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會

視頻

品味書香、品讀生活

各位熱愛的閱讀的朋友們,大家好~

本期的悅讀會

我們來閱讀

曹禺先生的第二部劇作

日出

《日出》敘述的是交際花陳白露的故事。陳白露由銀行家潘月亭供養,整日與銀行家、海歸、富人、演員、黑社會周旋,醉生夢死。陳白露才貌雙全,出身書香門第,做過電影明星。她曾經懷有美好的生活理想,並擁有真摯燦爛的愛情,但最終都被無情蒼白的世界磨滅了最後一絲光亮,淪爲交際花的她雖厭惡和鄙視周圍的一切,但只能抱着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昔日的戀人方達生希圖拯救她,但她無力自拔……

曹禺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國傑出的現代話劇劇作家,原名萬家寶。漢族,祖籍湖北潛江,出生在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裏。他是中國現代話劇史上成就最高的劇作家。曹禺自小隨繼母輾轉各個戲院聽曲觀戲,故而從小心中便播下了戲劇的種子。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大都市生活爲背景的四幕話劇。其時間分別爲:黎明,黃昏,午夜,凌晨。劇本用人像展覽式結構,以陳白露和方達生爲中心,以陳的客廳和三等妓院寶和下處爲活動場所,把社會各階層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現在觀衆面前,揭露剝削制度“損不足以奉有餘”的本質。

劇本通過對半殖民地都市羣醜的出色描繪暴露社會的黑暗糜爛。這些都市羣醜聚在陳白露的寓所裏尋歡作樂,而又爾虞我詐,充分暴露了被金錢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說過:人生最大的苦痛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日出》中女主人公陳白露的人生悲劇,無不詮釋着這樣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她是半殖民地大都市中的交際花,一方面追求奢華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她在精神上又厭惡這種生活。《日出》的悲劇意義在於揭露了金錢物慾世界對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使一個美麗聰明的年輕女性走上了自我毀滅之路,激起人們對金錢社會的憎惡。

在作品中,潘月亭、李石清和黃省三,構成了一個既互爲對照又互爲補充的“三段式”人物鏈,很好地表現了“有餘者”和“不足者”的對立和變化。潘月亭和黃省三可以看作是“有餘者”和“不足者”的代表,而李石清則可以看作是從“不足者”變爲“有餘者”的典型。

在作者的筆下,無論角色大小,戲份多少,作者都用心良苦,一律是精工細雕、潛心刻畫,這枝筆沒有“角色歧視”,絕對不會因爲是主角就濃墨重彩,是配角就輕描淡寫,有時候甚至對一些小人物也會不惜工本地大加渲染,讓人讀來如見其人,傳神之至。

掩卷遐思,從曹禺先生的這部力作中,我們能感覺到小人物命運的悲慘,更能揭示出在當時那個社會中人們互相傾扎、謀取生存空間的殘酷事實。可以說,《日出》是三十年代中國都市社會的一面鏡子。在這部作品中,飽含着曹禺對一個光明的社會的極度渴望。它以驚人的現實描繪表明了一個偉大的革命高潮即將到來的徵兆。“太陽昇起來,黑暗留在後面。”作者用日出的萬道曙光來照亮世界,來給予人們希望與力量,這是對人性心靈的救贖,也是對整個民族,整個時代的疾呼與救贖。

本期的《悅讀會》

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裏

記得我們的播出時間哦~

播出時間

週六、日晚19:37、22:00

次日中午12:00

編輯:張晨

審閱:楊焱輝 主編:湯曉冬

監製:周東波 總監製:崔思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