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聯絡官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苦蔘

(一)苦蔘中主要生物鹼及其化學結構

主要生物鹼:苦蔘鹼和氧化苦蔘鹼,此外還含有羥基苦蔘鹼、N-甲基金雀花鹼、安娜吉鹼、巴普葉鹼和去氫苦蔘鹼(苦蔘烯鹼)等。

《中國藥典》指標成分:苦蔘鹼和氧化苦蔘鹼。

結構分類:這些生物鹼都屬於雙稠哌啶類,具喹喏裏西啶的基本結構,除N-甲基金雀花鹼外,均由兩個哌啶環共用一個氮原子稠合而成。

(二)苦蔘生物鹼的理化性質

1.性狀

苦蔘鹼有α-、β-、γ-、δ-四種異構體。其中,α-、β-、δ-苦蔘鹼爲結晶體,常見的是α-苦蔘鹼,爲針狀或棱柱狀結晶,熔點76℃。γ-苦蔘鹼爲液態,沸點223℃/6mmHg。氧化苦蔘鹼爲無色正方體狀結晶(丙酮),熔點207~208℃(分解),含一分子結晶水的氧化苦蔘鹼的熔點爲77~78℃。

2.鹼性

3.溶解性

苦蔘鹼既可溶於水,又能溶於三氯甲烷、乙醚、苯、二硫化碳等親脂性溶劑。

氧化苦蔘鹼是苦蔘鹼的N一氧化物,具半極性配位鍵,其親水性比苦蔘鹼更強,易溶於水,可溶於氯仿,但難溶於乙醚。可利用兩者溶解性的差異將其分離。

苦蔘生物鹼的極性大小順序是:氧化苦蔘鹼>羥基苦蔘鹼>苦蔘鹼。

苦蔘鹼、氧化苦蔘鹼和羥基苦蔘鹼具內酰胺結構,可被水解皂化生成羧酸衍生物,酸化後又脫水環合爲原來結構

(三)苦蔘生物鹼的提取與分離

苦蔘以稀酸水滲漉,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交換提取總生物鹼。然後利用總鹼中個成分極性的差異,採用溶劑法和色譜法進行分離。

1.苦蔘總生物鹼的提取

2.主要生物鹼的分離

(四)苦蔘生物鹼的生物活性

現代臨牀及藥理學研究表明,苦蔘總生物鹼具有消腫利尿、抗腫瘤、抗病原體、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抗缺氧、擴張血管、降血脂、抗柯薩奇病毒和調節免疫等作用

(五)苦蔘生物鹼在臨牀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苦蔘鹼可致膽鹼酯酶活性下降,靜脈滴注苦蔘鹼引起膽鹼酯酶活性下降,產生倦怠乏力、納差等不良反應;苦蔘栓可致外陰過敏;苦蔘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並可致噁心、嘔吐;苦蔘素膠囊致乙肝加重等,臨牀應用時需注意。

麻黃

(一)麻黃中主要生物鹼及其化學結構

主要成分:以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爲主,前者佔總生物鹼的40%~90%。此外還含少量的甲基麻黃鹼、甲基僞麻黃鹼和去甲基麻黃鹼、去甲基僞麻黃鹼。

《中國藥典》指標成分:鹽痠麻黃鹼。

結構分類:麻黃生物鹼分子中的氮原子均在側鏈上,爲有機胺類生物鹼

麻黃鹼和僞麻黃鹼屬仲胺衍生物,且互爲立體異構體,它們的結構區別在於C1的構型不同。前者爲順式,後者爲反式。

(二)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的理化性質

1.性狀

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爲無色結晶,遊離麻黃鹼含水物熔點爲40℃。兩者均具有揮發性。

2.鹼性

甲基麻黃鹼與麻黃鹼具有供電子基團(-CH3),故鹼性強於去甲麻黃鹼;

甲基麻黃鹼的空間位阻大於麻黃鹼,故鹼性小於麻黃鹼。

鹼性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爲有機仲胺衍生物,鹼性較強。由於僞麻黃鹼的共軛酸與C2-OH形成分子內氫鍵穩定性大於麻黃鹼,所以僞麻黃鹼的鹼性(pKa 9.74)稍強於麻黃鹼(pKa 9.58)。

3.溶解性

遊離麻黃鹼可溶於水,但僞麻黃鹼在水中的溶解度較麻黃鹼小。(這是由於僞麻黃鹼形成較穩定的分子內氫鍵的緣故)

麻黃鹼和僞麻黃鹼也能溶於三氯甲烷、乙醚、苯及醇類溶劑。

草痠麻黃鹼難溶於水,而草酸僞麻黃鹼易溶於水;鹽痠麻黃鹼不溶於三氯甲烷,而鹽酸僞麻黃鹼可溶於三氯甲烷。

(三)麻黃生物鹼的鑑別反應

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爲仲胺鹼,不與一般生物鹼沉澱試劑發生沉澱反應。但下列兩種特徵反應可用於鑑別麻黃鹼和僞麻黃鹼。

