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張穩副主任醫師提醒:如果經過上述調整,春困表現依然明顯,一天之內發作幾次、十幾次春困,尤其是大白天出現睏倦、乏力、嗜睡,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應該予以警惕。中老年人的“春困”嚴重到突然出現嗜睡、喚醒後數分鐘又繼續睡、甚至呼之不應的狀態,應首先排除急性腦部病變,比如腦部炎症、腦腫瘤、腦萎縮、腦動脈硬化症、腦血管疾病等。

掠過“驚蟄”,春回大地。你會感覺在春風輕拂、陽光和煦下睏倦乏力,昏昏欲睡嗎?

這是因爲從寒冷的冬季進入春季後,氣溫升高,毛孔、汗腺、血管舒張,皮膚、血液循環加快,供給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而新陳代謝逐漸增加,耗氧量加大,大腦供氧量相對不足引起的。這種因季節轉換而帶來的一種生理反應,俗稱“春困”。

我們通過適當運動、充足睡眠、調整飲食、條暢情志等措施,春困應逐步改善。而隨着氣候日益舒適宜人,春困也會隨之消失。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張穩副主任醫師提醒:如果經過上述調整,春困表現依然明顯,一天之內發作幾次、十幾次春困,尤其是大白天出現睏倦、乏力、嗜睡,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應該予以警惕。

急性腦血管病變

中老年人易於睏乏,或睡眠不足時哈欠頻頻,甚至伴有說話不清楚的情況,一定要警惕中風的發生,80%中風病人在發病前一週左右因大腦缺血缺氧而哈欠不斷,其中哈欠頻頻、流口水、嘴歪斜、言語不流利、身體不聽使喚屬於中風的強預警徵兆。

中老年人的“春困”嚴重到突然出現嗜睡、喚醒後數分鐘又繼續睡、甚至呼之不應的狀態,應首先排除急性腦部病變,比如腦部炎症、腦腫瘤、腦萎縮、腦動脈硬化症、腦血管疾病等。

對策:一旦發現,儘快就醫,儘早明確診斷,爭取良好預後。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高於正常,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引起體力減退、精神萎靡,甚至使神經反射減退,引起嗜睡。

此外,糖尿病發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時,也會出現嗜睡。因此,若糖友們出現尿多、皮膚乾枯,特別口渴、虛弱無力、整天昏昏欲睡表現的時候,一定警惕糖尿病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對策:定期監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等,將血糖值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最終目標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

嗜睡症

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過多,不分場合的睏乏思睡,常導致顯著痛苦或職業、社交等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下降;同時也可引起認知功能改變,表現爲近事記憶減退、思維能力減慢、學習新事物能力下降。

嗜睡症常因酒精、藥物、軀體疾病所致,與心理因素有關,並非睡眠不足及精神障礙所致,應與春困加以區別。

對策:嚴格作息時間,多運動,進行心理調節。若難以改善,應及時就醫,尋找可能引起嗜睡症的原發性疾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常見表現有易疲勞、常犯困、嗜睡、怕冷、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且表情淡漠、面色蒼白,對周圍的事情沒有興趣,女性多見。

對策:行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相關抗體檢測以排除或明確診斷;確診後應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

低鉀血癥

低鉀血癥人羣會出現疲乏、睏倦和周身無力。重者可有肌無力、肢體軟癱、反應遲鈍,甚至呼吸肌麻痹、吞嚥困難、心律失常等嚴重表現,可危及生命。常見於高血壓病、心臟病及肝腎疾病使用排鉀利尿劑時,正常飲食的健康人羣不易出現。

對策:飲食中增加富含鉀的食物,如菠菜、香蕉、橙子。高危人羣應定期監測血鉀水平,明確原因。

張穩: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博士後,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老年病科副主任。醫院首屆“青苗人才”培養對象。兼任高血壓中醫臨牀診療實踐指南專題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心血管理事分會理事、湖南省第二屆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第三屆中醫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等。重視臨牀實踐和知識更新,對老年內科疾病診治有較豐富的臨牀經驗和較紮實的理論基礎。

門診時間:週六上午

作者:張穩

圖片來源:網絡

校對:陳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