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第一纺织网》报道:宝胜国际近日发布2020年2月份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综合经营收益净额约为3.08亿元,同比下降82.32%;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的今年前两个月,公司实现综合累计经营收入34.33亿元,同比下降19.22%。

作为国际一线运动大牌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在中国主要经销商的本土运动服零售商及分销商——宝胜国际遭遇了进入2020年以来最差业绩的悲惨一幕。

国元证券分析师高翔表示,综合目前疫情的诸多消息来看,中国国内国内的疫情有望在4月底得到控制,按此口径来看,2020年上半年几乎只剩下1月前3周和5-6月份可以主要贡献盈利,而短期内一些品牌的业绩将受影响。

具体而言,品牌的营业收入可以分解为“销售漏斗公式”:收入=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结合以上公式来看:

一是在流量端(人流/客流),疫情期间线下流量几乎为零,线上流量则可以缓解一定程度。

二是转化率方面,因为商品销售针对的客群短期内来说相对固定,因此预计转化率会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三是一季度被抑制的消费很难完全在后面的季度实现“报复性反弹”,因为鞋品和服装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季节性的可选属性,不像其他具有刚需属性,因此后面季度的客单价也无法大幅度弥补此前影响。

四是复购率方面,品牌商们普遍的做法就是用会员制来与消费者建立持续互动的关系从而提升复购率,顾客每多买一次,公司第一次获客的成本就被多摊薄一次。因此,预计各家的复购率短期内也会基本保持原有水平,不会有太大波动。

高翔坦言,纵观各品牌的业绩,历年来上下半年的收入分配比较均衡,耐克、安踏及李宁等几乎都为上下半年各50%上下(小幅度浮动)的收入占比,因此2至4月的消费缺失将对品牌商们的全年业绩相应比例的直接业绩影响,由此预计短期业绩势必会受到影响。

在高翔看来,从目前疫情角度来看,耐克、阿迪、彪马等国际品牌同时面临海外和国内双重考验,而国内疫情则已过高峰期,开始得到控制,因此国内品牌后续修复情况或将快于国外品牌,在整体严峻的形势下我们看好国内龙头企业发挥在现金流和管理能力上的优势,在中国市场提高份额。

服装行业资深观察人士、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早前指出,从长远来看,以布局线下实体门店为主导的大中鞋服企业将加速线上业务的布局,同时也将加速新商业模式的迭代,如果疫情超出三个月,店铺迟迟无法正常营业,那对企业的挑战是极大的,以线下渠道为主体的企业急需调整生产计划,进行成本收缩,现在不妨早做准备,可以将春季产品转化、补充到今年秋季产品系列当中。

此次疫情会令本就面临业绩问题的部分鞋服企业困境加剧,以线下渠道为主体的企业急需调整生产计划,进行成本收缩,目前许多购物中心都受到影响,虽然部分购物中心宣布降租,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还是要看疫情控制程度,如果3月份疫情得到控制,企业下半年还有机会,但很难有爆发性消费。此次疫情对消费端的影响是中长期的,企业或许要用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

下半年鞋服企业线下收入相对会减少,线上收入会有增加。未来更加小众化、个性化的品牌会借助电商优势崛起,形式也将不限于淘宝等大渠道,直播、社群等更加多元化的电商渠道也会借此升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