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都文明辦邀北京市民逛京郊 賞秋觀景看美麗鄉村新面貌

於是,從2013年開始,首都文明辦便牽頭開展鄉情村史陳列室建設,讓更多城裏人瞭解、認識京郊新農村的今昔過往。作爲鄉情村史陳列室項目推廣的一部分,首都文明辦還與本報官網於日前推出“美麗鄉村·牽手文明”攝影作品徵集活動,邀請市民東南西北走京郊,實地走訪新農村。

活動舉辦一個多月來,衆多影友聚焦京郊新貌同時,也爲更多市民總結出8條推薦線路。這個週末,趁着立冬前最燦爛的金秋時光,不妨跟首都文明辦與影友們一道按圖索驥逛逛新農村,定格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將美起來的人居環境、鄉風民風、文化生活介紹給更多市民。

本次攝影作品徵集活動將持續到11月30日。

河北村的老人家給到訪村史館的市民講述以前是如何幹農活的。

整個村史館有老物件、老照片3000多件,都是村民們捐贈的,每個老物件標籤上都註上了捐贈者的姓名,有的老物件祖祖輩輩傳了上百年,背後能穿起一個家族的故事。

在爨底下村的鄉情村史陳列室裏,各種“沒人要”的古董農具、炊具、家居被村民捐到這裏,湊到一起反倒別開生面。

對於城裏人來說,由70餘套明清四合院民居組成的山村古建築羣瞧着就“新鮮”。當年地處深山的這些“負資產”如今成了遊客眼中的“香餑餑”。至於是否好玩,這麼正宗的山村,必須好玩!

位於京西南四十公里處的韓村河曾有個外號叫“寒心河”,可見當年生活之窘迫。改革開放後,靠着在建築行業的異軍突起,韓村河的貧困帽子迅速扔到了河裏,並早早成爲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北京第一個別墅村。

如今韓村河在確保主業基礎上積極謀劃轉型發展,打出一手集現代農業觀光、工業基地考察、愛國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新牌。建起了生態觀光園,修復了古寺廟,還有自成一景的別墅羣,吸引不少市民來此觀光遊覽。上面這景緻就是在村裏拍的。

除了出產遠近聞名的板栗,懷柔六度河村還辦起鄉村旅遊項目,起點頗高。看着眼前的那山那水那人家,不少到訪影友紛紛表示回城之後要呼朋喚友,再來一趟。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曹小彧

編輯:TF01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