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南沙羣島永暑礁、渚碧礁、美濟礁氣象觀測站正式啓用。這意味着南沙部分海域氣象觀測空白得以填補,南海地區及周邊國家的漁民和過往船隻將獲得更精準的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中國南沙羣島氣象觀測站啓用 建設用途引外界關注 外交部這樣表態

在南海進行氣象觀測有重要?

你知道麼?南海是北半球天氣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地區之一。我國南海區域屬於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氣溫高、溫差小;年降雨量充沛,時空分佈不均,是颱風、暴雨、強風、大霧等災害性天氣高發區。隨着這一區域漁業、交通運輸等活動增多,天氣因素造成的海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漁民和過往船隻迫切需要準確及時的氣象災害預報預警。

南沙羣島氣象站的三大功能1.填補區域氣象觀測空白

經過在南海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初具南海氣象觀測預報預警服務能力,然而,南海地區仍有大片海區氣象觀測空白,預報預警缺乏數據支撐、準確度有限,難以滿足防災減災需求。南沙羣島有關島礁氣象觀測站投入使用,正逐步填補這一空白。

2.主要用途是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

中國氣象局今天介紹,這些氣象設施的投入使用,是完善南海海洋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要基礎。南沙羣島有關島礁氣象觀測所獲取的數據,將用於開展南沙災害性天氣實時監測、預報和預警,爲海上交通、漁業養殖捕撈、海上救援等活動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氣象服務。

3.完善、豐富氣象資料

此次啓用的南沙羣島有關島礁氣象設施,將成爲已有南海氣象觀測系統的重要補充,爲全球氣象科學研究積累寶貴的氣象資料。

外交部:將爲地區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和公益服務中國南沙羣島氣象觀測站啓用 建設用途引外界關注 外交部這樣表態

對於南海氣象觀測站的建設用途,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方進行南沙島礁建設,完善民事服務功能,爲地區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和公益服務,是中方開展南海島礁建設的重要初衷,也是中方對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

“中方此次啓用的項目能夠爲地區國家提供更多公益服務,爲南海航行安全和沿岸國人民生產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中方作爲負責任大國,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自身義務和承諾,爲南海地區安全和人民福祉作出應有貢獻。”

中國南沙羣島氣象觀測站啓用 建設用途引外界關注 外交部這樣表態

我國的第一個國際性海洋氣象站——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

1988年1月,我國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委託,在南沙永暑礁建設有人駐守的海洋氣象觀測站,被編爲全球海平面聯測網第74號站。該海洋氣象觀測站是我國最南端的海洋氣象觀測站,也是我國第一個國際性海洋氣象觀測站,主要任務是觀測南海海區風向、風速、氣溫、溼度、蒸發、日照、雲量、雷暴、能見度、降雨量和水溫、潮位、波浪、海水鹽度、海發光等近20種水文氣象要素。

中央電視臺每天播放的南沙天氣預報和海浪預報,主要就是依據該站提供的觀測資料。

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南海之聲”頭條號,第一時間瞭解關於南海、軍事、海洋、東南亞等豐富、權威資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