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崔蕾

知從何時起,有話直說,已經成了很多人難以做到的,更多的人是拐彎抹角,遮遮掩掩的表達,在小編看來,這是對時間的不珍惜,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浪費自己的生命也浪費他人的生命。比如你想見一個人了,完全可以說,我想見你,哪天幾點有空?哪裏方便?三分鐘搞定的事情,何必遮遮掩掩,說什麼,在嗎?忙嗎?最近怎麼樣?說個半小時都沒說到正題。如果想找人幫忙更要有話直說,誰的時間都很寶貴,繞彎子只能消磨他人耐心,並且誤事。

在別人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有人不緊不慢的,隔三岔五問問你,忙嗎?在幹嘛?喫了嗎?然後什麼實質內容都不說的,是很讓人反感的。

高效溝通、有效溝通,是對生命的尊重!

◆◆

有話直說,是這個時代最欠缺的美德

◆◆

作家連嶽講過一個故事。

有個男人給連嶽寫了封郵件,抱怨妻子每個月給她媽媽200塊錢,而且過年還給了她家裏3000塊,都是背地裏偷偷給的,完全沒告訴過他。這個男人覺得很氣憤,可又“覺得大家都是聰明人,心裏明白就可以了,這層窗戶紙最好不要捅破,否則,太傷感情”。可這還沒完,他發現妻子的爸爸有精神分裂症,妻子也一直瞞着他,他知道以後覺得很委屈,還擔心他們孩子會遺傳上這病。但他從來不和妻子明說,只是因這些事很不爽,憋心裏太久,難免和妻子在生活中有一些爭執。

連嶽點明說:“你最大的憂慮來自於你擔心孩子的質量,你不願冒孩子遺傳精神分裂的風險。”但他又不好意思直說出來,所以希望能從別的地方發現妻子的不好,想以此爲藉口離婚。 連嶽建議他有話直說,不要繞來繞去,直接告訴妻子:“我不能接受你有一個精神分裂的父親,但我認爲你除此外一切都好。”過得下去就過,過不下去就離,簡單明瞭,哪有那麼多彎子可繞。

作家韋斯托說:“有話直說是一種直面問題的積極態度。”拐彎抹角、遮遮掩掩,這樣的溝通方式徒然且無效,反倒凸顯自己像個不敢直面問題的懦夫。

高效的戀愛,請有話直說

很多女性抱怨自己的老公或男友情商低,完全不懂自己的言外之意,讓自己覺得心累。可是女孩子們有話不直說,真正感到心累的反倒是男人。有位朋友談起他的女友,總是一臉酸苦相,連聲大呼搞不懂她的心思。出去喫飯,問女友想喫點什麼,女友一邊玩手機,一邊說隨便。但等他真“隨便”點了菜,菜一上來,女友又非常生氣,嫌這也不合胃口,那也不好喫,甚至會質問:“和你在一起這麼久,你連我想喫什麼都不知道?”但他女友的口味實際總是隨機波動的,有時喜歡甜的,有時喜歡鹹的,有時愛麻辣火鍋,有時愛廣東點心,他又不是女友肚子裏的蛔蟲,鬼才知道她此時此刻想喫什麼。

總之他女友的想法很天真,得從她一句話,一個表情中,猜出她內心真實的想法,戀人之間必須得有這樣的默契。要是總猜不透她的心思,她就要繼續胡思亂想,覺得男友是不是不愛他了,越想心裏越難過。其實,那種有事我不直說,甚至只要一個眼神,對方就能秒懂,如此有默契感的戀愛,恐怕只有三流言情小說裏面纔會有。找伴侶千萬別指望他是肚子裏的蛔蟲。

美國心理學家韋德等人發現:“男人最喜歡女人用直接了當的方式說話。”有事說事,別對男人繞彎子說話,高效溝通,才能甜蜜地戀愛。

找人幫忙,請有話直說

現實生活中,遇到那種有話不直說,先鋪墊一大段,浪費你時間的,簡直恨不得掐死他。有一次回老家鄉下過年,遇到一個遠房親戚。本來手頭上有點急事要做,親戚非要拉我過去聊天,而且感覺很嚴肅很正式,似乎有什麼要緊的事要跟我說。於是,他先從這些年他在外面打工,是如何如何不容易說起,接着又談起他的獨生兒子,他兒子成績多麼多麼優秀,在學校怎樣受老師表揚,獲得了多少獎項,未來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規劃。

