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留言】

早在

2015

7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羣團工作會議上發表的講話就強調:羣團工作要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堅持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

要實現更多力量和資源向基層傾斜,羣團組織需要進一步改革。在這方面,大連市旅順口區總工會探索出的“讓機關工會變身行業工會”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

樂呵呵局內人

說到“區直屬局機關工會”,很多人都會有點兒不以爲然——在全國範圍內,區一級的局機關都是執行部門,所轄的業務區域較小,沒有太大能量。因此,區直屬局的工會往往是一個內設機構,成員都是兼職。通常的做法是局裏的辦公室主任擔任工會主席,工會的其他崗位由局裏財會人員或辦公室人員兼任一下。一年裏,掂量着經費給大夥兒買張電影票,送個蛋糕券,好一點兒的,年底組織大家玩一次打撲克比賽,發點兒毛巾香皂,讓局裏這些人樂呵呵,工作就算完成了。可以說,在遍佈全國的工會體系中,省總、市總、區總、街道總工會、企業工會乃至社區的工會幹事,纔是工會體系的主幹,而區直屬機關工會更像是棋盤中的一枚閒棋冷子,少人問津。

但是,偏偏就有人發現了這枚閒棋冷子背後所蘊含的巨大動能。

早在2015年,時任旅順口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的郭晶就意識到,隨着經濟的不斷發展,區直屬局所管轄的單位已越來越多,但在原有的工會體系中,局級工會既不是基層工會聯合會,也不是基層聯合工會,沒有管理下屬單位工會的職能,更別提把下屬單位的職工凝聚起來。

區直屬局工會下屬有多少單位?細數起來還真嚇一跳。以旅順口區爲例,其下屬19個局,這些局下屬的企事業單位多達187個,幹部職工人數超過一萬。更關鍵的是,這萬餘名幹部職工都是區內各行業的骨幹力量,涵蓋了醫療、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方方面面。但另一個複雜的情況是,這些下屬單位的體制又各不相同,例如局工會管理對象是國家公務員,局屬事業單位,企業工會管理的主體是職工。衆多下屬單位的人員結構、工作性質、職業特點、勞動關係、利益訴求不一樣,想通過現有的工會體制讓大家在工會旗幟下形成合力,幾乎是不可能的。

開出行業工會藥方

越是複雜的事情,一旦捋順,形成的效果就會越好。在郭晶的主導下,旅順口區總工會進行了爲期3個月的調研,尋找問題的突破口。最終決定在旅順口區直屬局級工會推行組織體制改革。將18個局級工會(後增加爲19個)轉變爲6個行業工會、10個工會聯合會、3個獨立工會。

旅順口區房產局黨委副書記、房產行業工會聯合會主席姜海蓉介紹,該局是旅順口區總工會推行組織體制改革的首個試點單位。改革後,工會聯合會迅速在基層7個企業工會實行職代會、廠務公開與工資集體協商“三位一體”民主管理工作模式。通過制定符合房產行業特點的工資集體協商專項合同,使合同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針對性、實用性更強、更具體。局基層2個國企、4個非公企業、1個新經濟聯合工會全部簽訂工資集體協商專項合同,建制率、簽訂率達到了100%。

不僅是房產行業工會聯合會,在旅順口區局級工會組織體制改革全面鋪開後,19個工會組織全部煥發了激情和活力。旅順口區直機關黨工委副書記、區直機關工會聯合會主席徐煒介紹:該工會下轄會員近千人,過去分屬50左右個工會小組,非常分散。日常能做的只是一些職工福利或娛樂類項目。成爲工會聯合會後,經過統一策劃指揮,形成合力,連續舉辦了多項大型活動,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該工會發起舉辦的區直機關幹部辦公技能大賽,該大賽進入網上評比階段後,僅10天時間,訪問量就突破了100萬人次!

爭搶公衆號頭條

這僅僅是旅順口區直機關工會改革後衆多案例中的一個,翻開區總工會的微信公衆號,可以看到活躍程度甚至遠超一些商業運營的微信公衆號,其中除了街道總工會以及企業工會開展的一些內容外,各個行業工會的活動信息頻頻“搶鏡”。例如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會聯合會舉辦“市場監管·與你同行”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與企業工會的聯絡與互動,一次性組織了34家企業加入,聲勢浩大;再如該區的人社局工會聯合會在5月份發起“五月人社情 醉人牡丹行”的徒步健身活動……

旅順口區總工會綜合部部長艾輝介紹,在區直局機關工會變身行業工會之後,大家所煥發出的活力非常驚人,不但各種活動接連不斷,而且各工會的宣傳意識普遍提高,再也沒有了過去那種閉門自娛自樂的氛圍。

活力的迸發,宣傳意識的提高,僅僅是因爲名稱和組織體制的改變?當然不是,記者瞭解到,與改革相配套的,還有一整套的考覈和激勵措施。

旅順口區總工會組織和基層工作部部長佟聖偉介紹:最爲核心的一項激勵措施是“項目制”。區行業工會每年要開展哪些專項工作、哪些活動,形成方案後報到區總工會,區總工會經過研究認可,給予立項,同時向行業工會撥付專項資金。通俗地講,行業工會申報的項目好,區總工會就給予資金支持,讓經費跟着項目走,既保證了資金的高效使用,又帶動了各個行業工會的積極性。

採訪中,記者聽到的更有價值的一句話是——這一改革方案具有極強的可複製性。作爲區一級工會,能夠堅決推動區直屬機關工會的組織體制改革,將機關工會轉變成行業工會,和基層工會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圍繞黨的工作核心,服務發展大局,成爲工會工作乃至黨的工作的生力軍,這一改革的構思以及所付出的努力都值得稱道。更何況,改革的不僅僅是組織體系,還能夠結合實際拿出配套措施,以項目制激發行業工會的工作活力。這一系列做法,真正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羣團工作要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堅持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的號召。

感謝大連市旅順口區對採訪的大力支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