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琼瑶是务实的。琼瑶跟随父母回到湖南的时候,两位祖母都已经去世了,祖父对三个孙子孙女都非常疼爱,父母去了南华中学教书,孩子们在山里,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琼瑶剧风靡半个世纪,如果你了解“琼瑶女郎”的故事,再看琼瑶剧便会觉得索然无味……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那么我们就更深入了解一下琼瑶的成长背景。

01.

人们对于作家很容易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以为写爱情故事的人,就是整天陷于浪漫想象的“恋爱脑”。

实际上,无论哪一种风格的作品能够流行,能够红到现象级,都离不开作家本身的苦心经营,和时代的进程双重因素。金庸当年为了报纸卖得好去写武侠连载,村上春树特别注重自己小说的翻译和推广,琼瑶写言情,因为那个时代写言情上稿率最高,最好赚钱,以至于后来建立自己的小说和影视帝国,也离不开商业头脑的精明运作,以及时代红利的加持。

我小时候对言情很不屑,如今反而对琼瑶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因为她曾经的流行,也因为她如今的争议。读了她的自传《我的故事》,我发现,写了一辈子的爱情故事,琼瑶自己的人生,比任何一部小说都更加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并且一点也不浪漫。

心理学家说,想了解一个人,一定要把这个人放在他(她)的成长背景里去观察,所以今天先和大家聊聊琼瑶的原生家庭,以及她的性格底色。

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成都,是龙凤胎中的姐姐。

琼瑶的妈妈袁行恕,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名门世家,家境富裕,规矩森严,在两吉女中读书的时候,爱上了大自己7岁的国文老师陈致平。陈致平祖籍湖南,独居于北京,家境清寒,生活潇洒不羁,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恋情遭到袁家反对,但两个年轻人还是不顾一切地在一起了。

陈致平就是琼瑶的父亲。父母结婚的时候,一个20岁,一个27岁。年轻时的袁行恕非常争强好胜,不愿意为婚姻放弃学业,但偏偏怀孕了,很恼怒,一心想要打掉孩子。

第一胎怀的是男孩,为了生小孩被迫休学,但是在孩子五个月的时候,因为吵架动了胎气,流产了。

失去孩子后,袁行恕继续读书求学,没多久之后,七七事变发生,袁行恕和陈致平离开北京,迁往成都。就在这个时候,琼瑶和她的孪生弟弟来报到了。

琼瑶在追忆童年时说,“自卑感,我觉得这三个字,一直到现在,还常常缠绕着我。”

小时候,因为长得不够漂亮,额头上还有一块胎记,亲戚朋友对琼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糟糕,糟糕,额上有胎记,鼻子上有疤痕,将来一定没人要,一定嫁不出去了!”

02.

不过,琼瑶的童年也有过短暂的幸福时光。

1942年,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琼瑶远在湖南的祖父,写信给儿子,想要一家团聚。琼瑶的父母就带着三个孩子(琼瑶2岁时,又有了小弟),千山万水地跋涉回了湖南。

在衡阳县渣江镇的一栋祖屋“兰芝堂”,祖父独居在那里。说起来,祖父母的爱情故事也很传奇,祖父年轻的时候,本来在家乡有原配夫人,但是又在南京娶了琼瑶的祖母。祖母本来并不知情,直到跟祖父回乡的时候,才发现家里还有一位正房夫人,一怒之下,带着孩子去北京了,是个个性很坚强也很决绝的女子。

琼瑶跟随父母回到湖南的时候,两位祖母都已经去世了,祖父对三个孙子孙女都非常疼爱,父母去了南华中学教书,孩子们在山里,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那真是一段世外桃源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日子。

但是好景不长,漫天烽火烧到了湖南,学校被洗劫,一家人辗转逃亡。那是真正的生死未卜,惊心动魄。

6岁的琼瑶,曾经历了好几次全家人被日本兵用枪抵着脑袋的情形,最后都死里逃生。

有一次,一个日本兵还差点把琼瑶的母亲抢走,在山沟里,那个日本兵抓着母亲拼命往外拖,父亲和祖父去阻拦,被拦腰一棒打晕滚下山崖,三个孩子放声大哭。后来日本军官动了恻隐之心,让手下放人,才得以避免惨剧的发生。

还有一次,琼瑶的两个弟弟失踪了。父母心如死灰,情绪崩溃,自认为已经走投无路,“与其死在日本人手里,不如有尊严地死在自己手里”,父母拉着琼瑶一起投河自杀。

“那时候,我只有6岁,但是已经看过了很多死亡。我知道,死了就不能动了,不能说话了,不能站起来了……至于死亡的真正意义,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可是,我既然跟定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要死,我焉有不死的道理。我只觉得心里酸酸涩涩,喉咙里哽塞着,眼眶里充满了泪水。我想麒麟,想小弟,我知道他们丢了,我们再也不会见面。所以我回答,‘好’。说完,我哭了。母亲也哭了。亲也哭了。”

