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之最,莫过于那几部令人大开眼界(+耳界)的3D电影,彼得·杰克逊的《他们已不再变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2018),埃德加·佩拉的《重访里斯本》(Lisbon Revisited,2014),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2D和3D的混合作品《现实不再存在》(No More Reality Whereabouts,2019)。这些积极的尝试不仅在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上体现了艺术电影超越常规的创作实践,同时也以被摄主体长时间静态呈现于负视差区的「反常」方式拓宽了3D电影的「凸显美学」。

编者按:李迅老师(Li Xun)今年年初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观看了彼得·杰克逊《他们已不再变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之后 ,写了这篇关于3D电影思考的文章。快到年尾了,这片终得以引进中国。特此刊发,供大家观影前参考。

《他们已不再变老》

3D电影艺术

文*李迅

Text by LiXun

鹿特丹电影节,每次来都有会惊喜。

今年之最,莫过于那几部令人大开眼界(+耳界)的3D电影,彼得·杰克逊的《他们已不再变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2018),埃德加·佩拉的《重访里斯本》(Lisbon Revisited,2014),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2D和3D的混合作品《现实不再存在》(No More Reality Whereabouts,2019)。

《现实不再存在》(No More Reality Whereabouts,2019)

以这几部3D电影为「最」,也是因为这两年一直在研究这种电影格式及其美学。而一般能看到的3D电影,基本是影院上映的商业大片。在考察范围、论据采集和立论逻辑上不免有所局限。一般电影研究中,尚有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分。至于3D电影研究,自然理应如此。所以,这次鹿特丹观影的意义,非比寻常。

首先要讲,这几部影片的导演绝非等闲之辈。

彼得·杰克逊,别的电影成就暂且不论,仅是他的霍比特人三部曲就已奠定其3D电影大师的地位。尤其是《霍比特人2》中「乘木桶逃生」那个动作段真可谓酣畅淋漓,尽显3D/48帧的大银幕魅力。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彼得·杰克逊在霍比特人系列完成之后,倾注三年心血成就的一桩电影夙愿。

影片采用数字修复的100年前有关「一战」的原始素材,从英军角度再现了「备战」「接火」和「还乡」三段历程。然而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

首先,这是一部3D电影,即影片是由2D影像转制成3D的,且第二部分「接火」做成了彩色。

如果说第一和第三部分的黑白影像尚未尽显3D特性的话,影片的彩色部分则将3D电影美学做了非常用心的发挥。

不仅草皮和地表的精准上色,多人场景的各种关系,人与环境的深度关系,环境空间的深度,包括战壕纵深和战场地貌的层次等,做得特别细致,就连负视差区也做了相应设计,比如伤兵伸到负视差区的脚,还有丫丫叉叉伸到银幕平面外的步枪等等。

除了影像的立体化之外,影片还有另一种立体化,那就是体现声景(soundscape)概念的多声道全景声设计。「声景」,与「风景」(landscape)相对,原指人类可以感知到的声音环境。

四十多年来,这一概念已进入涉及环境声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依据生态学观念的各种声音设计也大为流行。运用声景概念和相关技术创作的声景艺术作品,如音乐、装置等,也大量涌现。

随着电影声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全景声技术的应用,声景的概念才得以在电影创作中完美实现。

《他们已不再变老》也许是第一部自我标榜的「声景电影」。100年前电影中没有声音,所以这个全部采用当时影像材料的「老片子」里的所有声音都是后加的。比如人的说话声,是先请唇语专家对资料镜头中说话的口型进行读解和记录,然后用计算机设计出特殊的算法来匹配声音和影像的速率。

要知道当时手摇式摄影机和放映机的速率大多是每秒钟16格,而非现在的24格或25帧。由此可见这个工作的精密度。然后再请配音演员来配音,然后再进行合成。

除了这种需要高度精准的对口型工作外,多人声的响度及声场规模,单人声的响度,以及人在不同景别中说话声的空间定位,都需要精密的设计和混录。

影片中的环境声绝对是大片式的,炸弹的爆炸声,火炮的发射,步兵的交火,坦克的轰鸣,乃至战壕掩体里的震颤,后景房屋因炮击产生的抖动,在3D的深度空间设计上无不定位准确,给人以强烈的沉浸感。

