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M 1090 Adventure R屬於體態高大的車型,被摩友戲稱爲大野驢。總讓人有種很難駕馭的感覺,甚至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都覺得身高在1米7以下今生就與它無緣了!而在這次騎行培訓中它更像是一匹桀驁不馴的“大高馬”,如果不會技巧,即便1米8的個頭兒也很難駕馭它。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想必眼尖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負責本次教學任務的教練,就是參與《越野路書》穿越魔鬼城的騎士——趙宏毅,他是2018年唯一完成達喀爾拉力賽的中國車手,有着非常豐富的摩托車越野經驗。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在正式開始之前,趙教練莫名其妙的拿出了幾個瑜伽球,給我們做了個示範動作。看上去非常簡單,但換我們上場練習時,場面就慘不忍睹了,不僅身體無法直立,就連最基本的穩定都做不到。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就在我們質疑這個訓練到底能不能提高騎行技術時,教練說:“許多專業車手,都是站在瑜伽球上,而且要一邊保持平衡,還要手握啞鈴”。其實,這項練習非常有必要,它能讓你更加協調地掌控身體的核心肌肉羣,找到平衡的感覺。這樣在操控車輛時能夠更加靈活,並且節省很多體力。

重要的基礎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上車前,教練特意講解了ADV車型的坐姿、站姿,甚至擰油門的方式等最基礎的知識都詳細講解了一遍。並強調,如果做不好這些基礎動作,你是不可能完成後面訓練的!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ADV坐姿有別於我們日常騎行的街車,它需要騎士把手肘打開,而不是自然下垂。這樣在非鋪裝路面騎行時,更有利於身體穩定,避免重心偏移導致車輛失控。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隨着手肘打開,握把方式也隨之改變,腕關節不在平行於手把,而是略微向外打開,讓你能更靈活地操控油門。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示範油門擰動方式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同時教練還強調一定要用食指和中指操控離合器拉桿和剎車,因爲在顛簸路面時,外三指操作和大把攥的方式,極易造成油門過大、顛簸出現的脫把情況。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說到站姿,KTM 1090 Adventure R給我的感覺非常舒服,兩腿能輕鬆地夾住油箱達到非常好的穩定性,並且教練的指導糾正了我的站立重心問題,從而讓1090變得更加聽話。

基礎之後的磨難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經過基礎練習,大家對車輛有了一定熟悉,身體也逐漸適應,訓練內容也逐步加大。站立騎行時單手控制油門,同時做前後重心轉移。在教練行雲流水般演示後,我們也信心十足地上場練習,但完全做不到像教練那樣自如。身體僵硬不說,而且還很難找到重心,身體前仰後合。其實難點就在於加油收油時,身體的重心配合,兩者只要協調同步,就能找到平衡的感覺。同時,1090R的電子油門也給了我柔順線性的使用體驗,稍稍降低了訓練難度。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加油重心前移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收油重心後移

之所以要用單手練習這個項目,是因爲用雙手你會不自覺地在手上加力以保持平衡,而單手則是靠核心肌肉羣來控制身體與車輛的平衡,更能體會到重心的變化。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ADV車型在非鋪裝路面一般都採用站立騎行方式,所以站立時轉向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技能。而站立時能否精準快速地轉向,就取決於你臀部的位置。左轉臀部向右做重心轉移,反之亦然。熟練快速地左右重心轉移,不僅讓轉向更加靈活,在路況很差時也能更好的穩定車身。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站姿標準左轉向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糾正學員動作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爲了更好體會身體重心對車輛的影響,教練讓我們做車輛側邊站立騎行,並且還要在騎行過程中,把身體換到右側繼續站立騎行。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側邊騎行還繞樁過分了

站在左邊時我感覺難度還不大,不過在做轉換的時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但這還不是最嚇人的。當換到車身右側時,左腳接觸右腳踏的一瞬間,車輛猛然向右急轉直接扎進草叢,因此我也成爲了此次重心訓練的反面教材。不過經過教練的專業指導,克服心理恐懼最終還是完成了這項看似簡單的項目。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踩樁訓練

在摩托車賽事中不論是Moto GP還是達喀爾拉力賽,選手間比拼的往往不是誰更敢給油門,而是比誰剎車控制得更精準,而對於在非鋪裝路面上的ADV來說,剎車控制就更爲重要了。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下午進行的踩樁訓練,就是爲練習後剎精準度量身定製的。在臨近木樁時你要精準地操控後剎控制力度,還要保持車身平衡。最初時很難找到精準的剎車點和剎車力度,造成不是開過了,就是提前停下。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而且路面經過多次碾壓早已坑窪不平,無形中又增添了幾分難度。我們訓練營中唯一的“鮮花”,還折在了這裏,當時我們只顧着噓寒問暖都沒心情訓練了。

非鋪裝路面爲什麼要關閉ABS?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ABS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清楚,但在非鋪裝路面練習時,教練明令所有人必須關閉MTC系統(牽引力控制)、ABS系統。因爲在非鋪裝路況下,路面附着力有限會大大加長剎車距離,所以要關閉ABS體驗後輪抱死的感覺,同時還要掌握前剎的應用,如果這時前剎控制不當,極易造成摔車。在做這項練習時,KTM 1090 Adventure R配備的Brembo制動系統發揮出色,不僅提供強大的制動力,而且非常線性易控。隨着手指逐漸加力,能明顯感覺制動力的線性變化。MTC是防止馬力輸出過大造成後輪打滑的系統,當然這在鋪裝路面上是沒問題的,但在沙地等鬆軟路面上,就會讓你陷入兩難的境地。

此次訓練營有幾位身高1.6米的騎士,按常理來說KTM 1090 Adventure R並不是他們明智的選擇,閒聊中他們也表示“壓力山大”。不過,教練對此卻是滿不在乎,隨便指點了一下。之後他們就上車開始練習,沒幾圈的功夫就赫然發現KTM 1090 Adventure R那890mm的座高,不再是他們無法逾越的高山,起步、繞樁以及停車都變得從容了許多。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經歷了各項基礎練習後,進入最終的練習項目——四連跳。這個項目要求騎士熟練快速地轉移身體重心,同時細膩地控制油門、離合以及前後剎車,才能流暢順利地通過。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從圖片上看這幾個土坡貌似沒有難度,但騎車通過時,還是比較有壓力的。尤其是前輪觸底反彈的時候,如果重心轉換不及時,就會讓人失去平衡,導致一系列的誤操作。在這項練習中KTM 1090 Adventure R配備的WP減震提供了很好的壓縮、回彈阻尼,彌補了我操作上的技術不足。

沙坑摔車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兩天的訓練中最讓人開心的就是過沙坑了,一排人站在旁邊看着信心滿滿的騎士衝入沙坑,然後漂亮地完成與沙地接觸的首要任務。其實想要安全通過也是有竅門的,首先要做好重心後移的動作,加強後輪附着力,同時減輕前輪壓力,讓前輪有更好的導向性。其次要膽大心細克服心裏恐懼,當摔過一次後不要怕,分析自己摔倒的原因,繼續向前衝。

不到1米7降服西歐“大高馬”,1米8的我卻哭死在坑中

通過這兩天針對性極強的越野訓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探險拉力車的魅力與樂趣,並掌握了必備的越野技巧。同時也明白了阻礙你與大型ADV親密接觸的不是身高,而是體能和技術。好了我先去塗紅花油了,順便消化一下今天得到的真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