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喜歡用行動和思維去解釋一個人的成長,而不是單純地說一個人命好或者命差。她知道我最近在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給我書時順便說了一聲:“學長,我知道你畢業後肯定會遇到各種情況,這本書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星標並回復『福利』☝

送你一套年輕人專屬資源包

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

真的假的?

2

2019.7

by: 懷左

文/懷左

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

01

早上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經典的問題,問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不能喫苦了。這個問題我很熟悉,因爲在老家時,家人經常說我:這麼大了連水都挑不動啊,這麼不能喫苦,以後可怎麼辦啊?

雖然被說過無數次,但我打心底裏是不同意的,因爲時代早不一樣了,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苦。

我的長輩們出生在農業學大寨的時代,而我們這一代人出生於人人都會上網的互聯網時代。

也許做單純的體力活,我們會差點,但我們面臨的壓力和所要喫的苦,其實一點都不輕鬆。

就拿剛畢業的我來講,這兩天狀態就沒有斷過。因爲在學校裏早就養成了和工作期間一樣的狀態,所以早起做事,要事第一的工作節奏,其實貫徹到了每一天的生活當中。

我已經計劃好了未來三年的發展方向,在不斷的嘗試和努力中,也有了一定的積累。所以我不慌不忙,按部就班做事,朝着我想要的目標,穩紮穩打地努力。

沒辦法,因爲受過沒有錢的苦,也經歷過沒有資源沒有方向的迷茫,我不想再次經歷。

也許在上一代人眼裏,我們好像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但我們自己心裏知道,我們熬得了最黑的夜,我們擠得了最擠的地鐵。上學時我們用分數和別人拼殺,工作後我們用精力和別人戰鬥。

我們面對着越來越高的房價,越來越高的消費,越來越高的離婚率,還有越來越高的髮際線。

大家都是人,誰喫不了苦?

02

在我離開學校的那天,我的師妹給我送了一本書《消極情緒的力量》。她知道我最近在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給我書時順便說了一聲:“學長,我知道你畢業後肯定會遇到各種情況,這本書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畢業後才知道在學校裏有多舒適,但畢業後的各種挑戰和壓力,可以讓人進步得更快。研究生畢業,這是我第二次體驗,經驗多了些,所以少了點慌亂。

在《消極情緒的力量》這本書裏,有一個觀點是這樣的:相比於積極因素而言,消極的事件、經歷、關係及心理狀態會更多地影響到我們的感受。

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因爲困難的狀態而產生了很多消極的情緒,但逃避消極之後的結果是進一步的焦慮和消極。因爲消極情緒就像一塊掉進我們鞋子裏的小石頭,你越不理它,你走起路來就越難受。

但如果你面對它,脫了鞋子抖一抖,石頭自然也就掉出來了。

每一種經歷和心理狀態都有其可取之處,與其朝着一種狀態努力,不如學會利用各種狀態帶來的好處,積極發展自己,直到我們擁有可以掌控各種狀態的能力。

就像年輕的我們,在校時學習不順利,剛工作後薪資不高,無法平衡加班與生活……這些問題都是一時的狀態,與其逃避,不如積極面對。

有時候我也在想,其實每個人都能喫得了苦,他最受不了的,更多的是自己努力之後的沒結果。

所以單純地講要喫苦或者講要努力,這本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與其強調喫苦,不如多想想如何喫苦,如何打開思維,如何突破我們自身的侷限。

能喫苦不是什麼值得大寫特寫的事情,如何高效率的喫苦,纔是我們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03

前兩天剛參加工作一年的朋友給我打電話,問了一下我的近況,然後和我聊起了他工作的情況。他在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每天早出晚歸,感慨時,他說:我感覺自己越來越沒有生活了。

其實他以前是很喜歡玩的,籃球、徒步、攝影……但他的微信朋友圈在他工作之後就越來越單一了,後來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什麼新動態。

這種情況很正常,一來工作後壓力增大,玩心輕了一些;二來微信里加着同事和老闆,不想讓人家知道自己的全部動態,也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每天不努力就知道玩。

長大後,在乎的東西也就多了,不管喜歡不喜歡,沒有辦法。

身邊人的類似變化見多了之後,我也逐漸習慣了,不奇怪更不多問。在每個人都很忙的時代裏,還有朋友能和我閒聊幾句,那說明我們互相還是在乎彼此的。

見怪不怪,習以爲常,有了這種思維模式後,我發現自己看問題的角度突然就不一樣了,然後行爲也跟着變化了。

有人和我說:“我看你經常在讀書寫作,其實你應該多玩玩,那樣纔是真正的生活。”我說:“其實做什麼事情都是生活,帶着生活的心去面對生活,得到的,都是生活的本真。”

這個道理,我是在之前看一本書時學到的。書裏講很多人是討厭瑣事的,他們覺得繁瑣而且浪費時間,但如果轉換一個角度,把做瑣事看成修行的話,那煩躁的心自然而然也就靜下來了。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換一個角度,便會遇到一個新世界。直面生活之後,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生活。

於是我知道了,沒必要從單一維度去批判。其實每個人都會被生活所迫,會慢慢找到屬於他的適應生活的方式,也都會在日復一日中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和狀態。

每一代年輕人,都會慢慢長大。

04

說到最後,落到我自己身上,我覺得自己可以喫苦,但我覺得喫苦不需要標榜。因爲喫苦是一個過程,不是爲了喫苦而喫苦,而是希望過得更好,現在喫點苦,沒什麼。

我更喜歡看結果,更喜歡學習好的喫苦方式,而不是隻陶醉於喫苦本身。

所以我相信刻意練習,堅信每個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之餘,用時間和刻意練習去培養一項屬於自己的事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然後慢慢影響和改變自己的生活。

我喜歡用行動和思維去解釋一個人的成長,而不是單純地說一個人命好或者命差。

同樣的,我也不喜歡用能否喫苦去評判一個人,因爲這個時代,我們更需要拼的是思維和行爲方式,而不是單純的體力。

別人都拿AK47了,你非得光着膀子耍大刀。

時代變了,咱們得跟上,打開思維,擁抱變化,培養習慣,升級行動力。就像《亮劍》裏李雲龍說的,沒有三瓜兩棗,我敢和坂田聯隊拼刺刀?

時間會證明一切。

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

-作者介紹-

懷左,文藝學碩士,簡書籤約作者,新媒體寫作講師,一個愛讀書的普通人。新書《你越強大,世界越公平》正在熱銷中。個人微信:dapang1006

-送書獲獎名單-

請以下5位小夥伴,添加小午微信:G34120,把地址發給他,坐等收書。

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

同時,還有兩位留言在200條以上的老讀者,小午多送兩本,感謝你們的關注和支持

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現在的年輕人,早就喫不了苦了

讀書 | 行動 | 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