颠沛流离的童年,除了战乱,就是贫穷。

抗战胜利了,琼瑶的父亲接到同济大学的聘书,一家人又去了上海,母亲又生了第四个孩子。

一家六口住在一个房间里,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桌子白天的时候是父亲的办公桌,晚上铺上棉被,琼瑶和弟弟们就在上面睡觉。那个时候,琼瑶的大舅做律师,生活很宽裕,劝父亲改行,但父亲很固执,哪怕穷死饿死,也要教书。因为伤了自尊,琼瑶一家和大舅也疏远了。

“记忆中,欢乐的事情实在不多。贫穷会把欢乐从身边偷走。”

但困穷的生活中,琼瑶开始迷上写作了,并且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很快,内战又开始了,琼瑶一家人又辗转流离,直到1949年到了台湾。

03.

11岁,琼瑶跟随父母到了台湾,童年结束了。她的记忆里,童年幸福的感觉不多,尽是风霜,流浪,漂泊和痛苦。

但是当生活真正安定下来,另一种痛苦开始了。

琼瑶的功课跟不上,尤其是数理化,不是零分就是二十分。家里四个孩子,父母渐渐把偏爱给了功课优秀的弟弟妹妹。

“人生就是那么现实。当你有四个孩子,你绝不会去爱那个懦弱无能的,你一定会去爱那个光芒四射的!一天又一天过去,母亲越来越爱小妹,父亲越来越爱小弟。而且,他们也不再费力掩盖这个事实。”

敏感又自卑的琼瑶,渴望理解和关爱的琼瑶,渐渐爱上了自己的国文老师。

命运多么神奇,琼瑶的母亲在19岁时爱上自己的老师,琼瑶也在19岁时爱上自己的老师,但是因为相差了20岁,遭到父母的严厉反对,并且性格强势的母亲,把所有的错都怪罪于老师,一度要去警察局告他诱骗少女。

父母自己是师生恋,却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师生恋,把事情闹到让老师失去工作,也让琼瑶抑郁到要自杀的地步。

琼瑶的父母,是那种旧式知识分子,特别爱面子,觉得女儿如果考不上大学就是给自己丢脸,是绝对不允许的。可是琼瑶偏偏就讨厌考试,数学不灵光,考了两次都落榜了。

这段初恋后来变成琼瑶的处女长篇小说《窗外》,小说发表后父母差点跟她决裂,然后小说又被搬上大荧幕,琼瑶终于功成名就。母亲却骂她,“为什么我会有你这样的女儿?你写了书骂父母还不够,还要拍成电影来骂父母!你这么有本事,为什么不把我杀了!”

琼瑶给母亲下跪求她原谅,母亲却闹起了绝食,父亲也是冷若冰霜,觉得女儿大逆不道,给自己丢脸。

04.

20岁之前的琼瑶,经历的痛苦可能是很多人一生都不会经历的。所以即使写了那么多的梦幻故事,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我从不觉得琼瑶是公主病,恋爱脑。

她的性格底色,是自恋又自卑,坚韧而要强,反叛且务实的。

其实,我并不觉得琼瑶的父母不爱她,他们没有重男轻女,给了她最好的教育机会,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她不受伤害。

只是,作家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这让她体验到更细密的痛苦,也成就了她的写作事业。因为敏感而自卑,自卑和自恋又常常成双成对地出现,所以她会把后来因为利益而结合的婚姻,和不光彩的第三者经历,美化成天崩地裂的爱情,这当然是后话了,我们以后再写。

琼瑶最令我钦佩的是她的坚韧,她的要强,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将她打倒。60岁的时候依然可以写出一部逆天爆红的《还珠格格》,70多岁还会跟抄袭者打官司,据理力争,并且打赢了。80岁的时候,写遗嘱,对于50年前的恩恩怨怨还要一件一件掰扯清楚。一般人根本没有这样的精神头,这种毅力,一般人只会算了。

琼瑶的作品里,一直有一股气,那股气不是爱情,而是反叛,这也是她的作品能够在60年代70年代流行的真正原因。那个时代,被道德,伦理和集体主义压抑了太久的年轻人,需要的就是这样不管不顾,开天辟地,将一切道德伦理打碎,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而琼瑶正好契合了那个时代。

琼瑶是务实的。很多人嘲笑她的男女主角不食人间烟火,只会情情爱爱,给观众编织不切实际的梦。其实不是琼瑶爱做梦,而是市场需要梦,她不过是迎合市场需求投喂而已。

今天就写到这里啦。后续还会聊聊关于琼瑶的第一次婚姻,她做小三的经历,以及她的一些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