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現階段社會處於快速經濟社會轉型期,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接近歐美,精神壓力增大、吸菸、飲酒、動物脂肪及膽固醇攝入增多,同時公衆自我預防和保健認知不足,難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狀態,加上公共衛生政策相對需要完善,使得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發病年齡提前。

2016年6月我國發布了 “2015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報告提示我國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流行趨勢明顯, CVD發病人數持續增加。今後10年 CVD患病人數仍將快速增長。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從2009年起超過並持續高於城市水平,心血管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在農村爲44.6%,城市爲42.51%,意味着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疾病。2014年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爲295.63/10萬,其中心臟病死亡率爲143.72/10萬,腦血管病死亡率爲151.91/10萬(腦出血74.51/10萬,腦梗死45.30/10萬);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爲261.99/10萬,其中心臟病死亡率爲136.21/10萬,腦血管病死亡率爲125.78/10萬(腦出血52.25/10萬,腦梗死41.99/10萬)。 2014年心血管疾病的住院費用中,急性心肌梗死爲133.75億元,顱內出血爲207.07億元,腦梗死爲470.35億元。自2004年以來,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爲32.02%、18.90%和24.96%.到了2018年,權威數據顯示,光冠心病一類患者就已經達到1100萬,可見我們的防控措施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的。

總之,心血管疾病日益成爲全民公敵,如何預防和保健,成了全社會需要關注的問題。


希望我的介紹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