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年初青海省投平地一声雷,8.5亿三只美元债相继违约,其后对债券投资人发出要约收购,但对于只有四折的收购价,有部分投资人被激怒,甚至在电话会议中大发脾气。同时,因债务违约和诸多逾期问题,导致青海省投诉讼缠身。

原标题:“青海大型国企”8.5亿美元债违约,4折要约收购激怒投资人

来源:小债看市

今年年初青海省投平地一声雷,8.5亿三只美元债相继违约,其后对债券投资人发出要约收购,但对于只有四折的收购价,有部分投资人被激怒,甚至在电话会议中大发脾气。

01、违约后低价要约收购

今年1月10日,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省投”)由于未能支付到期的3亿美元债券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同时触发另外两笔债券的交叉违约条款。

此后,标普将青海省投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及优先无抵押债券的债项评级从“CCC-”下调至“D”。

《小债看市》统计,逾期的3亿美元债应支付利息960万美元,将于2021年7月10日到期。除此之外,青海省投还存续另外两只境外债券,一只3亿美元债将于今年2月22日到期;另一只2.5亿美元债将于2021年3月22日到期,这三笔境外债余额合计8.5亿美元。

违约后,今年2月份青海省投下属离岸子公司国臻国际贸易对其已违约三只美元债持有人发起折价收购要约,其中2020年到期的债券收购价为41.19%;2021年到期的两笔债券收购价为36.75%,截止日期为2月17日。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投的收购要约发出后,虽然有过半投资人接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并不买账,甚至可以用“愤怒”来形容。

近日,有投资人对《小债看市》表示,他们已经向国资委、香港证监会、青海省政府等机关单位申诉,并且还接洽律所等机构介入,为债券投资者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在国内债券方面,青海省投目前存续债券有两只,总余额为10.0769亿元,其国内主体及相关债项的信用评级分别为C和CC。

《小债看市》注意到,虽然青海省投国内债券还没有出现违约,但其2019年2月有两笔债券兑付曾发生过“技术性违约”;除此之外还有多只信托和资管产品发生违约。

02、深陷债务危机

据官网介绍,青海省投为地方国有企业,是集资源开发、能源生产和金属冶炼为一体的管理类企业,主要产品有电解铝、煤炭、水电和火电等,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2009年度“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荣誉称号。

从股权结构上来分析,青海省投的第一大股东为青海省国资委,持股比例为58.40%,为公司实控人;第二大股东为西部矿业(601168.SH),持股20.36%。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投的债务风险由来已久。

2018年年末,青海省投有息债务中28.10亿元已逾期;2019年6月其作为融资方的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同年9月其又公告称将延期兑付于2020年到期、票息为7.25%的美元债息。

从生产经营上来看,2018年虽然青海省投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但由于营业成本增加超25亿,这一年其业绩由盈转亏,并且亏损额巨大。

2018年,青海省投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滑2066.98%;2019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下滑3211.86%,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流出10.9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青海省投2018年年报无法表示意见,并强调“公司的持续经营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据2019年半年报显示,青海省投资金短缺、正常生产难以维持,面临无法持续经营、有息负债逾期以及涉诉三项重大风险。

截至2019年上半年,青海省投总资产751.11亿元,总负债622.7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2.91%。

《小债看市》分析,青海省投负债结构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流动负债400.91亿元,而流动资产仅有120.62亿元,显然流动资产无法覆盖流动负债,资产负债错配严重。

并且,青海省投短期借款等短期负债高达185.65亿元,而其账上货币资金只有29.66亿元,仅为短期债务的16%并且其中23亿为受限资金,因此青海省投面临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再加上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青海省投的有息负债高达400.85亿元!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青海省投逾期债务规模已达99.70亿元。其中部分银行等逾期的债务已经进行展期,其余逾期的债务正在协商展期或其他可行的方案。

2018年12月10日,资金链紧绷的青海省投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协调和帮助下,调集资金才得以清偿美元债券的利息。

同时,因债务违约和诸多逾期问题,导致青海省投诉讼缠身。

目前,西宁中院已受理青海省投及关联公司诉讼和执行集中管辖案件239件,其中诉讼案件187件,执行案件52件。

更为严重的是,2019年初青海省投多个子公司已被托管,其中桥头铝电和西部水电被中铝青海铝电托管经营,百河铝业被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托管经营。

总体来说,青海省投现存有息债务规模较大,因违约产生的诉讼较多,子公司股权基本被司法冻结,其已经深陷现金短缺、生产困难、财务恶化的债务危机。

03、青海区域风险激增

1993年,青海省投成为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1997年省政府批准为政府出资人,行使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和管理主体职能。

2013年以前,青海省投属于省属平台公司,之后青海省国资委对青海省投进行混改,引入西部矿业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西部矿业以所持下属子公司百河铝业100%股权、西海煤电100%股权、西部碳素100%股权、唐湖电力的整体资产以及对上述公司的债权和部分现金,作价29.66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矿业这些参与混改的资产都是“亏损王”。

因此,混改之后的青海省投一方面脱离了平台属性,不再有政府托底;另一方面,青海省产业结构单一,其重仓投资的产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大,但其却对风险认知不足。

于是,在2017年青海省投已经表现出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但其后一直大力发行非标续命。最终在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2018年爆发大量非标逾期或违约事件,当年年底成立纾困小组。

在《2019年度总结表彰暨2020年工作会议》上,青海省投董事长程国勋表示,2019年是集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资金链断裂、债务逾期,法律诉讼集中爆发、供应商不断上访等外部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省另一个大型国企盐湖股份(000792)已经由于债务危机,走上破产重整之路。

去年,“钾肥之王”盐湖股份因439万欠款,被债权人告上法庭申请破产重整,最近其又爆出2019年业绩巨亏472亿的消息。(后台回复“盐湖股份”查看原文)

值得重视的是,青海当地已有两家国字号企业财务问题岌岌可危,让青海这个高原省份的区域风险倍受瞩目。

据悉,青海省的违约率位列全国之首,去年违约率为13.3%,今年以来已达13.7%。

青海省投和盐湖股份的债务危机事件可能会影响青海省内其他企业的融资,市场可能会对这个区域的主体有所规避,有关“国企信仰”的讨论将再次甚嚣尘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