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CNET報道,由於全球範圍內的珊瑚礁系統遭受毀滅性的白化破壞,研究人員一直希望能保存重要的海洋特徵以及拯救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特拉華大學週二發佈的研究結果可能會帶來一些希望:一些魚類很樂意在3D打印的珊瑚礁中穿梭,就像在真實環境的珊瑚礁中一樣。

3D打印的珊瑚礁“宿舍”或能爲魚類的生存提供庇護

特拉華大學地球、海洋與環境學院海洋科學與政策學院副教授Danielle Dixson表示:“如果珊瑚礁中的魚類不使用3D打印的珊瑚模型作爲野外棲息地,則可能使它們更有可能被其他更大的物種捕獲。如果珊瑚蟲的幼蟲不能依靠3D打印的材料,它們將無法幫助重建珊瑚礁。”

研究人員在測試中發現,魚類似乎沒有偏愛,即使存在天然珊瑚礁,在人造珊瑚礁附近的行爲也一樣。爲了獲得合適的擬合度,研究人員通過使用從各個角度拍攝的50張iPhone圖像複製珊瑚骨骼來創建3D珊瑚礁模型。然後研究人員3D打印了四種不同的人造珊瑚模型。

3D打印的珊瑚礁“宿舍”或能爲魚類的生存提供庇護

研究人員目前仍在分析斐濟的現場數據,在確定使用安全性之後,他們將在當地部署了由可生物降解的玉米澱粉絲製成的3D打印珊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