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发给我一张新闻截图,强烈的表达了自己的震惊与不理解。

孩子吞下耳机这么危险的东西,医生为什么不赶紧做手术取出来,而要等孩子自己排泄呢?这样真的不伤害孩子身体吗?

相信看到这则新闻的很多人,都抱着相同的疑惑。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看到孩子把食物之外的东西塞进嘴巴,都会吓得一抖。

原因无他,误食异物对孩子身体的损伤实在太大,轻则中毒,重则失去生命,已经有无数悲剧发生,家长不得不防。

但也有不少孩子,在误食之后,家长像新闻中的医生一样放任不管,最后也平平安安的。

那么,当孩子误食之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处理呢?得分情况来!

第一类:误食之后别着急,可以暂时先观察外形较为光整的固体物品

像纽扣、串珠、不尖锐的果核、玻璃珠、小硬币这类外形较为光整的固体物品,在孩子误食之后,如果没有窒息感,或是别的不适,可以先不去医院。(如果孩子被噎了,需要立刻进行急救,文末有急救教程,建议收藏!)

我们需要注意检查孩子近期的大便,要是没有发现误食后的异物,那么需要前往医院检查。家庭常用日化产品

像是沐浴液、洗发水、香皂、牙膏、面霜、香水、不含酒精的化妆水等家庭常用日化产品,基本上不具有强毒性。

如果孩子误食的剂量较小,可以先让孩子多多饮水,再观察孩子表现,如有不适再送医。

第二类:误食之后别耽误,马上送医院挥发性的液体

如果孩子误食了汽油、煤油、香蕉水、指甲油这类液体,不要让他喝任何液体,也绝不能催吐,必须紧急就医。

因为挥发性的液体呕吐时容易吸入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学性肺炎。强酸、强碱物质

像是漂白剂、清洁剂、去污剂、普通干燥剂(透明或彩色的小圆珠的硅胶干燥剂对人体没有毒性,可经由粪便排出)这种物品。

在误食之后,可以让孩子用大量清水漱口,尽快稀释,给孩子喝牛奶、植物油或生蛋清,这些物质可以保护孩子的胃肠道黏膜,减轻腐蚀,然后尽快送医。尖锐异物

比如回形针、钉子、别针、螺丝钉、发夹、鱼刺、枣核、家禽骨骼等,它们容易损伤消化道、血管、导致穿孔等多种并发症。

拿鱼刺来说,很多家长在孩子被鱼刺卡住后,都会用一些偏方解决,让孩子大口吞饭或者喝醋,但这些都是错的。

一般鱼刺会比较容易卡在口咽部,如扁桃体及其周围或者舌根浅部的位置,也有可能会卡在较深的咽喉部。

如果这时让孩子进行一些吞饭、吞馒头等强行吞咽的动作,鱼刺很有可能会被推到很深的咽喉部,甚至食道里,还可能使本来扎得较浅的鱼刺因为吞饭等而深入皮肉,引起食道穿孔、动脉破裂、感染等危险情况。

喝醋就更没用了,鱼刺即使是泡在醋里也要很长时间才能软化,而且醋还可能会刺激甚至进一步损伤已经被鱼刺戳伤的食管粘膜。腐蚀性异物

比如电池、纽扣电池,它具有放电、腐蚀和有毒特性,对消化道损害很大。

最近几年,孩子误食电池的新闻越来越多,当给孩子玩耍电动玩具时,一定要留意电池盖是否扣紧。

磁铁或者小磁珠

像磁铁、小磁珠这些带磁性的物体,会隔着消化道内壁互相吸在一起,会导致肠道扭曲、梗阻、压迫肠壁,引起缺血、穿孔,甚至引起腹腔感染、死亡。

大家可以对照下面这张表格,把图中的危险物品都收好,放置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除了误食高危物品之外,不管孩子吞下去了什么,如果孩子误食之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也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1、误食后出现拒食、吞咽困难、流口水、烦躁不安等食道梗阻的表现。

2、误食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便血等胃肠道梗阻或损伤的表现。

3、误食后孩子没有明显的不适,但异物超过3~4天都没有随着大便排出体外。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误食了东西,异物卡在食管里,不要让孩子吃其他食物来将异物强行咽下去。

因为异物较大会卡在食管,继续喂食不一定能使异物咽下去,可能会加重梗阻。如果异物较尖锐,强行咽下可能戳伤食管或胃肠道,引起食管炎、食管气管瘘、食管穿孔等。

当孩子噎住时,可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帮助孩子排出异物。

下面,轩妈就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

1、施救前判断情况:

如果孩子被噎住后,还能发音、说话,或者能哭、能咳嗽,这说明异物还没有完全阻塞气道,这时要让孩子用力咳嗽,咳嗽产生的气流能非常有效地把气道里的异物冲出来。

但如果这时的孩子已无法咳嗽,或无法呼吸、无法说话、脸色发紫的时候,就要马上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急救,其他家人去拨打120急救电话。

2、正确施救方法:1岁以下:背部拍击5次 + 胸部按压5次,循环(如下图)

1岁以下的婴儿被异物卡喉之后,家长应立刻将宝宝脸朝下反着抱起来,趴在手臂上,头低于躯干,用手捏住宝宝的颧骨和下巴来固定他的头,并使嘴巴保持张开。

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宝宝两侧肩胛骨中点处,连续快速地用力拍击5次。

再把宝宝翻过来,脸朝上,让宝宝仰面躺在手臂弯中,头低于躯干。家长用2~3根手指在宝宝胸部正中(乳头连线中点)连续快速按压5次,每次按压都要把胸骨按下去1~2cm。

急救时要一直重复上面的操作,先拍背5次,再按压胸部5次,然后再拍背5次……如此循环,直到宝宝吐出异物或者能用力咳嗽、哭出声为止。1岁以上:腹部手拳连续冲击6~8次(如下图)

让孩子站着,家长站在他背后,用两只手臂环绕孩子的腰部,一手握拳,把拳头的拇指抵在孩子肚脐偏上的位置,另一手包住拳头。

然后用力快速向里收紧手臂,同时向上冲压孩子的肚子,连续6~8次,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孩子吐出异物或者能用力咳嗽、哭出声为止。如果成人发生窒息,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救援。

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必须事事谨慎,时时小心。年幼的孩子因为好奇心而勇于尝试一切,只有爸爸妈妈做好防护措施、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收藏并学习必要的急救方法,才能在危机时刻挽救孩子生命,为他建立起安全屏障!

孩子小的时候会面临各种各样未知的危险,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警惕起来,学习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孩子接触到一些可能会被误食的物品,把它们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分享给更多父母受益!为更多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