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母親,都不懂的如何做母親

最近在關注三個“越來越”。

第一個“越來越”——母乳餵養率越來越低。

“我拒絕母乳餵養孩子。

我們單位有很多新媽媽,

因爲產後母乳餵養孩子,

最後弄得胸部下垂了,

腰上也長出一個游泳圈,

太醜了,我可接受不了。”

第二個“越來越”——產後立即上班的母親越來越多。

“孩子這麼小,什麼都不懂,

喫好睡好就行了,

等孩子上了小學,

需要教育的時候,我再回去,

現在趁這幾年,多賺些錢。”

第三個“越來越”——“嬰童獨立教育”越來越流行。

最典型的就是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睡眠法。

“不要跟孩子太過親密,

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

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

得到太多安慰的嬰兒會依賴大人,

長大後會變得太黏人而無法獨立。”

這三個“越來越”,讓我揪心。

我實在是忍不住了,

決定站出來放一個“響屁”。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美國心理學家、行爲主義心理學創始人華生,

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

“孩子對愛的需求,

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

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

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

所以母親只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食物就可以了。

母親不能和孩子過度親密,

過度親密會阻礙孩子的成長,

使孩子在成人後非常依賴母親,

從而難以獨立難以成才。”

華生爲此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

他在書裏倡導行爲矯正式兒童養育體系:

“要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和塑造:

得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孩子,

儘量不要親吻和擁抱孩子,

不要讓孩子坐在母親大腿上,

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

就算孩子哭泣,也決不能心軟,

以免他們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這套理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風靡了整個美國,

接着又影響了西方多個國家。

後來流行的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於此。

這套理論真的那麼有效嗎?

另一個心理學家提出了質疑。

這個人就是——哈洛。

哈洛找來了很多恆河猴,

做了一系列實驗。

爲什麼用恆河猴做實驗呢?

因爲恆河猴94%的基因和人類相同,

它對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應,

和人類非常類似或相近。

哈洛做的第一個實驗是——代母實驗。

哈洛把剛出生嬰猴放進籠中,

然後用兩個假猴子代替母猴。

一個假猴是用鐵絲做的,

胸前安裝了一個奶瓶,

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

另一個假猴是用絨布做的,

摸起來比較舒適和柔軟。

如果按照華生“有奶就是娘”的理論——孩子對愛的需求,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

那麼嬰猴一定會依戀“鐵絲媽媽”。

但實驗結果出人意料,

所有參與實驗的嬰猴,

都選擇了沒有奶瓶的“絨布媽媽”。

幾乎在所有時間裏,

小猴都會掛在“絨布媽媽”身上,

只有感到飢餓難耐時,

它纔會跑到“鐵絲媽媽”那裏喫奶,

但只要一喫飽,

它就會迅速回到“絨布媽媽”懷裏。

有的小猴甚至餓了也不願過去,

它們把身子掛在“絨布媽媽”身上,

只把頭探到“鐵猴媽媽”那邊喫奶。

接着,哈洛搞了個惡作劇。

他製作了一些發條玩具,

比如恐怖的大蜘蛛、會敲鼓的小熊等,

然後將它們放進籠子裏。

小猴害怕極了,

立即奔回去抱住“絨布媽媽”,

趴在媽媽懷裏,

慢慢地安靜下來。

哈洛又將“絨布媽媽”移到另一間房間,

然後用發條玩具繼續恐嚇。

小猴更加害怕了,

但即使再害怕,

它也不奔向“鐵絲媽媽”,

而是眼巴巴地望着另一邊的“絨布媽媽”。

如果沒有“絨布媽媽”,

小猴子就蹲在地上,團成一團,

戰慄、喫手指、搖擺、尖叫……

像極了精神病院裏的病人。

但這批不是由真猴,

而是由“絨布媽媽”養育的猴子,

長大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當哈洛把這些猴子,

放歸到正常的猴羣當中後,

發現它們幾乎無法與其他猴子相處。

“這些猴子孤僻、抑鬱和自閉,

有的還出現了自殘性和攻擊性,

對周圍的一切都抱有敵意,

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

也不願跟其他猴子。”

哈洛由此想到了一個問題——它們具備養育後代的能力嗎?

