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蜂鳥網

把太陽和銀河P在一起太假了!清冷的月光爲什麼P成太陽的樣子?後期技術不錯,但是不符合自然規律!如何在日出的強光下把銀河拍出來?這麼亮的月亮還能拍出清楚的銀河,有沒有疊加?

每次當我把精心策劃的月升加銀河的照片發在網絡上,就會收到很多這樣的質疑。爲了不要讓大家誤會是太陽,照片名都帶有月光、月升、明月等等 “月”的字樣,但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本文主要講述如何在月升的短暫時段內同時拍到月亮和銀河。

關於月亮

我不是天文愛好者,無法從高深的天體學角度去解釋一些現象,只能從攝影師的角度來了解並講述一些規律,做爲攝影愛好者“知其然”也是夠用了。

拍攝過銀河的朋友都知道,由於月光的亮度很強,當一輪明月高懸夜空的時候,很多星星被月亮的光芒覆蓋,可見的星星寥寥無幾,月朗星稀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明月高懸的夜晚
如上圖,月光會直接影響銀河的亮度,拍出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沒有月亮的夜晚
如上圖,銀河細節清晰可見

對比上面兩張在同一拍攝地Bombo的照片,非常明顯地看出月光對於銀河的影響。

但是爲什麼上面的照片可以同時拍攝到月亮和清晰地銀河呢?關鍵在於拍攝日期和時間的選擇。拍攝銀河不能在皓月當空的夜晚,但是可以在月亮剛升出地平線的時段拍攝。

看過月出的人非常少,但是相信看過日出的人很多,這裏就先拿日出來舉例說明,可能這樣會比較直觀,更易於理解。

太陽當空照的時候,光芒非常刺眼,令人無法直視。但是日出的時候,太陽光是柔和的暖色調,我們可以觀看日出的全過程。日出時太陽是橙紅色的,但是隨着越升越高,肉眼看到的顏色越來越淡,直至看不到什麼顏色,這時陽光已是非常強烈了。

月亮同理,剛剛跳出地平線的時候,也是和太陽一樣的橙紅色。初升的月亮光芒柔和,遠沒有皓月當空的月光那麼強,月光對於銀河細節的影響有限,所以可以同時拍到月亮和清晰的銀河。如果沒有看過海上升明月,建議你一定要找機會親眼目睹黑夜中金色的光芒灑向大地,比日出更爲奇幻絢麗。

由於看過月出的人非常少,所以通常對月光的認知是清冷的。相信上面的內容已經能回答“爲什麼將清冷的月光P成太陽的樣子”這個問題了。

前期策劃

前期周密的策劃是拍攝成功的關鍵,這一整套的思路,從初期的構思到後來的周詳計劃,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由於月升時間和銀河位置的變化,每個月的適宜拍攝日期和時間都是不同的。建議用喬文傑開發的手機應用APP:Planit Pro(中文名:巧攝)做前期策劃,有中英文兩個版本。這個攝影計劃神器功能非常強大,可以在取景框把所有信息模擬出來,提前知道確切的機位、準確的時間和最佳的構圖這些非常有用的信息。就算從來沒有去過某個地方,也可以提前計劃,運籌帷幄。

Planit Pro(巧攝)月升銀河計劃文件

很多人以爲月亮都是晚上升起來的,實際上月亮每天升起的時間大約推遲50分鐘,所以月升月落並不和白天夜晚同步,有時月亮會在白天升起,這也就是爲什麼會出現日月同輝的場景。這樣在每個月中都會遇到整夜沒有月亮的日子,也會出現整夜都有月亮的情況。

由於地球的轉動銀河在夜空中的位置也是相對移動的,所以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銀心在夜空的位置在月升的時刻不能太高,否則無法在構圖時把月亮和銀心囊括在同一畫面中。

如上所述,由於月升時間和銀心的位置這兩個因素,導致每個月只有2-3天的夜晚,月升的時間和銀心的位置是匹配的,還需要晴朗無雲的夜空,所以理論上一年中能拍到月升加銀河的日子大約不超過10天,而實際能有4-5天的機會已經是很理想的狀況,因爲很多時候夜空有云根本無法拍攝。

Planit Pro(巧攝)月升銀河計劃文件

現場拍攝

月升加銀河的拍攝並不容易,嫺熟的技術是成功拍攝的保障。

只有在月升的大約十分鐘內是最佳拍攝時段,月亮升起後就會影響銀河的細節。

Planit Pro(巧攝)計劃文件&虛擬取景框

由於拍攝銀河都要在較少光污染的地區,拍攝現場漆黑一片,建議白天先踩點,熟悉地形,選定機位。如果是海邊,還要查詢潮汐情況是否適宜。

在月升時間前一小時到達拍攝地,試拍找到最佳構圖,然後等待月升時刻拍攝。

拍攝月升+銀河的參數與拍攝銀河一致,ISO3200-6400,鏡頭最大光圈,快門速度15-25秒左右(超廣角焦段),至於是否需要堆棧降噪取決於拍攝者對畫質的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