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通州公路分中心平潮巡查養護組二樓的辦公室內,留守在基地內的平潮養護巡查組人員和五接鎮城管一起見證了2月7日污染公路案件當事人的簽字確認過程。這意味着2月7日公路污染案件的終結,國家損失的財產得以追回。

深夜,東沙大橋南橋面

2月7日,正是冠狀病毒處於爬坡階段,戰“疫”情況嚴峻複雜的日子。“叮呤呤……”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平潮巡查養護組的夜間安靜的值班室內不合時宜地響起,剛從戰“疫”一線換班撤下的馬忠餘不得不放下剛剛泡暖還沒來得及喫上一口的方便麪,立即接起值班電話“你們快過來,東沙大橋南橋面有大面積污染。”電話裏的聲音很着急。馬忠餘一邊認真作好記錄,一邊回應“好的好的,感謝來電,我們馬上就到”。隨即放下電話,和同樣剛剛從疫線撤下,還餓着肚子的曹志林一起坐上巡查車向東沙大橋南橋方向飛馳而去。

果然,一到達東沙大橋南橋面,他們就發現了現場約有400多平米的公路化學污染,但現場無當事人蹤跡。如果不及時處置路面污染,將會對公路面層以及過往車輛的通行安全產生重大的影響,後果不堪設想。說時遲那時快,巡查養護組人員當即在公路被污染的區域四周放置了安全警示錐,並一邊由專人指示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路況,減速慢行;一邊撥打119電話請消防部門予以協助處理。

十分鐘後,消防車輛到達現場,有6名消防戰士利用車內的兩支高壓水槍對覆蓋在路面上的400平米污染物進行輪番沖洗稀釋。經過約半個小時的沖洗稀釋,終於使得該污染面恢復了原狀,變得乾淨整潔,安全隱患隨之解除。期間,由於養護巡查人員措施得力,處置到位,現場未發生責任事故。

監測系統,起到關鍵作用

經勘驗發現,2月7日發生的污染共造成東沙大橋南側引道至燈控路口共420平米公路污染,五接鎮東沙大道576.8平米公路污染,合計因公路污染而帶來的損失達到10萬多。賠補償金額較大,但因爲當時正處於冠狀病毒橫行,國家啓動一級響應的時期,路上的行人很少,無目擊者就無從探查。但是這一點不能影響巡查組人查找當事車輛及人員的決心。他們很快通過分中心農路股室的東沙大橋監測系統查打到當時問題車輛,鎖定車號,報告公安通過公安系統翻找到肇事車輛檔案,很快電話聯繫到當事人。在清晰的監控圖像等一系列證據面前,當事人承認車輛因當時罐內未蓋牢,這使得車輛行駛過程中蓋子掉落,同時裝載的工業用料也拋灑而出導致公路形成污染的這一事實。在無目擊者的情況下,東沙大橋監測系統在查找當事車輛和人員的過程中無疑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據悉:東沙大橋是通州的一座特大型跨江大橋,橋型爲雙塔雙索麪混凝土斜拉橋。東沙大橋及其連接線工程全長3.42公里,其中大橋全長1.8公里,橋面爲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每小時80公里。該橋對加強沿江地區與主城區的連接,加快東沙島、開沙島開發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全橋149個傳感器24小時不間斷智能監控,公路管養人員可通過網絡端、APP、微信小程序等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據瞭解,本次監測系統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定位測量技術,精度更高、數據更加安全可靠,尤其對車輛荷載的監測十分精準,一旦超載車輛經過橋樑,後臺數據將會發布預警,超載車輛的車牌和圖像資料會被實時傳輸過來,將成爲路政、公安等部門執法的有力參照。

果然,這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抗疫保通期間清晰準確的拍攝到了肇事車輛的車牌和當事人。抓住關鍵點協助公路巡查養護單位挽回國家財產損失。

暖心的尾聲

根據賠補償程序,當事人應當在第二天就過來對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賠補償。但是當事人曹某家住鎮江,疫情期間往返多有不便,於是要求延遲繳納賠補償費的期限。出於人性化管理的考慮,養護巡查組人員將此情況上報給分中心。分中心領導經過考慮後同意當事人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的日子裏再過來補繳賠補償費。

信任往往都是相互的,目前通州區疫情風險逐漸降低,在一個初春明媚的上午,當事人曹某在所屬企業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通州公路分中心平潮養護巡查組進行簽字確認並繳納賠補償款。

該組組長馬忠餘對當事人說:“公路是國家的財產,愛路護路是每個人都應當做到的事情,希望您一定要吸取這次深刻的教訓,以後開車前要做好檢查,這樣既是對公路負責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左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