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蜂羣文化公司這邊卻認爲合情合理,因爲自己接的就是品牌廣告,並沒有保證任何轉化率的問題。詳細講述了作爲一名創業者,在蜂羣文化公司這家微博MCN上投放了一條視頻之後,網上的瀏覽量暴漲,但對於產品的購買轉化卻非常少,就像文章標題裏說的“流量卻爲0”。

蜂羣文化回應微博刷量質疑:並未承諾保證任何關於轉化率的問題

廣告投放的漏洞模型

事件起因:投廣告沒有帶來轉化率

從10月16日晚上開始,一場有關營銷刷量的討論在網上火爆起來。

引發這場大討論的是一個名爲“創業途中的奇聞趣事”的賬號發佈了一篇題爲《一場新媒體巨頭導演的“殭屍舞臺劇”,真實還原現場,導火線:一條一夜爆紅的視頻,我們流量卻爲0!》的文章。詳細講述了作爲一名創業者,在蜂羣文化公司這家微博MCN上投放了一條視頻之後,網上的瀏覽量暴漲,但對於產品的購買轉化卻非常少,就像文章標題裏說的“流量卻爲0”。

於是投廣告的一方認爲自己辛苦創業,投了廣告卻一點效果也沒有。但蜂羣文化公司這邊卻認爲合情合理,因爲自己接的就是品牌廣告,並沒有保證任何轉化率的問題。

從那篇文章曝光出來的聊天記錄看,雙方的爭議也確實就在這裏,而且有過溝通,但最終沒有達成互相的理解。

如今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已經超過10萬次,影響範圍已經不小了。CEO來信君的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討論這件事。

多方表態:蜂羣文化表示沒有承諾轉化率,微博平臺也做出回應蜂羣文化回應微博刷量質疑:並未承諾保證任何關於轉化率的問題

蜂羣文化創始人莫力洋

就在10月17日,也就是今天早上,蜂羣文化就“創業途中的奇聞趣事”的文章做出了回應,發了一條《嚴正聲明》,他們在聲明中表示:

我司嚴格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粵蘇公司的要求執行項目,並且得到了粵蘇公司的認可,粵蘇公司也已向我司支付了對應的合作款項47500元,人民幣:肆萬柒仟伍佰元整。其中包含直接費用微任務成本3070元,拍攝製作及內容原創成本28500元。本公司並未承諾保證任何關於轉化率的問題,投放效果取決於產品、內容等各方面的因素,且在合作過程當中已與粵蘇公司及時進行溝通。粵蘇公司在公衆號文章以第三方所獲取的截圖詆譭我司,與事實並不具有任何的關聯性,粵蘇公司所提到關於數據的問題均屬於爲詆譭我司、誹謗我司而自行捏造的假象。

蜂羣文化稱“將堅決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我司的合法權益”。看樣子雙方很可能將會有一場官司。

另外,微博方面作爲平臺,也在今天上午11點39分回應了這件事,微博方面稱接到反饋後已經暫停了當事賬號“張雨晗YuHan”的商業接單功能,並正在進行調查,一旦查實將會嚴格處理。隨後微博管理員還列舉了一系列平臺堅決打擊刷數據行爲的“戰績”。

蜂羣文化回應微博刷量質疑:並未承諾保證任何關於轉化率的問題

核心爭議:品效合一纔是關鍵

其實單看這次事件,是一個廣告主質疑微博大V是否有刷量、能否帶貨的個案。但實際上,這已經能反映出在廣告投放中,甲乙雙方的訴求有明顯的不同。

其實廣告行業很早有句名言叫“我知道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卻不知道被浪費的是哪一半”,這句話出自著名的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但他已經是100年前的人物了,說這話時並沒有如今互聯網這麼高的數字化程度。

而現在,許多廣告的效果其實是可以追蹤的。並且在互聯網紅利逐漸消失、外部融資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創業公司們對於廣告投放的效果也越來越重視。

就在昨天,經緯中國的創始合夥人張穎還在告誡經緯系的CEO們,要花好賬上的每一分錢。

今年廣告行業普遍不景氣,越來越多的廣告主都在追求效果廣告,就是投放之後能夠帶來轉化率的廣告。而有一些大V以往接的都是品牌廣告,即只負責曝光量,傳播量,不負責轉化率的廣告。

甲乙雙方的衝突矛盾點,就在創業者和蜂羣文化公司的這個廣告投放上集中的體現出來。

其實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各有所長,不能說孰優孰劣,但在資本寒冬裏,效果廣告目前是更受創業者歡迎的投放方式。

至於行業裏提出的品效合一,又能保證品牌,又能保證效果,那其實是個美麗的願景,是全行業都要追求的目標,但目前能夠實現的平臺真的少之又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