1.二硫化碳-硫酸銅反應 在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的醇溶液中加入二硫化碳、硫酸銅試劑和氫氧化鈉各二滴,即產生棕色沉澱

2.銅絡鹽反應 在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的水溶液中加硫酸銅試劑後,隨即加氫氧化鈉試劑呈鹼性,溶液呈藍紫色,再加乙醚振搖分層,乙醚層爲紫紅色,水層爲藍色。

(四)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的提取與分離

1.溶劑法

原理:

利用麻黃鹼和僞麻黃鹼既能溶於熱水,又能溶於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性質提取兩者;

利用麻黃鹼草酸鹽比僞麻黃鹼草酸鹽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差異,麻黃鹼溶解度小於僞麻黃鹼,使兩者得以分離

2.水蒸氣蒸餾法

利用麻黃鹼和僞麻黃鹼在遊離狀態時具有揮發性,可用水蒸氣蒸餾法從麻黃中提取。再利用兩者草酸鹽的水溶性差異分離兩者。

優點:操作方便且安全,不需使用有機溶劑等

缺點:取過程加熱時間較長,部分麻黃鹼被分解產生胺和甲胺,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和收率。

3.離子交換樹脂法

利用生物鹼鹽能夠交換到強酸型陽離子樹脂柱上,麻黃鹼的鹼性較僞麻黃鹼弱,故不如僞麻黃鹼鹽穩定,可先從樹脂柱上洗脫下來,從而使兩者達到分離。

優點:簡單,無需特殊設備,只需控制好洗脫液的用量即可使麻黃鹼和僞麻黃鹼分離。

(五)麻黃生物鹼的生物活性

藥理實驗表明,麻黃鹼有收縮血管、興奮中樞神經作用,能興奮大腦、中腦、延髓和呼吸循環中樞;有類似腎上腺素樣作用,能增加汗腺及唾液腺分泌,緩解平滑肌痙攣。僞麻黃鹼有升壓、利尿作用;甲基麻黃鹼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作用等。

(六)麻黃生物鹼在臨牀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麻黃生物鹼具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及強心、升高血壓的作用,因此用量過大(治療量的5~10倍)或急性中毒者,可引起頭痛,煩躁,失眠,心悸,大汗不止,體溫及血壓升高,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嘔吐,甚至昏迷、驚厥、呼吸及排尿困難,心室纖顫等症狀,甚至心肌梗死或死亡。其中麻黃鹼的毒性大於僞麻黃鹼。

黃連

(一)黃連中主要生物鹼及其化學結構

主要成分:小檗鹼、巴馬丁、黃連鹼、甲基黃連鹼、藥根鹼和木蘭鹼等。其中以小檗鹼含量最高(可達10%)。

《中國藥典》指標成分:鹽酸小檗鹼。

結構分類:以上生物鹼均屬苄基異喹啉類衍生物,除木蘭鹼爲阿樸菲型外,其他都屬於原小檗鹼型,且都是季銨型生物鹼。

(二)小檗鹼的理化性質

1.性狀

①自水或稀乙醇中析出的小檗鹼爲黃色針狀結晶,含5.5分子結晶水,100℃乾燥後仍能保留2.5分子結晶水,加熱至110℃變爲黃棕色,於160℃分解。

②鹽酸小檗鹼爲黃色小針狀結晶,加熱至220℃左右分解,生成紅棕色小檗紅鹼,繼續加熱至285℃左右完全熔融。

注意:小檗鹼及其鹽類乾燥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80℃。

2.鹼性

小檗鹼屬季銨型生物鹼,可離子化而呈強鹼性,pKa值爲11.5。

3.溶解性

①遊離小檗鹼能緩緩溶解於水中,易溶於熱水或熱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難溶於苯、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

小檗鹼鹽酸鹽在水中溶解度較小,1:500,較易溶於沸水,難溶於乙醇。

(三)小檗鹼的鑑別反應

除了能與一般的生物鹼沉澱試劑發生反應外,還具有以下特徵性鑑別反應。

1)丙酮加成反應 在鹽酸小檗鹼水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使呈強鹼性,然後滴加丙酮數滴,即生成黃色結晶性小檗鹼丙酮加成物,有一定熔點,可供鑑別。

