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草拾遺》稱茶能“明目”等。宋·陳承撰的《本草別說》稱茶能“治痢”。

養生重在養心。

而茶,能頤養身心。於身能提神明目、消食去膩、清熱解毒,於心能消愁解悶、陶冶情操、明心悅智。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雖然現代醫學發達,但古人對茶的研究、理解,絕不遜色於今人,古籍中就有很多關於茶能養生的記錄,讀來令人感悟良多!

1、益思悅志

唐·陸羽撰《茶經》稱茶能“悅志”;

五代·毛文錫撰《茶譜》中稱茶能“益思”;

元·忽思慧撰的《飲膳正要》中稱能“清神”;

明·李時珍撰的《本草綱目》稱茶能“使人神思爽”;

清·王孟英撰的《隨息居飲食譜》稱茶能“清心神”。

此外,還有茶能“破孤悶”、“通仙靈”。總之,飲茶能提高人的思維能力。

2、明目清心

宋·虞載撰的《古今合壁事類外集》稱茶能“理頭痛”;

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稱茶能“祛頭風”;

明·吳瑞撰的《日用本草》稱茶能“止頭痛”;

清·王好古的《湯液本草》稱茶能“清頭目”;

清·黃宮繡撰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治“頭目不清”。

古籍中專門講茶能明目的很多,《茶經》稱茶能治“目澀”;《本草拾遺》稱茶能“明目”等。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3、提神醒腦

唐·蘇敬撰的《新修本草》,清·張璐撰的《本草逢源》,以及《桐君錄》,分別稱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

唐·《本草拾遺》《茶譜》分別稱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李士材撰《本草圖解》稱茶能“醒睡眠”;

清·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稱茶能“醒睡”。

4、消食和胃

唐·孟詵撰的《食療本草》稱茶能“下氣”;

宋·虞載撰的《古今合壁事類外集》、明·繆希雍撰的《本草經疏》和王圻撰的《三才圖會》分別稱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飲食”;

清代黃宮鏽撰的《本草求真》介紹“茶能治食積不化”還有“去滯不化”的功效等等。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5、消脂去膩

唐·陳藏器撰的《本草拾遺》稱茶能“去人脂”;

宋·蘇軾撰的《東坡雜記》稱茶能“去膩”;

清·曹慈山撰《老老恆言》稱茶能“解肥濃”;

清·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稱茶能“解油膩,牛羊毒”。

此外,還有稱茶能“久食令人瘦”等。

6、清熱解毒

唐·孟詵撰的《食療本草》、清·張路撰的《本經逢源》分別稱茶能“去熱”和“降火”;

唐·陳藏器撰的《本草拾遺》稱茶能“破熱氣,除瘴氣”;

宋·宋土瀛撰的《仁齋直指方》、陳乘撰的《本草別說》稱茶能“消暑”。

清·黃宮鏽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清執解毒”;

清·劉獻庭的《廣陽雜記》稱茶能“除胃熱之病”。

此外,還有茶能“清熱降火”“滌熱”“療熱症”“治傷暑”等等,不一而足。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7、療瘡止痢

古籍《枕中方》稱茶能“療積年”;

宋·陳承撰的《本草別說》稱茶能“治痢”;

明·繆希雍撰的《本草經疏》稱茶能治“瘻瘡”;

明·李中立的《本草原始》稱茶能“搽小兒諸瘡”;

明·吳瑞撰的《日用本草》稱茶能“治熱毒赤白痢”;

清·黃宮繡撰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治“血痢”;

清·張璐撰的《本草逢源》稱茶能“止痢”。

8、輕身換骨

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稱茶能使人“有力”;

宋·蘇頌的《本草圖經》稱茶能“固肌換骨”;

明·牛棣的《救荒本草》稱茶能“救飢”;

明·鮑山的《野菜博》稱茶能“調食”;

清·屈大鈞的《廣東新語》稱茶能“療飢”。

此外,還有茶能“輕身換骨”、“治疲勞性神經衰弱症”之說。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9、益壽養生

宋·蘇頌的《本草圖經》稱茶能“祛宿疾,當眼前無疾”;

明·程用賓的《茶錄》稱茶能“拌擻精神,病魔斂跡”;

清·俞洵慶的《荷廊筆記》稱茶能“養生益”。

此外,還有茶“久服,能令升舉”之說,可見古人對茶的養生功能研究是頗爲深入的。

古人茶療養生方

以下爲古人常用的幾種茶療養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進行選擇。

1.醋茶

茶葉5克,水沖泡5分鐘,滴入陳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傷痛及膽道蛔蟲症。

2.糖茶

茶葉2克、紅糖10克,用開水沖泡5分鐘,飯後飲。有補中益氣、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經等。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3.鹽茶

茶葉3克,食鹽1克,開水沖泡7分鐘後飲。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傷風微咳、咽喉腫痛、牙齦發炎、雙目紅腫等。

4.蜜茶

茶葉3克,水沖泡5分鐘,微溫時衝蜂蜜5毫升,飯後飲。具有止渴養血、潤肺益腎之功效,也可治虛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祕等。

5.奶茶

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許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飲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適宜體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6.菊茶

茶葉、杭菊各2克,以沸水沖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效,久服聰耳明目、抗衰老,能治乾咳、咽痛。

7.棗茶

茶葉5克,沸水沖泡7分鐘後,加入10枚紅棗搗爛的棗泥。有健脾補虛的作用,尤其適用於小兒夜尿、不思飲食。

8.銀茶

茶葉2克,金銀花1克,沸水沖泡後飲。可清熱解毒、防暑止渴,對暑天發熱、癤腫、腸炎有效。

9.橘紅茶

橘紅3~6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於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

揭祕古人茶療養生配方,道出了茶養生的祕訣!

古人很早就開始研究茶葉養生,給我們後代留下了寶貴的中國茶文化。茶葉能夠養生,是因爲茶葉中具有多種活性成分,能夠幫助清除多餘的垃圾,延緩人類的衰老。

整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