我聽得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他想說什麼,最糟糕的是,他說話帶有濃重的鄉下口音,很多細節的地方我也聽不大懂,只得一邊費力地聽,一邊不停微笑點頭。在聽完他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講述之後,他終於說到正題:他兒子畢業了,要來廣州工作,在這邊人生地不熟,除了我以外,可以說是舉目無親,要拜託我幫忙照應一下。我的內心不禁顫抖:鋪墊了這麼久,我還以爲有什麼大事要說,要麼是要介紹漂亮姑娘給我認識,要麼是有什麼賺大錢機會要告訴我,結果你就告訴我這個?

別人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屁大點的事,務必要直說,繞來繞去,浪費別人時間,就等於是在謀殺。沒有人有閒工夫聽你說廢話。

高效的工作,請有話直說

職場上有話不直說,更是工作效率的終極殺手。有一位朋友阿舉,曾經做過文案。他的老闆尤爲奇葩,寫出文案給老闆看,老闆不直說哪裏哪裏不滿意,哪裏哪裏需要修改,只是說:“整體上感覺不大好,拿回去再修改一下吧。”阿舉咬緊牙關,運氣凝神,再連着修改了六七稿,給老闆看,老闆仍舊皺眉說不好,具體哪裏不好,他說不上來,還是叫阿舉繼續去修改。可憐阿舉只得硬着頭皮,又把文案修改了十幾回,往往要挑燈夜戰,加班要加到凌晨一兩點。

但等他把最終文案送到老闆面前,老闆細細讀了半天,才緩緩說道:“其實我覺得你第二稿挺好的,乾脆用第二稿吧。”敢情花了這麼大工夫,加班加點寫了這麼多稿都白寫了?!

在這樣有話不直說、淨說廢話瞎話的老闆手下工作,做事之前,都得好好揣測老闆心意,猜不透老闆的想法,遭殃的都是可憐的底層員工。

學者科爾伯特在《直率溝通》中強調:“組織中廢話比比皆是,會使交流拐彎抹角甚至誤會叢生,從而降低組織效率。”一個公司若能建立有話直說的信任環境,提升員工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公司的運轉效率,讓員工和公司都受益良多。

爲什麼有些人不能有話直說?

有話不直說,喜歡拐彎抹角,雖然這令人反感厭惡,而且降低了溝通效率,容易導致誤會,並引起嚴重後果,卻仍能在當今社會大行其道。其原因無非如下:

農耕社會的思想遺存

傳統的農業社會,人們除了農業勞作以外,難以有別的娛樂消遣活動,因此日常聚在一起漫無邊際的瞎嘮嗑,是一種生活常態。而且農業社會中,不大需要高效的團隊協作,因此有話直說,提高團隊協作效率的必要性不高。我們剛剛轉向城市化,腦子裏帶着舊時代的思維印記也並不奇怪。

心理防禦手段

我們害怕有話直說,會傷害到對方,或遭到對方拒絕,使自己感到難堪。因此繞着彎子說話,一邊觀察對方反應,一邊調整自己的語氣語態,可以盡最大可能規避遭遇難堪的風險。這恰恰是自己怕事、不自信,而產生的一種防禦手段。

過分自我中心

總覺得我已經說得這麼明顯,我已經暗示得這麼清楚了,對方應該明白了吧?這其實就是,太過自我中心,而陷入一種想當然的思維中。但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價值體系、思維模式都不同,人家憑什麼就一定要懂你?

連嶽說:“有話不說,繞來繞去,這種溝通方式,恰恰比較農村,不符合商業文明。”在高速發展的現代商業社會,有話直說的高效溝通法,纔是高效工作、高效戀愛、高效交往的紮實保證。那種農業時代繞彎子的說話方式,會註定被社會所遺棄;繞彎說話的人,也註定會落後於時代的發展步伐。

作家顏醬說:“能學會有話直說,對於含蓄慣了的中國人,也是一種卓越的才華。”

編輯:張晨

審閱:楊焱輝 主編:湯曉冬

監製:周東波 總監製:崔思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