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疫情聯防聯控第一線 捍衛千家萬戶守安康

——天津市河東區富民路街道天鼎社區戰“疫”工作紀實

社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天津市河東區富民路街道天鼎社區爲堅決打贏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爲守護每一扇窗後的萬家燈火,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克服困難、恪盡職守。面對疫情,他們也會害怕,但因爲大家安康的需要,選擇了堅守不退。他們平凡普通,卻有着不平凡的擔當;他們默默無聞,卻有着一心爲民的情懷;他們無私奉獻,用千萬次的重複和不走樣的標準實現了小區零疑似、零感染,確保了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火速集結,舍小家保大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啓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在富民路街道黨工委的統一部署下,天鼎社區迅即成立了棉三小區卡口執勤組,23棟樓、1510戶、約2700人,老年人、外租戶、低保戶較多。小區毗鄰棉三創意園,北柴廠大街橫貫小區,人員管控難度大。爲做好疫情防控,在北柴廠大街設立2個臨時卡口,加上1個固定出入口,依託三個點位構築防線,在街道幹部的支援下,以黨員爲主的12名“衛兵”拉開社區防控阻擊戰的序幕。

測溫槍、紅馬甲、紅袖標、消毒器、登記表、擴音器,裝備到位,小區人員進出管控、信息登記、體溫測量及車輛消毒等防控工作迅速展開。

當各家開始準備年夜飯時,三個卡口的6名“衛兵”卻矗立在崗位上,口罩呼吸閥會時不時滴出幾滴水來。疫情面前,沒有人說過家裏的困難。從確診病例與日俱增到新增病例越來越少,他們始終如一、堅守崗位。天鼎社區疫情負責人韓雪梅,自疫情開始就開啓了無休日的工作模式,“守門員”、“疏導員”、“跑腿員”、“宣傳員”,她用瘦弱的身體扛起了社區的重大責任。“衛兵”中的大部分都是雙職工,有的父母患病需要照顧,有的母親術後還要照顧外孫女,有的孩子從小就被迫養成了獨立,有的家中兩個孩子,有的孩子就要參加中考。有位老同志鄰近退休,主動請纓參加執勤。正是他們,用血肉之軀第一時間築起防線。

科學戰疫,嚴管控重服務

爲構築社區安全防線,天鼎社區堅持科學防控,做到管控與服務兩手抓、雙促進。走訪、摸排、宣傳、值守,自疫情防控開始以來,每名社區工作者都要從早上8點一直忙到晚上10點。女同志爲了減少去廁所的次數,儘量不喝水。摸底排查期間,充分發揮網格作用,通過電話訪問、入戶調查、信息比對等方式,開展拉網式摸排,短短3天時間,發放明白紙、告知書等5000餘份,實現了對小區全部居民入戶走訪全覆蓋。大喇叭喊話,微信轉發,大力宣傳《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小區管理的通告》,做到全覆蓋、無遺漏、人人皆知,確保重點戶底數清、情況明。社區11名網格員發揮人熟、事熟的優勢,通過各自網格羣、微信,實時掌握居民動態,並及時解決居民的合理需求。“您好!請問您啥時候出的門,什麼時間回來的?非常時期,還是儘量在家裏。”“請您報一下現在體溫。”類似這樣的話,每名網格員每天都要說上近百遍。社區工作者李爽,疫情期間冒着風險多次到醫院慰問、探望社區低保戶。

爲嚴格落實人員、車輛管控要求,每戶限辦2張出入證、一車一證,憑證出入,全面實行小區24小時封閉管控。通過持卡通行、體溫檢測、信息覈對等舉措,嚴格執行來訪登記“五步法”(測溫、詢問、登記、觀察、解除),切實做到不漏一車一人、憑證出入,嚴防生人入內。社區書記宋翠平,公婆因疫情留京,愛人年初剛剛出院,孩子5歲,她卡口執勤不知疲憊,下崗不離崗。面對一些居民的不理解和煩躁情緒,她耐心細緻地宣傳解釋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換得大家對測體溫、檢查證的理解與支持。很多同志在執勤初期都遇到過“闖關”“不配合”的情況,但隨着執勤的堅守、宣傳的深入,主動測溫、亮證成了新風尚。

在外地返津人員的管理上,嚴格落實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五必須”(必須問候、必須測溫、必須關照、必須清楚、必須管控),所有返津人員都進行登記、掃碼,簽訂承諾書、發放告知書和居家隔離14天,厚厚的一沓記錄表代表了工作量。執勤換崗,要爲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生活用品到家到戶。“多虧了社區工作人員及時給我送來了體溫計和口罩,還每天打電話關心、送快遞。返津十四天過去了,我沒出現發熱症狀,終於放心了。”從河南返津的鄭黎明在感謝的電話裏開心地說。正是通過不走樣的管控和暖心的關愛,使得天鼎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實現階段性勝利。

羣策羣力,攜手並肩作戰

2月14日,突降大雪,臨時卡口只有桌椅,並沒有躲避風雪的地方,很快每個值守人員就變成了“雪人”,經過的居民都會說上一句:孩子,辛苦了。一邊掃雪,一邊執勤,才能驅寒堅持。即便是這樣,他們也不沒有退縮。街道辦事處租來了集裝箱,物業放置了房車,有的居民自發送來了礦泉水、盒飯、雨傘、熱飲。2月18日,16名市、區兩級機關幹部下沉社區。3月8日,第二批2名市級機關幹部增援。同時,市裏推出關愛激勵網格員十條措施。“我們感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的背後有各級組織和人民羣衆。”社區工作者李瑋深有感觸地說。

社區的居民在宣傳教育引導中積極配合防控工作,參與報告外地返津人員信息動態。當聽到組織向武漢捐款的號召後,共收到黨員羣衆捐款6120元。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這特殊時期,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挺身而出,義不容辭。我們堅定信念、衆志成城,必定能打贏這場阻擊戰。”這是天鼎社區成立疫情防控第一臨時黨支部後,支部書記宋翠萍對黨員說的話。

3月4日,範志濤的兒子出生了,他已有一個多月天沒有在孕妻身邊照顧,組織命令他休假。新的生命降臨了,疫情終將過去,春天也終會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