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媒體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文/觀察者網 郭肖】

PUA(Pick Up Artist),這個以“搭訕達人”自居的羣體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他們套路女性羣體,以此來達到自己突破道德底線的目的。

今天(16日)上午,一段澎湃新聞記者暗訪PUA培訓的視頻登上熱搜,視頻中,PUA講師們洋洋得意地講着自己哄騙女生與自己發生關係的經歷,稱自己“是在用生命替學員們做試驗”。

在這羣學員中,不乏博士出身、在英美等國家留學的年輕人,面對導師們的方法,他們開心地表示,“學到了很多”。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這個三天的PUA培訓一般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步,買假名牌。

進入班級後,爲了“領悟”PUA的精髓,培訓講師會先讓學員購買幾套假名牌,從頭到腳全副武裝起來,一套原來幾千塊錢的配置,幾百塊就能拿到假的。

爲什麼要購買名牌呢?

此時,老師一般會在旁邊擺出“操心的老母親”的態度,“這都是爲你好”,他們還會告訴你,只要跟着他們,不愁找不到女性,比如一位老師洋洋得意地介紹,自己一天可以睡三個女生,“不要覺得我們這一行就是把妹,我們其實在用生命替你們試驗”。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另一段視頻中,一名講師吹噓,只要進了這個課程,就能成爲人上人。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名牌”買好了,接下來就是:

第二步,湊錢包裝朋友圈。

這個過程中,講師們採取的線上線下聯動的做法:

線上:學員衆籌,包下一塊比較高端的地方,然後瘋狂拍照發朋友圈,同時上傳到一些特定網站,勾搭女生;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線下:學員衆籌,在酒吧(酒吧有臺位費)和女生們互動,在這之前,講師們會給學員們培訓如何“不經意間”與不認識的女性進行身體接觸,並提供一套應對辦法,那些在別人看來完全是赤裸裸的性騷擾方式,被他們包裝爲戀愛技巧兜售。

當女性上鉤,講師們的任務就完成了,短短三天,就這麼簡單的幾步,每個學員已經花費了上萬元。

第三步,講師們會開始瘋狂推薦更貴的課程,稱再花幾萬就可以進入“兄弟會,以後就是彼此的僚機。”

那麼,這個過程中,學習PUA的是什麼人呢?

有人在英國和非洲讀書,有人在美國讀書,還有人是博士出身,一名學員稱,自己從小就是個乖乖男,跟着“老師們”搭訕到了女生,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

今天,這段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後,也引發了一些討論,有網友認爲被騙的都是拜金的不值得同情;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也有網友認爲,騙子可惡,不值得原諒。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還有網友看完後質疑,這麼簡單的套路,怎麼會有人會上鉤?但現實是,儘管內容噁心低俗,不良PUA組織近年來卻深扎於網絡並呈蔓延趨勢,確實有女性受到了實質性的傷害。

在接受採訪時,一位舉報PUA的受訪者介紹,其實這一行講師的要求很高,他們必須經歷過“百人斬”——即和100名女性發生過關係,成爲導師後,不少人可以月入10萬。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實名舉報人介紹,有導師能月入10萬

現實中,PUA也不止這麼簡單,上面這段視頻只是一段“短期”課程,而PUA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它不僅誘騙女性發生不當關係,還包括人身控制、榨取錢財、甚至教唆人自殺。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比如,今年5月,江蘇網警發佈的一起違規違法PUA信息行政案件顯示:一些教程以“自殺鼓勵”、“寵物養成”、“瘋狂榨取”爲賣點,或教唆僞裝成成功人士誘惑涉世不深的女性來榨取錢財,或傳授如何通過暴力征服讓女性崩潰甚至自殺。

這其中,江蘇網警發現,有人學習之後用到實踐中,還向朋友無恥炫耀,“我很享受女孩爲我自殺的感覺”。

暗訪PUA:成爲導師可月入10萬 需和100個女性發生關係

事實上,PUA原指男性通過學習實踐不斷自我完善情商的行爲,後泛指會吸引異性、讓異性着迷的人及其相關行爲。近年來,PUA變味爲在網上學習交流如何榨取女性、歧視女性、物化女性。

那麼,PUA行業是否有存在必要?據中新網報道,業內人士認爲,目前PUA行業有其存在的土壤,符合中國當下青年男女的婚戀需求。但這個行業要依法合規地存在下去,必須改變以榨取異性爲目的的價值觀,要將培養正確、積極、科學、合法的價值體系放在行業標準的首位。

針對目前PUA行業缺乏有效監管,從最早的愛好者交流演變到今天的商業交易,業內人士建議需加強第三方監管,“行業協會聯動起來,出臺相應行業標準,建立准入退出機制,完善相關資質的培訓標準和執業約束,這纔是長久之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