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前將軍是武將中的一個軍銜職位,從戰國起就已經有前將軍的稱號。前將軍是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的最高領袖。能做到這個職位的人,必須是有能力者,也是領導者最信任的大將,非親信不可。因爲他們的職位非常的高,兵權很大,在武將中僅此於車騎將軍或者驃騎將軍。能做到這個職位的人,據升任車騎將軍,也就不遠了。三國中,蜀漢五虎上將中的黃忠,也不過是後將軍。可見能升任前將軍的人,非常的少,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三國中有名的四位前將軍。

關羽

三國中,劉關張三人關係非常的好,關羽也是劉備最信任的人,一直以來都是劉備身邊,最高稱號的武將。關羽一身武藝,天下少有敵手,一直跟着劉備南征北戰。劉備曾敗於曹操,三兄弟中計,被打散了。劉備,戰敗後就轉投了袁紹的帳下。關羽,則被曹圍困在一個山上,曹操敬重關雲長的武藝,想招他爲己用。但是關雲長寧死也不願背叛劉備,曹操聽從了謀士程昱的建議,與關雲長約法三章。其中一章,就是一旦自己尋得了劉備的下落,無論自己大哥在哪,他都將尋他而去。關羽投靠曹操後,曹操每日都會給到關羽府上禮品,給了他最好的條件,關羽並不爲之所動。

袁紹和曹操大戰,關雲長爲報曹操的恩情,幫助他殺了袁帳下最高的兩位將領,顏良和文丑。後來,關羽得知了,劉備在袁紹帳下,就有了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關羽千里尋主的故事。可見,劉備和關羽之間的感情是非常的好。之後,劉備取了漢中稱王,封了關羽做了前將軍,這是劉備能給與關羽的最好封賞了。關羽被後人讚賞爲"武聖",很多人都會拜關羽的塑像。

劉備取了漢中後,在考慮荊州的留任之將時,劉備決定讓關羽留任,因爲他二弟是他最信任的人,雖然諸葛亮曾經猶豫想要進言,但是劉備給否決了。劉備稱帝后,封了蜀中趙雲,張飛等人爲五虎上將,關羽爲五虎上將之首。關羽曾經留守了荊州十年,魏吳兩國無人敢犯荊州。關羽一生,最大的缺點就是傲。天下英雄,他只服劉備。最終,關羽也是死於自己的傲慢。

因爲大意,失了荊州,被東吳呂蒙斬殺。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更是不顧蜀中大臣諸葛亮和趙雲等人的反對,執意進攻孫權。關羽死後,劉備在大將軍的位置上,再也沒有封給任何人,可見關羽在劉備心目中的位置

夏侯惇

夏侯兩兄弟,是曹操手下的重臣,也是天下聞名的武將。按照親屬關係來說,夏侯惇和曹操堂兄弟,兩人的祖父是同一人,關係非常的親。所以,夏侯惇被任命爲曹軍軍隊中的最高統領者。這不僅僅是源於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親密,更重要的是夏侯惇的才能卓越,曾經夏侯惇和關羽交手過,兩人打了兩百回合不分勝負。夏侯惇一直是曹操的後方保障,曹操南征北戰時,都是夏侯惇在幫助曹操看守後方,有了夏侯惇在,曹操非常的放心。夏侯淳被封前將軍的時候,還是比較晚的。左將軍于禁在一次戰役中,被迫降了關羽,此時魏國的局勢危急。曹操爲了鞏固軍心,決定任命自己堂哥爲前將軍,因爲夏侯惇在軍中的威望非常的高。不久之後,曹操就去世了,不久夏侯也跟隨曹操走了。

李嚴

李嚴是劉備帳下,除了諸葛亮以外,文官中職位最高的人。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揮師伐吳,不料被東吳陸遜大敗於夷陵。劉備戰敗,逃到了白帝城。奄奄一息的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李嚴就在旁邊。李嚴的政治才能非常的卓著,可以說,川蜀大地的治理,全憑李嚴一人之力。但是李嚴此人性格孤傲,非常的難以相處。在位期間,因爲他和諸葛亮兩人之間的政見不同,兩人也是彼此最大的政敵。李嚴曾經,爲了自己的利益,蓋了很多房舍,曾經和屬下爭吵,與屬下爭執摩擦也是常有的事。李嚴自視非常的高,從來不願意主動與別人來往。雖然性格上有缺陷,但是他一生爲蜀漢也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劉備死後沒多久,劉禪就封了李嚴爲前將軍,基本上和諸葛亮平起平坐。

諸葛亮帶着先王的遺志,多次進攻中原,實現中原統一,多次興兵北伐。多年的征戰,使得蜀漢的經濟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蜀中百姓的賦稅越來越重,各地民生哀怨。李嚴,看着蜀中百姓,生活如此艱苦,曾多次勸說諸葛亮退兵。萬般無奈下,曾故意拖延諸葛亮的糧草供給,並誣陷諸葛亮,說他想要謀權竄政。諸葛亮不得已不退回蜀中,爲證明自身清白,隻身一人,去見劉禪,誣陷罪名,不攻自破。李嚴也因此被罷官,其子李豐繼任了他的職位。李嚴罷官後,因爲擔心自己不會再被重用,心情激憤。在諸葛亮死後,沒多久,就病死了。

呂範

呂範在三國中的知名度非常的低,以至於提起,人們都沒有聽過這個人。他是吳國的開國元勳,東吳重臣。跟着孫策,孫權征伐四方,爲了江東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呂方此人,生的威儀,爲人親和,沒有一點架子,平時對任何人都是以禮相待,東吳的將領對他也是十分的敬重。此人不僅性情溫和,性格更是正直不阿,從不貪私枉法,孫權對他非常的信任。孫策在位時,讓呂範管理財務,孫權曾經私下找過呂範想要一筆錢,但是呂範並沒有給他。而是將此事告知了孫策,呂範的忠誠,讓孫權對之非常的信任。呂範曾被拜爲大司馬,但是任命的授印還未下來,就病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