產業價值,釋放產業活力,在全區面臨土地資源飽和、寸土寸金等情況下,破題經濟增長。

百年棧橋時尚走秀 董志剛攝

1精準引才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一定要把轄區內的優勢產業與人才有效結合,才能真正迸發出人才的力量。”青島市南區組織部副部長盛鵬表示,招才引智不能盲目,只有精準引才,才能助力企業發展,進而提升全區經濟發展。目前,市南區集全區之力開拓發展藝術產業,同時結合經略海洋、環保領域、軟件開發等優勢產業,完善引才政策,擴大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智庫”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青島動漫產業園

青島特利爾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坐落於青島動漫產業園,從事炭清潔高效利用和裝備研發企業。近年來,特利爾實現幾何式、井噴式發展,與其密不可分的是其引進領域專家所釋放的經濟效益。“我們深知隨着公司把每個技術環節引入國際頂尖專家,公司的技術實力以及競爭力也會隨之提升。這就是人才爲企業帶來的發展紅利。”青島特利爾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瑞國說。

目前,市南區根據特利爾的業務板塊分別定向引進了包括院士、國有大型企業首席技術官等多位行業翹楚加盟,使企業得到長足發展。短短兩年過去,該企業現已成功在新三板掛牌,被國家四部委列爲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星火發展計劃項目,並獲得科技部創新扶持基金支持。

作爲青島首家主板上市的民營企業,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同樣重視人才引進。該企業每年用於研發的資金投入超過8000萬元,以補充公司12個研發部門、6個實驗室所需的電子信息領域的博士生,然而公司經多方招聘,至今仍存在較大缺口。爲此,市南區通過設立在成都的招才引智工作站與電子科技大學取得聯繫,促成該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成功擬定應屆博士畢業生輸送計劃,解決了企業緊缺人才供給的燃眉之急。

“爲了更精準地把握招才引智的方向,我們會定期到轄區成長型企業、同行業領軍企業中調研,收集企業的人才需求,從而確保引來的人才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盛鵬說,近年來,市南區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在營造優質營商環境的同時,致力於引進適用於產業發展的人才,放大產業鏈效能,全面激發產業活力與動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破題經濟增長。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 姜舒騫攝

2搭建平臺面向世界廣納賢才

10月23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市南區舉辦,來自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14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項目代表,帶着各國最具實力的項目展開角逐,項目涵蓋了電子信息技術、電子商務、人文交流、農業、生物技術等多個領域。

“這次比賽不僅是爲了比賽而比賽,更重要是各國優秀青年人才可以建立聯繫,爲以後開展合作打下基礎,同時市南區也願意與各國青年人才合作,對於想要來市南發展的人才,我們將給予優質的落地政策。”青島阿斯頓工程技術轉移優先公司趙中元說。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 姜舒騫攝

今年以來,市南區在“家門口”搭建平臺,向世界廣撒“英雄帖”已成爲其招賢納士的重要窗口,並且這種趨勢在逐步放大,作用力逐步顯現。

今年7月份,青島·市南國際雙簧管藝術節如期而至,這是繼去年第一屆管樂節在市南區舉辦後的第二屆活動,活動吸引國內11所專業音樂學院的院長以及國際上管樂專家、學者、高校學生齊聚於此,共謀世界管樂發展未來,並結合青島當地管樂發展,獻計獻策,碩果累累。

值得一提的是,藉助管樂節平臺,市南區更是與國際著名管樂藝術家、美國愛樂樂團雙簧管首席王亮簽署合作協議,未來他將定期爲中小學生藝術人才做定期音樂培訓與指導,從中挖掘有天賦的青年人才,幫助他們快速成長,同時發揮人才引領作用,以每年管樂節爲契機,從國際上引進其他音樂人才留在市南,加快全區文化藝術的發展。

青島·市南管樂藝術周開幕儀式

市南區以“搭臺”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並推介城區,從而讓更多國際頂尖人才瞭解市南、愛上市南,並在此安家落戶,已成爲近些年該區招才引智的新趨勢,特別是今年上合組織青島峯會舉辦以後,隨着各大活動的相繼舉辦,這種拉動效應勢必將逐步顯現。

3提供服務讓人才沒有後顧之憂

引才很必要,留才更重要。市南區深知“留人先留心”,其通過標準化建設,爲人才提供創業投資、子女入學、保健醫療、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專項服務,讓他們在此工作沒有後顧之憂。

2015年,國家確定青島市爲國家首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城市之一,青島市率先確定市南區作爲人才交流服務標準化試點區。市南區以標準化爲抓手,圍繞人才服務工作,全面整合資源,升級基層服務平臺,再造業務服務流程,探索推行人才服務”1+X”體系,即以人才交流服務標準爲”1”,人才服務項目爲”X”。目前,全區已落地130個服務標準,基本實現了人才服務流程標準化、服務行爲規範化、服務體系便捷化。

市南區風景 王瑋攝

高效的辦事效率,爲市南區引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以辦理在職人才落戶爲例,過去市南區人社局收取申請人材料後,要對材料進行初審、複審等流程,程序複雜,效率低下,往往要花費3至5個工作日。現在經過優化服務以後,把繁瑣步驟分離合併成兩項業務,並由指定部門直接負責,辦理業務縮短至1/8工作日完成。

市南區人社局人才引進科科長趙侃表示,人才服務標準化解決了以往人才服務內容不規範、服務行爲不統一等問題,“一站式”、“一窗式”服務解決了以往服務對象多項業務一次不能辦結的問題,人才服務由“零散化”轉變爲“標準化”。目前,市南區權限內的人才業務在人力資源服務大廳可實現一站式辦理,全區10個街道人社服務中心可實現“一窗式”辦理,業務辦理提速30%以上。

記者手記

引才和育才要雙輪驅動發展

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推動和引領。從短期來看,引進適合該區產業發展的人才,是最有效、最快提升社會經濟發展的助力劑。但從長期來看,隨着人才呈現年輕化趨勢,唯有加強教育基礎,提升當地育才能力,才能保證人才資源源源不斷,服務於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引才和育才要“兩手抓”,實現雙輪驅動發展。

百舸爭流,睿智先行。市南區着眼於未來,已將人才培養放在重中之重。今年以來,結合當地經濟基礎、產業特色和文化底蘊,該區確定發展以經略海洋和文化藝術作爲未來一段時期的核心,並制定了詳實的“育才計劃”。

目前,市南區擁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26家,駐區院士14人,其中涉海院士13人。面對寶貴的人才資源,市南區以海洋教育爲切入點,將轄區內37所中小學校劃分爲六大學區,由管華詩、鄭守儀、袁業立、胡敦欣、李華軍、包振民等六名駐區院士分別擔任六大學區首席指導專家,並由37名駐區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專家擔任各中小學校首席指導專家,形成“一學區一院士、一校一專家”的引領機制,推動海洋研究所、水上訓練基地、海底世界等21家單位聯動協作,形成了涵蓋人才培養、資源共享、國際交流等各方面的聯盟機制。

音樂對於青島這座城市來說具有特殊意義,每時每刻、大街小巷都氤氳着音樂的芳香……在這裏,誕生過呂思清、王亮等音樂大師。爲了加大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市南區連續兩年通過舉辦管樂藝術節等活動,與中央音樂學院俞峯院長,中國管樂協會於海主席,國際頂級雙簧管演奏家王亮等3位管樂大師建立合作關係,使其成爲該區藝術指導特聘專家,定期走進校園對孩子們進行音樂輔導。

育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對於一個城區、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發展來說尤爲重要,相信未來,20年、10年、5年後,這些祖國的花朵所迸發出力量不可限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