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範圍內的細菌耐藥已成爲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中國也面臨着抗菌藥物/抗生素使用量與細菌耐藥性的雙重快速增長。中國《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零售藥店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基本達到全覆蓋"。在此背景下,對全國藥店抗生素銷售及藥師藥學服務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是十分重要的監管主題和科學問題。

基於上述問題,西安交通大學藥事管理研究團隊與哈佛醫學院藥物政策研究團隊開展合作,採用具有盲法特點的模擬顧客法標準化測量工具,分別模擬兒童腹瀉和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簡稱"成人上感")患者,對覆蓋全國6個省份24個地市的133個縣域與88個城市轄區的2423家社區藥店進行了4846次模擬顧客訪問,在記錄抗生素是否憑處方銷售的同時,觀察和默記藥店藥師等工作人員的藥學服務行爲。研究表明,針對以上兩種病症,分別有48.5%和70.1%的受訪藥店不憑處方提供了抗生素,而該比例在不同地域、省份和城鄉間均存在差異;不憑處方銷售情況與有藥師在崗執業、藥店爲連鎖藥店呈反向關係;藥師在崗率僅爲35%,藥店提供的藥學服務情況令人堪憂。

此外,基於課題組7年來的追蹤調查數據,該研究分析了2011-2017年間陝西省社區藥店不憑處方銷售抗生素的趨勢,並總結了2004年以來國家層面和省市地方層面的各項干預措施。結果顯示:兒童腹瀉和成人上感模擬顧客不憑處方獲取抗生素的比例分別從2011年的72.3%和95.8%,下降到2017年的50.2%和69.5%,藥店不憑處方銷售抗生素狀況持續改善,但從根本上消除此不規範行爲仍然任重道遠。

10月3日,上述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在線發表。該期刊在國際傳染病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一,2019年公佈的最新影響因子爲27.516。西安交通大學爲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西安交大醫學部藥學院藥事管理與臨牀藥學系青年教師常捷副教授爲論文第一作者,西安交大醫學部藥學院藥品安全與政策研究中心方宇教授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論文的合作者包括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人口醫學系Dennis Ross-Degnan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祖建副教授、藥學博士生許森等。研究得到了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醫學部"菁英人才計劃"、西安交大新教師啓動經費項目的支持。

近十多年來,西安交通大學藥事管理團隊瞄準創新型高水平研究團隊建設目標,先後搭建了校藥品安全與政策研究中心、陝西省衛生改革發展研究中心、中巴藥品安全國際聯合實驗室、絲路大學聯盟健康子聯盟藥物政策合作網絡等研究平臺,並在創新港組建了藥物安全與監控研究所,致力於承接大項目、組建大團隊、產出大成果。方宇教授團隊繼承和發揚西安交大藥事管理學科開創者楊世民教授"軟科學硬化"的學術思想,採用橫斷面問卷調查、醫藥大數據分析、干預實驗設計等研究工具與方法,緊扣"藥品安全"這一重大民生和科學問題,開展藥事管理政策法規分析、基本藥物制度評估、抗菌藥物使用監測、疫苗接種意願及藥物經濟學評價等研究工作,爲國家醫藥政策完善建言獻策,發揮智庫作用。團隊先後在《柳葉刀•全球衛生》《英國醫學雜誌》等權威醫學期刊發表研究工作,這些都爲此次《柳葉刀•傳染病》的成果發表奠定了堅實的前期工作基礎。延伸閱讀:

方宇,1977年9月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12年度CMB師資進修計劃獲得者,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教師跟蹤支持計劃"獲得者,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

1999年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藥學院藥學專業,2004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方向)碩士,2007年獲得瀋陽藥科大學藥事管理博士學位。2007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短期進修衛生政策與社會藥學(訪問學者),2012年赴哈佛醫學院世界衛生組織藥物政策合作中心進修國際衛生與藥物政策(博士後)。

2015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1);2011-2014年連續四年獲得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2009年獲得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三等獎、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2006年12月,被陝西省藥學會評爲"學會作先進個人";2003年-2005年分別獲得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陝西省藥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陝西省執業藥師協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藥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