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就像上述說到的,出現奶瓶齲的因素不是單方面的,別人的寶寶有夜奶的習慣,或許他們家長有做清潔呢,也或許他們在其他方面做得比較好。或許有人就會疑惑,別人家的寶寶也有夜奶的習慣,喝完奶後也不清潔,爲什麼只有我家的寶寶有“奶瓶齲”呢。

最近,小編在後臺收到一些家長的留言,諮詢寶寶出現“奶瓶齲”該怎麼辦?

顧名思義,“奶瓶齲”是喝奶後不注意清潔導致牙齒髮生齲壞。寶寶牙齒剛剛長出來時,牙齒是潔白的,但是出現“奶瓶齲”,牙齒表面就會逐漸發黃。寶寶年紀小不懂事,但作爲家長,應該把好第一道關,不能讓寶寶的牙齒輸在“起跑線”上。

如何預防寶寶出現“奶瓶齲”?

讓寶寶遠離“奶瓶齲”的關鍵在於預防,家長們提高口腔衛生意識,依靠家長們的細心呵護,幫助寶寶遠離齲齒的困擾。

一、長牙後戒掉夜奶

很多寶寶都喜歡喝着奶睡覺,尤其是半夜,寶寶醒來要喝奶,喝着喝着就睡着了,或許很多家長也沒注意那麼多,直接讓寶寶就睡了,沒有清理口腔。但其實這個時候,由於寶寶睡着後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處於休眠狀態,正是細菌“放肆”活動的時機,導致細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出現“奶瓶齲”的概率就高了!也建議家長們,等寶寶開始長牙時,就逐漸減少寶寶喝夜奶的次數,準備乾淨、溫溼的紗布,等寶寶喝完夜奶時輕輕擦拭一下。

二、母乳餵養,患“奶瓶齲”概率較低

寶寶剛出生,相信很多人還是提倡母乳餵養。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更有益。並且母乳中含有免疫成分,所以很多媽媽也都在進行母乳餵養。相比奶粉,喝母乳的寶寶長“奶瓶齲”的概率相對低一些。但是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都要在寶寶喝完奶後清潔口腔。哪怕喂一些溫開水稀釋一下,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三、培養寶寶口腔衛生習慣

聽到一些家長反映寶寶總是不愛刷牙的苦惱,其實這個良好的習慣,是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就需要去培養的。寶寶才幾個月的時候,家長們就要學會哄寶寶,用紗布纏在手指上耐心爲寶寶擦拭口腔,很快寶寶會和家長之間形成良好的默契關係。習慣一旦養成,等寶寶出牙了,需要自己使用牙刷刷牙時,相對會容易接受很多。所以家長的耐心培養非常重要。

或許有人就會疑惑,別人家的寶寶也有夜奶的習慣,喝完奶後也不清潔,爲什麼只有我家的寶寶有“奶瓶齲”呢?其實,就像上述說到的,出現奶瓶齲的因素不是單方面的,別人的寶寶有夜奶的習慣,或許他們家長有做清潔呢,也或許他們在其他方面做得比較好。所以家長們爲了寶寶的健康可不要偷懶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