2)漂白粉顯色反應 在小檗鹼的酸性水液中加入漂白粉(或通入氯氣),溶液變爲櫻紅色

(四)小檗鹼和甲基黃連鹼的提取分離

原理:利用黃連中小檗鹼等生物鹼鹽的溶解度差異進行分離。

(五)黃連生物鹼的生物活性

藥理實驗表明,其主要成分小檗鹼有明顯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小檗鹼、黃連鹼、巴馬丁、藥根鹼等原小檗型生物鹼還具有明顯的抗炎、解痙、抗潰瘍、免疫調節及抗癌等作用。

(六)黃連生物鹼在臨牀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黃連粉或小檗鹼外用或口服偶引起過敏性皮疹;小檗鹼靜注或肌注有毒性反應,引起藥疹、皮疹、血小板減少以致過敏性休克,靜脈給予大劑量的小檗鹼則可引起循環、呼吸驟停以及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徵,甚至死亡,臨牀應用應注意。

川烏

(一)川烏中主要毒性生物鹼及其化學結構

烏頭所含生物鹼多達400多種,結構複雜,其中重要且含量較高的有:烏頭鹼、次烏頭鹼和新烏頭鹼。

《中國藥典》指標成分:烏頭鹼、次烏頭鹼和新烏頭鹼。

結構分類:二萜類生物鹼,屬於四環或五環二萜類衍生物。由於C14C8的羥基常和乙酸、苯甲酸結合成酯,故稱爲二萜雙酯型生物鹼。

(二)川烏中主要毒性生物鹼在炮製過程中的變化

毒性大小:雙酯型烏頭鹼 單酯型烏頭鹼 無酯鍵的醇胺型生物鹼

(三)川烏生物鹼的生物活性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烏頭和附子的提取物具有鎮痛、消炎、麻醉、降壓及對心臟產生刺激等作用,其有效成分爲生物鹼。附子具有升壓、擴張冠狀動脈等作用,中醫用於回陽救逆。從日本附子中分離出dl-去甲烏藥鹼,含量甚少,但有強心作用。

(四)川烏生物鹼在臨牀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由於烏頭鹼類化合物有劇毒,用之不當易致中毒,且毒性較強,0.2mg即可中毒,2~4mg即可致人死亡。其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主要涉及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臨牀應用時需注意。此外,烏頭不宜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等同用,臨牀配伍時應注意。

洋金花

(一)洋金花中主要生物鹼成分及其化學結構

主要化學成分:莨菪鹼(阿托品)、山莨菪鹼、東莨菪鹼、樟柳鹼和N-去甲莨菪鹼

《中國藥典》指標成分:硫酸阿托品、氫溴酸東莨菪鹼。

結構分類:莨菪烷類生物鹼,由莨菪醇類和芳香族有機酸結合生成的一元酯類化合物。

(二)莨菪烷類生物鹼的理化性質

1.性狀

①莨菪鹼爲細針狀結晶(乙醇),mp 111℃,其外消旋體阿托品是長柱狀結晶,mp 118℃,加熱易昇華。醫用阿托品爲硫酸鹽(B2·H2S04·H20),mp195~196℃。

②東莨菪鹼爲黏稠狀液體,但形成一水化物爲結晶體,mp59℃。

③山莨菪鹼爲無色針狀結晶,自苯中結晶含一分子苯,mp62~64℃。

2.旋光性

這些生物鹼除阿托品無旋光性外,其他均具有左旋旋光性。除山莨菪鹼所表現的左旋性是幾個手性碳原子的總和外,其他三個生物鹼的旋光性均來自莨菪酸部分。

阿托品是莨菪鹼的外消旋體,這是由於莨菪鹼的莨菪酸部分的手性碳原子上的氫位於羰基的α-位,容易烯醇化產生互變異構。在酸鹼接觸下或加熱時,可通過烯醇化起外消旋作用而成爲阿托品。

3.鹼性

影響因素:空間效應 + 誘導效應。

鹼性強弱:莨菪鹼(pKa 9.65)> 山莨菪鹼 > 東莨菪鹼、樟柳鹼(pKa 7.5)。

4.溶解性

①莨菪鹼(或阿托品)親脂性較強,易溶於乙醇、三氯甲烷,可溶於四氯化碳、苯,難溶於水。

②東莨菪鹼有較強的親水性,可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丙酮、乙醚、三氯甲烷等溶劑,難溶於苯、四氯化碳等強親脂性溶劑。

③樟柳鹼的溶解性與東莨菪鹼相似,也具較強的親水性。

④山莨菪鹼由於多一個羥基,親脂性較莨菪鹼弱,能溶於水和乙醇。

親水性強弱:莨菪鹼﹤山莨菪鹼﹤東莨菪鹼、樟柳鹼。

5.水解性

莨菪烷類生物鹼都是氨基醇的酯類,易水解,尤其在鹼性水溶液中更易水解。如莨菪鹼(阿托品)水解生成莨菪醇和莨菪酸。

(三)莨菪烷類生物鹼的鑑別反應

莨菪烷類生物鹼的鑑別反應 莨菪烷類生物鹼具有一般生物鹼的通性,能與多種生物鹼沉澱試劑產生沉澱反應。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以下鑑別方法進行檢識。

