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不是抖音的重度依赖者,可能都看过在抖音上收割数百万点赞,同时也在朋友圈里疯狂传播的小视频——「彩虹糖摩天轮」实验。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

这可不是什么艺术家搞的freestyle,而是一位叫Sergei的科学系奶爸,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小正太儿子Alex和Max爱上学习,搞出的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顺便在Facebook上收割了无数粉丝。

不过,这位被我们称为“科学系奶爸”的Sergei,可没有一点科学、艺术和手工艺的背景,身为前经济学家的他,反倒对开发创造性的游戏,实验,易于制作的工艺品和教育玩具更感兴趣,还在Facebook上与全世界爸妈分享自己的科学小实验。

Sergei与两个儿子

别人家的爸爸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Sergei不止有充足的时间陪孩子玩,还比别人家的爸爸更会玩儿!

「彩虹糖摩天轮」实验之所以在全世界都能这么火,是因为这个实验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还有科学依据作背书:彩虹糖在水中溶解之后,彩虹糖周围的液体密度不断增加,又因为各个糖豆的色素溶液浓度相似,不同的溶液,会不约而同地朝着浓度更小的区域流去(也就是盘子中间),最终形成一个漂亮的“彩虹摩天轮”。

当然,这只是Sergei为两个儿子设计的,众多小实验中的冰山一角。今天,我们汇总了几个Sergei在Facebook上做的科学小实验,读这篇文章的爸妈们,在家就可以轻松学习,顺便给孩子讲解下科学原理,变身成孩子心中的爱因斯坦!

牛奶、颜料、洗洁精、棉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在Sergei手里就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魔法棒」实验。

本来颜料好好的漂浮在碗里的牛奶上,但这个沾了洗洁精的棉棒,可以破坏牛奶的表面张力(洗洁精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所以,摆脱了张力束缚的颜料,会随着棉棒的进入四散开来。

就连家家都有的乐高,在Sergei家的画风也不一样——乐高可以稳稳的漂浮在液体的分层里。

从下到上依次是:橄榄、葡萄、乐高

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密度小的液体会浮在密度大的液体层上面,所以会产生分层现象。加入的具体顺序为:蜂蜜,玉米糖浆,肥皂水,枫糖浆,橄榄油。

液体密度不同,还会导致浮力不同。于是,葡萄、橄榄、乐高就可以和不同的液体层和平共处。

孩子总会对五颜六色的东西充满好奇,Sergei的两个孩子也不例外,于是他做了一排酸碱度指示瓶。

首先将六杯紫甘蓝汁加水稀释。

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柠檬汁、醋、小苏打和洗衣粉等酸碱度不一样的物质,甘蓝汁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碱性越高,得到的颜色越趋向青色、蓝色、蓝紫色;而酸性越高,颜色就会越趋向红色。

接下来的这两个高能实验,甚至可以让做实验的爸妈都变成大儿童,跟着孩子一起欢呼。

第一个,「熔岩杯子」实验,听名字就已经够酷了吧——杯子里,像熔岩一样的物质上下流动翻滚。首先将红黄蓝三种颜料滴入水中,在杯子里各放一个泡腾片,初始画风看起来很平静。

当第二次放泡腾片时,你就能看到杯子里剧烈的熔岩反应了——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这两种物质会在水的作用下电离,并发生复分解反应,整个过程会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营造出水中的熔岩效果。

第二个高能实验「彩色雨滴」,真的是将科学和美学完美结合了,它能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天气课!首先像做冰激淋一样,把含有充足水分的剃须泡沫呈螺旋形挤到水面上,作为云彩。

接下来,用滴管把液体颜料滴到云彩上,液体颜料会从泡沫里渗出来,一直滴到云彩下,看上去如同下雨一般。原理也和下雨一样:云朵中水汽含量过多的时候,多余的水分就会化作雨滴。

除了雨水,这位超级奶爸连雪花都可以自制,并且很久都不会化掉哟~

Sergei先是将日常清洁水管道的毛根折成雪花的形状,用来作为雪花形成前,空气中的尘埃(雪花正是水蒸汽遇冷后,把尘埃当作凝结核形成的结晶,一朵雪花的形成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

随后准备一杯热水,往热水中不断加入硼砂这种物质(五金店就可以买到),直至溶液饱和,当溶液冷却后,硼砂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然后,雪花就出炉啦~

除了上面这些科学小实验,在Sergei的Facebook主页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小实验,是真·科学系爸爸无疑了。而之所以去设计这些小实验,Sergei在Facebook的主页简介里这样写到:希望我们的故事可以鼓励你,去和孩子一起创造美妙的回忆,同时揭开一个新的惊喜让他们去学习和玩耍。

-END-

策划:有养

撰文:子豪

编辑:子豪

视觉:小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