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韩国经济主要依靠包括三星、现代、SK、锦湖韩亚等十大企业集团作为支撑。而最近韩国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十大企业集团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家准备好了《来年事业发展计划书》草案(下称“计划书”)。按照惯例,这种大型集团企业一般都是在10月底11月初就会做好《计划书》,而在今年,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另外,来自韩国财经界的声音表示:“当前经营的不确定性非常大,各大企业不仅不愿意进行投资和增加就业岗位,甚至还不愿意发售新商品、花钱进行品牌宣传。”

对此,韩国媒体认为,韩国的企业巨头们正在集体迷失方向,这也暗示韩国明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十大巨头集团仅一家做好了明年规划

据《韩国经济新闻》10月31日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仅有一家按照惯例做好了《计划书》草案,其它9家企业巨头则可能最晚到12月中旬才能准备好。跟往年相比,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另外,根据这份调查显示,这十大支柱型企业集团基本上都会在明年采取非常保守的经营战略,下调销售和盈利的目标并严格控制投资和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而作为惯例,企业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把第二年销售和盈利的目标提高5-10%。

作为韩国企业代表的三星集团,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准备好《计划书》。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半导体的需求预计会大幅减少。为此,三星集团正在讨论把明年的经营目标较今年下调15%。

现代汽车的形势也不乐观。现代汽车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跟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约25%。受此影响,公司内部正在全面再讨论明年的发展规划。集团内一位高层表示:“本来都已经准备好了《计划书》,现在又要重新准备。预计最晚要到12月中旬才能做好。”

十大支柱型企业集团里唯一完成了《计划书》草案的是LG集团。据说,现在正在征求以LG化学为首的各个分公司的意见。不过,环保事业领域的变数太多,LG集团最终版的《计划书》预计会晚于当初预定时间发布。

经营形势严峻,企业面临多方面压力

十大支柱型企业集团基本上都没有做好《计划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未来的不安正在日益加剧。大的风险主要包括韩国经济滞胀、新兴国家经济危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韩元升值等,小的影响来自韩国国内各种严格的规定、偏向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以及民间对企业的厌恶情绪。

据了解,韩国正在实施每周只工作52小时的新劳动制,并且强制企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另外,韩国政府还修改了相关法案,允许失业者和被解聘者加入工会组织。此举被认为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劳资矛盾。以上这些政策在企业主们看来,全都是只偏向劳动者的,对企业没有任何好处。

韩国的中小企业家普遍认为:“在韩国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很难再有什么发展空间了。哪个企业又会在这个时候增加投资和就业岗位?”

根据韩国银行10月31日发布的《2017年企业经营分析报告》显示,韩国企业的经营形势非常严峻,每10家韩国企业就有2家已经陷入收益无法偿还贷款利息的状况。这种企业又被称为“僵尸企业”。这项报告是对韩国国内65万余家企业去年一整年的经营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

向总理倒苦水:韩国社会把企业家当成罪人

据韩国媒体报道,10月29日,韩国总理李洛渊在总理公馆与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会长团的企业家代表们举行了晚餐会。会上,韩国企业家们集体向李洛渊大倒苦水,足足有2个半小时。有企业家表示:“韩国社会把企业家当成罪人,这很不利于经济发展。”听了企业家们的诉苦,李洛渊表示:“我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我希望能够帮你们提升士气。”

▲当地时间2018年10月27日,走访市场的韩国总理李洛渊 图据东方ic

出席晚餐会的韩国企业家代表们谈到最多的话题,是每年大幅提高的最低工资标准问题。有企业家代表在会场直截了当地指出:“因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许多中小零售企业基本上到了倒闭状态。”另外,也有企业家表示希望弹性实施“每周52小时工作制”。企业家们与李洛渊还谈到了继承税过重等问题。李洛渊表示:“认真听取企业的需求很重要,新政府正在了解企业的痛点。”他暗示今后会对一部分政策进行适当修改。

据悉,参加本次晚餐会的企业代表包括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会长团会长孙京植、锦湖韩亚集团会长朴三求、现代重工集团副会长权五甲、现代汽车集团副会长郑义宣等。

END

红星新闻记者丨 罗天 编译综合报道

编辑丨汪垠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