於是哈里又做了一個實驗——繁殖實驗。

▲ 不理睬幼猴

▲ 虐待幼猴

哈洛通過實驗發現:

所有公猴都失去了尋偶和交配能力。

而母猴呢,也根本不願交配。

把經驗豐富的公猴放進去,

母猴們就會拼命抵抗,

公猴滿身是傷不得不認慫。

怎麼辦呢?

哈洛發明了一個“強暴架”,

以此固定母猴身體,

使公猴能夠騎到母猴身上。

這工具果然管用,

20只母猴受孕產下了幼猴。

但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這20只母猴中,

有7只臍帶剪斷後便不再理睬孩子,

有8只經常暴力毆打和虐待孩子,

有4只更是殘忍地殺死了孩子,

只有1只笨拙地嘗試給孩子餵奶。

也就是說:它們幾乎都喪失了養育後代的能力。

問題出在哪裏呢?

哈洛思考了很久後,

推測這可能與“運動”有關,

於是他又做了一個實驗——搖擺實驗。

他重新改造了“絨布媽媽”,

讓它可以動可以搖擺。

於是哈洛又把一批嬰猴放了進去,

讓可以搖擺的“絨布媽媽”養育它們,

並保證嬰猴每天有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一起玩耍。

實驗非常成功,

這樣哺育長大的猴子,

成年後基本都正常了。

於是哈洛得出結論——運動和玩耍,是母愛另外兩個重要的因素。

“只給食物和擁抱,

不給孩子充足的運動和玩耍,

腦部控制運動和平衡的感官系統,

與觸覺及運動相連的情感系統等,

都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也就是說,腦功能會失常,

表現爲暴力、幻覺以及精神分裂。”

爲什麼嬰兒喜歡父母輕輕搖晃?

爲什麼嬰兒喜歡有人逗他玩耍?

因爲運動和玩耍能夠促進腦部發育。

1958年,美國心理學會年會上,

哈洛做了一個著名的演講,

演講的題目叫——《母愛的本質》。

“愛存在三個變量:

觸摸、運動、玩耍。

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量,

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母愛的本質是什麼?

觸摸,運動,玩耍。

這個演講,不僅震動了整個美國,

也顛覆了美國社會一直倡導的哺嬰方式。

母愛的本質是什麼?

● 觸摸——細心呵護、溫柔擁抱、及時回應。

● 運動——輕微的晃動,多與孩子互動。

● 玩耍——經常跟孩子一起遊戲玩耍。

很多父母總認爲,

孩子年紀還小,

不懂事,沒記憶。

殊不知,孩子在幼年時期,

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觸摸、運動和玩耍,

長大後往往性格內向,

不合羣、抗壓能力差,

自我價值認定低,社交能力比較弱,

甚至會抑鬱、自閉、自殘和充滿攻擊性。

現在的父母都喜歡說一句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大部分父母並不知道,

真正的起跑線其實在嬰兒時期。

對孩子真正的富養,

不是給最多的錢,

不是給最好的食物,

而是給最多的陪伴。

2009年,《柳葉刀》做了一個調查,

結果顯示: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

201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了一個數據:

中國每13人中就有1個精神障礙患者,

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已經排在了世界第一。

抑鬱症的成因雖然非常複雜,

自殺的原因也涉及多個方面,

但毋庸置疑,

其中極爲致命的一個成因,

就來自於“嬰童”和“幼年”。

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三歲的男孩,

在一間黑屋子裏大叫:

“阿姨,和我說話!”

“我害怕,這裏太黑了。”

阿姨說:“那樣做有什麼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沒關係,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回應,就是光。

沒有回應,家也是絕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