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元的ReFa美容儀5元搞定?黑科技還是收智商稅?

本文字數:2009|預計3分鐘讀完

女人心,海底針,可若懂了女人心,就“錢途”無量了。

作者丨李惠琳

編輯丨韓璐 連語

前不久,戴森捲髮棒連續多日在朋友圈、社交平臺刷屏,讓女性都無法淡定。戴森讓女性爲之瘋狂,爲美不惜重金的年輕女性,也讓“戴森們”賺得盆滿鉢滿。

這兩年“科技美容”潮興起,年輕女性的必購清單中,吹起了一股美容儀之風,一款名爲“ReFa”的日本美容儀成爲了其中的佼佼者,定位高端日常美容按摩產品,千元起步價堪稱“美容儀界的愛馬仕”。

幾近奢侈品的價格,擋不住人們的購買熱情。據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7月,ReFa美容儀累計出貨數量突破1000萬。

年輕女性的心頭好

ReFa誕生之前,美容儀市場還沒完全普及,類似的美容按摩產品被籠統地歸爲家電類,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外包裝,都與男士電動剃鬚刀一樣,幾乎與時尚、美觀等詞背道而馳。

“美容儀應該是讓女性結合化妝品使用、能輔助達到最佳美容效果的必備工具,是與化妝品一樣的大衆消費品。”ReFa母公司株式會社MTG集團常務董事中島敬三決定,打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給女性使用的美容儀品牌。

2009年,第一款名爲“ReFa pro”的美容儀誕生了。據稱,爲將美容儀做得更貼合消費者需求,ReFa特地向美容專家“取經”。“專業的美容專家多年來的美容手法告訴我們,相比於瓣狀的美容儀,Y字形更符合美容推拿和按摩中的揉、拉、提、捏等手法,因此,ReFa將Y型按摩法再現到ReFa的第一款產品ReFa pro中。” 中島敬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

巴掌大的美容儀,定價並不低。ReFa pro稅前官網零售價23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400元),在當時,足足是市面上同類產品價格的兩倍。

ReFa pro

高昂的價格一度讓它在銷售初期引起不少爭議,推廣上也遇到過很大困難,誰也沒有準備好買個千把塊的美容儀。後經過美容院和美容專業人士的推薦,消費者才逐漸樹立了品牌認知度。

ReFa現在的國際名聲,要歸功於出海。

2011年,ReFa海外擴張戰略啓動,進入亞洲、北美、歐洲在內的國際市場,得以聞名全球。如今,ReFa不僅是各大國際明星梳妝檯上的“常客”,也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爲中國年輕女性的心頭好。

近期朱一龍成爲ReFa美容儀亞太區代言人

因爲善於發掘女性“愛美”需求,ReFa母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1996年成立的MTG,除了擁有人盡皆知的ReFa品牌外,還有麥當娜代言的高端美容儀品牌MDNA SKIN,C羅代言的健身儀器SIXPAD等多個產品線。

去年7月,株式會社MTG在東京證交所掛牌上市,當日該公司市值達到約2840億日元(約合170億人民幣)。招股書顯示,MTG上一財年營收約453億日元,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海外銷售額佔比超四分之一,預計2018財年公司營收將達到600億日元。

MTG的上市背後,有中國女性對ReFa的瘋狂剁手。目前ReFa在國內只有6家專櫃,業績貢獻主要集中在線上。2016年,ReFa進駐天貓國際,2017年第一季度,ReFa在中國市場業績大漲1600%,中國已成爲其最重要的市場。

黑科技還是收智商稅?

ReFa產品線非常豐富,依據不同身體部位和不同按摩手法,共分爲10大系列22款產品,可適用於臉部、身體、頭髮等不同部位。天貓旗艦店顯示,ReFa產品價格在千元至萬元不等,最貴的黃金滾輪微電流款美容儀,售價10120元,目前月銷量爲0。

ReFa黃金滾輪微電流款美容儀

科技感是ReFa的主要賣點之一,所有美容儀均採用微電流原理:儀器本體上的太陽能光板提供電源,使用時光電板和鉑金滾輪可轉化爲與生物電流相似的微電流,加快產生膠原蛋白,達到緊緻、提拉瘦臉的功效。

不過,更多人關注的是,上千元的美容儀真的有用嗎?

被朋友種草後,買了ReFa經典款美容儀的張露稱,她會在日常早晚護膚時間使用美容儀,目前已體驗了半年,在她看來,ReFa在去臉部水腫方面效果比較明顯。

“美容儀產品需要堅持用,纔可能會有效果,且效果往往因人而異。”她表示,由於工作忙,且沒有養成使用習慣,使用美容儀的頻率並不高,常常想起來後,才發現已經積下一層灰。

在直男們看來,美容儀不過是帶電的升級版十元塑料滾輪按摩器。

去年“拆Refa”的話題火熱:一位理工男在微博上曬出拆解後的Refa美容儀,發現裏面的構造非常簡單,宣稱成本只需五元。他表示,“這款美容儀的原理,就是一個電池(太陽能板)加兩個導體,通過手臂、身體和臉形成迴路。這是小學物理課的內容,換成五號電池,效果一樣。不算鉑金外殼的話,電路部分大概五塊錢吧。”

消息傳開,儘管有人自稱交了智商稅,更多人是在對理工男的反駁。

有一位網友稱,“我們對自己的臉就六個字,盡人事、聽天命!我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但是不花錢對不起我的臉。”在很多女性看來,有沒有效果並不是最重要的,孜孜不倦地嘗試纔是。畢竟,美容儀品牌們總是在承諾:堅持用,就能看到效果。

這一觀念形成的背後,是年輕女性對所謂“初老”的恐懼。自從“初老”概念被生造出來後,許多女性護理產品的營銷都抓住了這一噱頭,一時所有人都在告訴你:女生25 歲就要開始抗衰老了。

於是,美容儀市場越來越大,消費者年齡卻越來越小。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4年,個人護理美容器銷售增長率高達270%,僅在中國天貓平臺,2017年美容儀成交額增長率就高達700%。

社交媒體和電商的發展,也讓美容儀遇上了“好時代”。該品類本身就具有社交傳播屬性,適合個人測評、分享,在各美妝時尚博主的種草下,也難怪年輕人淡定不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