从3D电影美学角度讲,《他们已不再变老》基本处于大片美学和艺术电影美学之间。风格沉稳而不炫耀,技法精湛而不逾矩。再看埃德加·佩拉的《重访里斯本》,竟是另一种3D电影了。

《重访里斯本》(Lisbon Revisited,2014)

埃德加·佩拉(Edgar Pêra)是葡萄牙著名艺术电影导演。1980年代中期开始拍摄短片,90年代初成名欧洲影坛,2011年开始创作3D艺术电影。2013年佩拉与戈达尔和彼得·格林纳威各拍一个3D短片,构成了《3X3D》这部合集电影。当年也曾有幸看过此片,但那时尚未研究3D电影,除了不明觉厉,也没留下多少印象。

这次在鹿特丹看佩拉的《重访里斯本》就完全不同了。就像对照好莱坞类型电影能够比较出艺术电影或实验电影的特质一样,参照3D电影的一般美学范式也能够认识3D艺术电影的「反差」实验。

《重访里斯本》的叙述视点来自一个旁观地球和人类的外星人,而影片除了一两尊人像雕塑外,连个人类的影子都没有。

影片声道上葡萄牙著名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的同名诗歌似乎也在暗示,人类已灭,但意识尚存,因为这个外星人可以借人之魂魄在人类的梦中做梦,在人类的记忆中回忆。镜头缓慢地飘移,逡巡,静观。

说是「重访」,更似梦游。就连「里斯本」这座城市也没有多少可供识别的图像。

影片3D影像极度匹配佩拉的非写实主义美学。夸张的光影为夜间的树林勾勒深度,而开阔景观纵深的连续性常常被打破,代之以前景和后景拼合而成的立体风景。负视差区的设计更是令人惊诧。

随着镜头缓缓的移动,树林中伸向观众的枝叶竟稳稳地停留在负视差区,完全不像现在的常规3D电影唯恐引起观众不适而几乎放弃负视差区设计的消极作法。其它接近银幕平面的物体也常常被摄影机毫无顾忌拉入禁区。

这些积极的尝试不仅在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上体现了艺术电影超越常规的创作实践,同时也以被摄主体长时间静态呈现于负视差区的「反常」方式拓宽了3D电影的「凸显美学」。

此外,黑白和单色影像的使用,影像的叠印(先锋派的招牌技法),正像和负像的交替,不同色彩的对比,景物清晰与模糊的变化,也联合发力,彻底颠覆了一般认为3D影像所固有的「真实」。

再看法国艺术家导演菲利普·帕雷诺的影片《现实不再存在》开头的3D部分,其实验性更强,比如在一个抽象空间中用分布于纵深不同层面的文字形成反反复复的外向运动,令人莫名其妙。

更为挑战观众的是,在一个巨大的立体动画头像的呈现中,导演反复使用各种重叠手法,使观众的双眼不停地处于调节汇聚点的动态过程中,生理感受极度不适。

从这些艺术化的3D电影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佩拉和帕雷诺这样的导演,对艺术电影乃至实验电影创作观念的秉承与实践;看到他们对影像的执迷,对叙事的摒弃;看到他们对常规3D技术标准的不屑和突破;看到他们对主流3D电影和主流观众的不妥协态度。这在3D艺术电影中也属于比较激进、极端的一支。

回望彼得·杰克逊,他以自己精湛的技艺不仅在主流3D电影圈傲视群雄,在3D艺术电影的创作上也同样令人称道。

从风格看,他明显属于比较稳健、温和的一派。他的右翼是卡梅伦,阿方索·卡隆,马丁·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温子仁,塔伊加·维蒂蒂,左翼则是戈达尔,格林纳威,赫尔措格,文德斯,佩拉,帕雷诺。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3D电影美学生态系统。因为它必须有着多类别的形态划分,多反差的形式风格,多样化的文化内涵。

感谢鹿特丹,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的3D电影研究样本臻于完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