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我中華的國土上,雖然更迭了許多的朝代,出現了很多的君王,王朝在變,不變的是我中國在世界的地位。當時中國的地位是絕對的強者,周邊很多國家,都派出使者,向中國求好,並承諾成之爲中國的附屬國家。每年向中國朝貢,以示臣服之心。但是有這麼一個國家,國土雖小,卻始終沒有真心臣服我國,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由於地理的關係,我國與日之間,相隔一個東海,中國對這個國家,沒有興趣出兵征討。而且這個國家,據史料記載,一直是荒夷蠻族,到我國漢代時期,日還有形成穩定的文化,政治,經濟都不發達。而且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一直是地震多發的地帶,不利於人民居住,對於這樣的土地,歷代軍王,都沒有攻日的想法。荒夷之人,自然也沒有向中國臣服的心,不僅沒有,據史料記載,日曾經七次想進攻中國國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你懶的動他,他卻想要來打你。

有學者認爲,日曾經三次向中國朝貢,向中國朝貢的物品,讓人匪夷所思。

在漢朝的史書中,有過記載,日曾經派出“大夫”來過我國朝貢。但是記載中,卻寫着,日第一次來中國,什麼都沒有帶來。所以這算不算上一次朝貢,學者們的意見不同。人家空着手,當時漢代帝王,卻並沒有讓他空着手回去。光武帝賜了一塊印綬給他,這塊印綬一直保留至今。現在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館裏,是日本的國寶。

但是這塊金印並沒有給到日最有勢力的部落,當時日國土上有很多的政權國土,中國冊封的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勢力很小,並不能代表日,所以這次的朝貢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數。

第二次,日派出使者來中國,當時中國正處於戰亂紛爭的三國時期,使者來了中國後,到達的是洛陽,當時洛陽屬於魏國的管轄之地。日當時國土上,出現了一個邪馬臺的政權國家,當政者是一個女人,自稱卑彌呼女王。魏國皇帝也是沒有虧待這個使者,給了他大量的金銀珠寶。並冊封日女王爲“親魏倭王”,之後,日女王多次派使者來中國。當時日國家小,國家人民自給自足都不行,根本沒有東西可以朝貢,日就想出了一個朝貢的物品——美女,這讓人匪夷所思。

這次的朝貢能說明日向中國朝貢了嗎?那我們要看看這個邪馬臺的政權國家,能不能足夠代替日。據史料記載,當時這個國家統一了很多的部落,不過所管理的政權大約日島國面積的三分之一。魏明帝給了使者的印綬,也是親魏的印綬。當時中國,三權當政,即使魏國可以代表中國,但是他的這次朝貢,卻並不是真心朝貢。這個日的使者,就像個跨海的經商者,跑到中國來,是想交換貨物,帶點中國優質的物品回日去。所以這次朝貢,也不能有足夠的說服力。

第三次,學過歷史的朋友,對日第三次對中國的臣服史實都有印象。明朝時候,永樂皇帝當政時期,曾派出鄭和到過島國。鄭和去的目的,是帶着聖旨去的。冊封足力義滿爲日本的國王,穿漢服,向中國稱臣。但是這個人其實在日本的實力並不大,沒有人承認這一國王,可以說這次的冊封是沒有意義的。日最高當政者,一直是天皇。所以不管我國皇帝冊封的是誰,只要不是天皇,都沒有實際的意義,在日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不僅如此,日對於這樣的冊封,是懷着假意的態度,表面臣服,暗地裏卻在打着我國國土的主意。

日從來都不願歸附於中國,主要原因其實有兩點:

一、 民族心理

古代,很多國家向中國朝貢,願意成爲中國的“小弟”,一是由於自身的弱小,不是中國的對手,二是他們羨慕中國發達的經濟和優秀的文化。他們每次朝貢,都會從中國獲得大量的好處,因爲我國地大物博,皇帝在回禮的時候,往往都是不吝嗇。向中國朝貢,有了中國這位“大哥”,就相當於有了一把保護傘,可以保護他們免遭他國的侵略。中國的先進的制度,經濟,文化,他們還可以學習,帶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

二、地理環境

1.因爲地理環境的關係,他們根本不用擔心外國的侵略問題,所以,他們不需要強國的保護。想攻打日,也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爲想要征服日,必須有很強的海戰實力,纔可能實現。

2.日國土面積小,並且天災不斷,生活的居民,可能都在爲基本生存恐慌,即使對中國朝貢也並不能解決這一局面。相反的,他們渴望的是進攻中國大陸,獲得安全的生活地方。

3.日這個國家的發展,基本上與世隔絕的,他能接觸的周邊國家,其實就中國。有時孤獨容易使一個人自大,日的每個居民都有這樣的心裏。從現在他們的國旗就可以看出,他們只信奉太陽,其他的他們認爲不足以讓他們朝拜。

4.史料記載,日曾經多次侵佔中國國土,而且自古以來這種侵犯就是存在的。最近的一次,相信所有的中國人,都刻骨銘心。日侵佔,我國國土很長一段時間,從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對於一個想侵佔的國家,他們是不可能有臣服之心的。

以上的觀點,都不足以證明,日對我國朝貢,臣服過。但是不管真實的歷史史實如何,他們

侵佔我國國土是不可磨滅的,我中華民族,不屈的氣節,也是永久長存的。不管現在,還是

未來,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需銘記這段事實,繼續發揚民族氣節,建設我大中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