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瞭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

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喫年夜飯、守歲。當然還有看春晚。

春節防火錦囊妙計:

隨着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也逐漸瀰漫起濃濃的節慶氣氛,但與此同時,也迎來了居民家庭用火、用電、用氣的高峯期,隨之而來的便是家庭火災事故多發。爲此,在闔家團圓歡度春節之時,消防安全千萬不可忽視。那麼市民羣衆應該從哪些方面注意防火,平平安安過大年呢?

一、燃放煙花要注意:

燃放煙花爆竹作爲新春佳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項目,在帶給春節增添喜慶氛圍的同時,也極易引發火災事故。因此,市民羣衆在燃放煙花爆竹時,除了遠離禁放區外,還應注意觀察落地位置。同時,應注意將煙花爆竹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遠離火源、熱源、電源,住宅陽臺、停車場、加油站、老房子和交通幹道旁、農村的草垛都是危險地帶,燃放煙花爆竹時,一定要遠離此類區域。一旦發生火災,要立即撥打火警電話,同時開展自救,力爭在第一時間內救人控火,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火災損失。另外,市民選購煙花爆竹也應到正規銷售點選擇合格產品,切勿盲目購買“三無”、“山寨”產品。

二、兒童玩火要設防:

春節期間,中小學生放假在家,接觸火種、火源等危險品的概率大增,如不加強管控,稍有不慎便會造成火災。因此,家長務必要加強對孩子的監護管理,儘量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要將家中的打火機和火柴等物品放置在高處,孩子使用明火,一定要在大人的看護下進行。另外,家長要重視兒童消防安全教育,要教給孩子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讓他們熟記火警電話119及報警程序,同時提高孩子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學會主動遠離火種火源。

三、家庭防火要重視:

春節期間,人們闔家團圓、熬夜守歲,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各種電器極易超負荷運轉。許多家庭還往往存在電視機、空調、電熱取暖器等多個家用電器合用一個插座,小太陽、電熱毯等長時間使用,暖手寶、手機等設備長時間充電,這類習慣性“隱患”行爲都易引發火災。因此,居民在家中不要一次使用過多的電器,不要超負荷使用插座。另外,如果出現燈光閃爍、電視圖像不穩、電源插座發燙和冒火星等現象,要及時停止使用大功率電器。同時,應該經常檢查電線線路,防止老化、短路、漏電等情況發生。如果長時間外出,一定要切斷室內所有電源,關閉燃氣閥門。

四、亂扔菸頭要嚴禁:

春節前後,走親訪友,端茶倒水遞根菸,這已成爲不少人的習慣,但如果不小心對待,也有可能釀成火災。一般來說,香菸燃燒時中心部位溫度高達800攝氏度到900攝氏度,因隨手扔菸頭引發的火情,不在少數。飲酒過量時,切莫吸菸,以免不小心引發火災。不能坐在或是躺在牀上吸菸,煙抽完後菸蒂不要隨便亂丟,更不可隨意扔在廢紙簍內或可燃雜物堆上,一定要放在菸灰缸中,並確保菸頭熄滅。

五、焚香點燭要謹慎:

春節前後,農村及部分城市地區家庭仍然保留了祭奠和祈求平安等舊習俗,許多人都會焚香點燭,而活動參與者也以老年人居多,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提倡移風易俗、文明過節,另一方面一定要謹慎用火。平時不得將香燭置於塑料燭臺內,要與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離家或睡覺前應確保將香燭熄滅,防止復燃或遺患成災;節日期間,應關好門窗並清掃屋頂陽臺上的可燃雜物,避免其被飛進來的煙火引燃;不得用明火在牀下或沙發底下查找物品。

六、安全逃生要冷靜:

春節前後,商場、市場內人流、物流增大,商貿及節慶活動頻繁,各類隱患凸顯,極易造成火災事故。市民到相關人員密集場所或公共娛樂場所購物消費時,要事先熟悉這些場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以防不測。一旦有火災發生,逃生時切不可驚慌失措地亂跑和盲目跳樓,要迅速報警求助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進行逃生自救。如果大火已把出口封死,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結繩自救法逃生。若沒有自救條件,要迅速用水浸溼牀單、毛巾等堵塞房門的空隙,躲避到較安全的地方等待消防官兵的救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