1.氯化汞沉澱反應 莨菪鹼(或阿托品)在氯化汞的乙醇溶液中發生反應生成黃色沉澱,加熱後沉澱變爲紅色。在同樣條件下,東莨菪鹼則生成白色沉澱。

2.Vitali反應 莨菪鹼(或阿托品)、東莨菪鹼等莨菪烷類生物鹼分子結構中具有莨菪酸部分者,用發煙硝酸處理,產生硝基化反應,生成三硝基衍生物,此物再與苛性鹼醇溶液反應,分子內雙鍵重排,生成醌樣結構的衍生物而呈深紫色,漸轉暗紅色,最後顏色消失。

3.過碘酸氧化乙酰丙酮縮合反應(DDL反應) 樟柳鹼分子具鄰二羥基結構,可被過碘酸氧化生成甲醛,然後甲醛與乙酰丙酮在乙酰胺溶液中加熱,縮合成二乙酰基二甲基二氫吡啶(DDL)而顯黃色。

(四)洋金花中生物鹼的生物活性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莨菪鹼及其外消旋體阿托品有解痙鎮痛、解救有機磷中毒和散瞳作用;東莨菪鹼除具有莨菪鹼的生理活性外,還有鎮靜、麻醉作用。

(五)洋金花在臨牀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食用過量或誤食易致中毒,少兒較爲多見。其中毒機制主要爲M-膽鹼反應。對周圍神經表現爲抑制副交感神經功能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則爲興奮作用,嚴重者轉入中樞抑制,也可影響呼吸及溫度調節中樞。

馬錢子

(一)馬錢子中主要生物鹼的化學結構與毒性

主要生物鹼:士的寧(又稱番木鱉鹼)和馬錢子鹼,還含少量的10餘種其他吲哚類生物鹼。

《中國藥典》指標成分:士的寧、馬錢子鹼。

結構分類:吲哚類生物鹼。

性狀:

①士的寧爲單斜柱狀結晶(EtOH),mp 286~289℃,—104oEtOH),味極苦,毒性極強。

②馬錢子鹼爲針狀結晶(丙酮-水),mp178℃,—127oCHCl3),味極苦,有強毒性。

(二)馬錢子生物鹼的鑑別方法

1.與硝酸作用

士的寧與硝酸作用顯淡黃色,再於100℃加熱蒸乾,殘渣遇氨氣轉變爲紫紅色。馬錢子鹼與濃硝酸接觸即顯深紅色,再加氯化亞錫溶液,則由紅色轉變爲紫色。

2.與濃硫酸/重鉻酸鉀作用

士的寧加濃硫酸1ml,加少許重鉻酸鉀晶體,最初顯藍紫色,漸變爲紫堇色、紫紅色,最後爲橙黃色。

馬錢子鹼在此條件下不能產生相似的顏色反應。

(三)馬錢子在臨牀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馬錢子所含生物鹼主要是士的寧和馬錢子鹼,前者約佔總生物鹼的45%,是主要的有效成分,亦是有毒成分,成人用量5~10mg可發生中毒現象,30mg可致死。此外,有毒成分能經皮膚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積塗敷。

藥物

生物鹼

《藥典》指標成分

結構分類

苦蔘

苦蔘鹼和氧化苦蔘鹼,此外還含有羥基苦蔘鹼、N-甲基金雀花鹼、安娜吉鹼、巴普葉鹼和去氫苦蔘鹼(苦蔘烯鹼)等

苦蔘鹼、氧化苦蔘鹼

雙稠哌啶類

麻黃

麻黃鹼和僞麻黃鹼爲主,前者佔總生物鹼的40%~90%。此外還含少量的甲基麻黃鹼、甲基僞麻黃鹼和去甲基麻黃鹼、去甲基僞麻黃鹼。

鹽痠麻黃鹼

機胺類

黃連

小檗鹼、巴馬丁、黃連鹼、甲基黃連鹼、藥根鹼和木蘭鹼

鹽酸小檗鹼

苄基異喹啉類

川烏

烏頭鹼、次烏頭鹼和新烏頭鹼

烏頭鹼、次烏頭鹼和新烏頭鹼

二萜類生物鹼

洋金花

莨菪鹼(阿托品)、山莨菪鹼、東莨菪鹼、樟柳鹼和N-去甲莨菪鹼

硫酸阿托品、氫溴酸東莨菪鹼

莨菪烷類

馬錢子

士的寧(又稱番木鱉鹼)和馬錢子鹼

士的寧、馬錢子鹼

吲哚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