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的距離感消失了,觀衆會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演員的毛孔上,難以入戲,很難對劇情以及角色產生共鳴,這是當初48幀的《霍比特人》以及現在120幀的《比利·林恩》在技術層面上引起的最大爭議。這是我在博納國際影城悠唐店——北京唯一一家能看到3D/4K/120幀標準影片的影院,觀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比利·林恩》)時的真實情景,我從來沒有在電影院看到過這樣明亮、色彩絢麗的3D電影,而我的位置是第二排,一個通常不適合看3D電影的位置。

當比利·林恩站在那場華麗的“超級碗”中場歌舞秀的舞臺上,伴隨着巨大的舞臺煙花燃放效果,鏡頭突然轉向了伊拉克戰場的子彈,坐在影廳裏的我下意識地躲了一下。

這是我在博納國際影城悠唐店——北京唯一一家能看到3D/4K/120幀標準影片的影院,觀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比利·林恩》)時的真實情景,我從來沒有在電影院看到過這樣明亮、色彩絢麗的3D電影,而我的位置是第二排,一個通常不適合看3D電影的位置。

李安這部新電影講述的是主人公比利·林恩作爲伊拉克戰爭中的英雄返回美國做英雄巡禮時的故事,大部分的篇幅集中在了這羣士兵返回戰場的前一天,觀衆跟着比利·林恩的回憶反覆往返於血腥殘酷的伊拉克戰場和華麗的中場秀,它被李安稱作“夢想中的電影”。

3D/4K/120幀,李安這部新電影真的代表未來嗎?| CBNweekly

湯唯、李安和比利·林恩扮演者Joe Alwyn。

一向注重人物情感和故事深度的李安,最近幾年也開始成爲電影技術的先鋒。2013年,他就憑藉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出色的視覺效果獲得了個人第二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而這回的新作品被討論最多的也是120幀的創新。

一幀就是一幅靜止畫面,電影畫面的固定標準是24幀/秒,在《比利·林恩》上映之前,2013年上映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曾經將最快幀數調整到了48幀/秒,但這一標準此後並未普及。現在,李安將新標準增加到了120幀/秒,即每秒鐘顯示120個畫面,這會讓電影畫面比我們以往看到的更清晰流暢。

在放映層面,3D/4K/120幀也是一套完整的概念,普通的3D屏幕無法使用,必須更換專用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上映時,48幀版本只能在全球特定的1000塊銀幕上看到,而當時年票房已經達到217億元的中國市場卻沒有一塊這樣的銀幕。

近幾年,中國票房總量一直呈現出完美的增長曲線,院線也保持着快速擴張,爲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優勢,中國電影院熱衷於嘗試升級改造。如今,全球僅有5套支持3D/4K/120幀完整概念的設備,中國佔了2套,分別在北京的博納國際影城悠唐店和上海影城。目前,悠唐店2號廳黃金場次的票價已經高達320元/張,11月18日之前的場次在11月14日早上已經全部售馨。

“一整套設備算下來,前期投入高達700萬元,而且這類設備和普通24幀的3D電影不能兼容,一副支持120幀放映的3D眼鏡就需要100美元。”博納悠唐店的工作人員說。萬達也在今年新引進了6家杜比影院,並計劃5年內在國內開出100家杜比影院,能觀看120幀版本影片的中國電影院則要達到8家。除此之外,全國還有超過1800個影廳可放60幀版本的影片。

這一情景難免會讓人想起2009年《阿凡達》引發的3D熱潮,3D電影一度被片方和電影院當成“金礦”,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3D或者3D轉制電影更像是一種賺錢的工具,而不是一種更好的表現電影內容、提升觀衆視聽體驗的手段。

那麼,3D/4K/120幀這種更復雜的技術呢?

《比利·林恩》11月11日開始在國內上映,截至11月14日凌晨,它的首週週末票房達到了8044萬元,考慮到120幀版本的超高票價,這一數字並不出色。

該片在海外的口碑也褒貶不一,爛番茄新鮮度僅爲49%,影片超前的視覺效果和李安東方式的敘事風格在全球範圍內並不那麼容易被接受。電影的距離感消失了,觀衆會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演員的毛孔上,難以入戲,很難對劇情以及角色產生共鳴,這是當初48幀的《霍比特人》以及現在120幀的《比利·林恩》在技術層面上引起的最大爭議。

其實,在計劃拍這部電影之初,李安原本打算使用的是2K/60幀的技術,但他最終決定接受更大的挑戰。因爲使用120幀之後,鏡頭會更細緻地捕捉到角色的臉,特別是眼睛。在李安看來,人臉的豐富性比很多大場面要好看得多。在幾個面部特寫中,演員顫抖的睫毛和眼球上清晰的血絲,這些微妙的細節都清晰可見,也有助於表現比利·林恩在面對他人期待時展現出的隱忍和掙扎等痛苦矛盾的內心活動。

3D/4K/120幀,李安這部新電影真的代表未來嗎?| CBNweekly

“拍60幀的時候還算是拍電影,拍120幀時我已經不太確定我拍的是什麼了。”李安曾說。在拍攝過程中,導演的雙眼基本只能看到1K的畫面,受技術限制,目前也只能做到用60幀拍攝,放映時再調到120幀,這意味着,主創團隊製作這部電影時每天需要考慮如何變換焦距這種最基本的問題。《比利·林恩》最後分別剪了24幀、48幀、60幀和120幀4個不同的規格。

所以,這部電影擁有票房之外的意義:繼《阿凡達》幫助3D技術大規模打開市場之後,時隔7年,觀衆對電影可能創造的視覺奇觀已經由驚喜變得開始有點厭倦了,《比利·林恩》則創造了新的可能性。

儘管當下的觀衆還不能完全接受,但電影界的技術專家們已異常興奮。今年4月,《比利·林恩》在未來電影研討會上只放了11分鐘的片段,就使包括迪士尼前電影電視工程師主管霍華德·盧克在內的人激動萬分。“我萬分震驚,電影威力驚人,畫面十分清晰。這是我這輩子看過的最棒的3D電影。”盧克當時對《綜藝》雜誌說。

相關公司也已行動了起來:索尼研發了可拍攝120幀的新型攝影機器,杜比實驗室的杜比視界爲電影后期調色提供了技術支持,RealD爲這部電影的紐約首映式提供了銀幕技術——這些技術正在逐步走進更多的影院中。

“如果不給新技術一個機會,它可能就沒了,我不敢說我的想法一定是正確的,但有些事情多年之後也許大家就會有不一樣的觀點,還是把它交給時間來檢驗吧。”最近來中國做宣傳時,李安如是說,他還要不停地飛往全球更多的地方,推薦這部使用了最新技術的電影。

葉雨晨

關注文化產業報道,聯繫可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

打賞我們

3D/4K/120幀,李安這部新電影真的代表未來嗎?| CBNweekl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