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九點半/文

紅軍時期,先後出過2位女師長,一位是紅四軍獨立師師長張琴秋,另一位是湘鄂贛蘇區紅八師師長鬍筠。咱們之前介紹過張琴秋,張琴秋所帶的隊伍主要是女紅軍戰士,雖然她也參加了很多一線戰鬥,但只能算半個女將。而胡筠可謂是紅軍真正意義上的女將,她不但當過紅軍唯一的女司令,而且驍勇善戰,軍事成就頗高,可以說胡筠如果不犧牲,以她的資歷、戰功、背景,1955年授銜時應該至少是上將軍銜。

紅軍唯一女司令胡筠

但是如今很多人對這位紅軍傳奇女將都不太熟悉,甚至大多知道有張琴秋卻不知有胡筠,這也是因爲胡筠犧牲的太早了,被殺害時年僅36歲,而她被殺害的經歷也讓人尤爲痛心、惋惜。

胡筠1898年生於湖南省平江縣一戶士紳家庭,是家中的獨生女,因此極受父母寵愛。雖然是出身書香的大家閨秀,但胡筠卻有着男孩子一樣豪爽的性格,她對針線刺繡沒有興趣,反而喜歡讀《水滸傳》、《岳飛傳》這樣的書籍,夢想着有朝一日成爲像花木蘭一般的巾幗女英雄。

清末民國時期政局混亂,爲了防身,很多人都會學些武術,胡筠的家鄉湘東武風尤爲盛行,自小便有男孩子性格的胡筠也跟着師傅學習了幾年武術。加之胡筠本身生得頗爲標緻,又是書香門第,文武雙全,四鄰八鄉提親的絡繹不絕,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19歲時胡筠嫁給了平江首富李採藻的兒子李積琦。

天性不安於現狀的胡筠很厭惡舊式婚姻,因此這段婚姻沒能持續多久,1924年胡筠考上了平江縣啓明女子學校後,與李積琦便基本斷了夫妻之實。考入女子學校的胡筠深受革命思想薰陶,於1925年入黨,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926年葉挺率領的北伐軍先遣團攻克平江縣城,胡筠毅然放棄學業,加入到北伐大軍中,和同學們組建一支宣傳隊,給北伐將士們鼓舞打氣。對於胡筠來說,她的理想遠遠不是做一個文弱女兵,而是成爲像男兵一樣的征戰沙場的戰士,殺敵建功立業,機會也正好來了。

北伐軍進駐湖北汀泗橋後,胡筠得到組織上的命令回到平江老家,組織農民自衛軍。由於胡筠能說會道,語言感染力強,很快就拉起了一支祕密隊伍,活躍於平江各地,胡筠的軍事天賦開始顯現。爲了更好地培養胡筠,1926年底胡筠被安排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成爲黃埔軍校第六期學員,和開國大將羅瑞卿以及趙一曼等爲同期同學,是同期考入的195名女學員中的一名。

在黃埔軍校時期,胡筠軍事成績極爲突出,尤其是射擊技能,更被譽爲是勇冠黃埔的女“神槍手”,以善使雙槍聞名,令黃埔男學員也自愧不如。胡筠和趙一曼、胡蘭畦、遊曦四人被合稱爲黃埔軍校“四大女傑”,胡筠排名第一。

民國女兵

1927年四一二之後,爲了保護胡筠免遭國民黨陷害,胡筠再次回到平江組織游擊隊,同敵人戰鬥。胡筠回到家鄉後,和丈夫離了婚,散盡家財買了幾十條槍,上萬發子彈,拉起一支50餘人的隊伍,在幕阜山一帶堅持遊擊作戰,由此開始了她真正意義上帶兵打仗的日子。咱們之前說了另一位女將張琴秋,張琴秋帶領的都是女紅軍,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承擔後勤等任務,打仗方面只是次要,但胡筠不同,她的隊伍有男有女,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線武裝部隊。

由於胡筠出身黃埔,軍事素養極高,本人又是雙槍女將,國民黨地方保安團自然不是她的對手,數次圍剿都以失敗告終,反而讓胡筠的隊伍越發壯大,僅3個月,便建立起一條南起羅霄山脈,北抵長江的涵蓋平江、湘陰、岳陽等地的大片根據地,人數達千人。後經批准,胡筠被任命爲平江工農革命軍司令員,這也是紅軍時期唯一的一名女司令員。一時間,胡筠的威名傳遍湘鄂贛,遊擊女將的名聲不脛而走。

敵人拿胡筠毫無辦法,數次派兵大圍剿都狼狽而歸,爲了抓捕胡筠,江西保安司令部更是懸賞10萬大洋取胡筠的項上人頭。10萬大洋是個什麼概念呢?當年主席和朱老總的懸賞金額同樣是10萬大洋,可見胡筠在敵人心目中的分量了。

在平江,胡筠是最令敵人膽寒的一支隊伍,何長工就曾說過:胡筠的游擊戰是平江打的最好的;彭總也曾贊她:不愧爲女中豪傑!是個難得的女將!而這樣一位巾幗英雄最終結局卻讓人痛惜,她不是倒在敵人的槍口下,而是死於自己人手中。1934年6月,一代傳奇女將胡筠被誣陷爲“AB團”而遭祕密殺害,年僅36歲。

胡筠的犧牲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損失,若不犧牲,以她的資歷,戰功以及影響,同時作爲紅軍時期唯一的女司令,建國後的授銜她至少會被授上將軍銜,也將改寫新中國的女兵史。

歷史九點半,每晚與你一起讀“小人物”的英雄歷史,歡迎留言、轉發、收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