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嘉峪關夜光樓後的祁連雪峯在陽光照耀下閃動着金色的光芒,蒼茫的戈壁煥發出亮麗的色彩。

  戈壁灘上“夜光樓 攝影:盧清國

  歷史文化對嘉峪關青睞有加,嘉峪關歷史源遠流長,自古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絲綢之路的重鎮。

  這座3000平方公里的小城就有50多處歷史遺蹟,猶如明珠撒落,綿長的50公里古長城遺址裝飾着這方神奇的土地;巍峨壯觀的嘉峪關關城;“斷崖千尺,長城之源”的天下第一墩;鐵壁懸空似長城倒掛的懸壁長城;生動再現驛使奔馳、出巡演練、駝隊穿梭、商旅雲集真實場面的“地下畫廊”—— 魏晉墓羣。

  嘉峪關夜光樓坐落於觀禮大橋以東,討賴河以南,雄跨討賴河之上,因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翰一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而得名。

  夜光樓始建於2011年4月,2013年10月建成對外開放,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明清建築風格。樓高23.47米,分爲三層,總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總投資2100餘萬元。

  夜光樓南望祁連,背依雄關,登樓遠眺,南市區美景盡收眼底,近可見碧波盪漾,仿古商業街錯落排列,遠可觀祁連雪山,令人心曠神怡。建成後的夜光樓在燈光和音樂噴泉的襯托下氣勢恢宏,爲嘉峪關市又增添了一道璀璨奪目的風景,爲全市人民提供了一個養生休閒、怡然遊樂的觀景勝地。

  在夜光樓遊覽,我被這裏的建設者們在茫茫戈壁之中建立起一座園林城市的壯舉所震撼。我想,正是中華民族勤奮耐勞的品質,纔會無論古今,都能創造這麼令人讚歎的瑰寶,這也是戈壁文化的精髓所在。

  討賴河是甘肅省嘉峪關市唯一的地表河流,發源於青海省祁連山中段討賴掌,出冰溝口流經嘉峪關、酒泉、金塔後匯入黑河,屬黑河水系一級支流。討賴河源頭至冰溝口河長260公里,集水面積6883平方公里,從嘉峪關市西南入境,由東面流出,境內河長40公里。河流來自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補給。

  討賴河生態景區,在不影響河道原有功能、確保城區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採取修建橡膠壩、跌水、中隔牆、堆沙壩等方式,對嘉峪關市區段約6.5公里的討賴河河道進行綜合整治。整體項目新建橡膠壩10座,跌水23座,營造水面1147畝,蓄積水量62萬立方米,新增景觀帶6.5立方米。

  傳統與現代交流互動,結合本地的文化和歷史沉澱下來的審美情趣,這裏已經是一個市民養生休閒、怡然遊樂的以水景爲主體的蓄水景觀公園,討賴河已真正成爲人們的樂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