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述廣州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B2B平臺是有限定區域的,但藥師幫卻有鼓勵合作企業全網串貨嫌疑。近日行業爆發的多家藥企集體“封殺”斷供藥師幫一事,又將藥企與醫藥B2B平臺之間積攢許久的低價串貨矛盾徹底公開化。

林志吟

[據藥師幫去年對外介紹稱,截至2017年底,藥師幫已覆蓋藥店、診所等終端超過15萬家,成爲國內活躍用戶規模第一的醫藥B2B平臺。]

醫保控費、院方處方外流下,藥企開始主動“牽手”醫藥電商平臺,拓展新銷售渠道,以此搶佔市場先機。崛起的醫藥電商,也在試圖解決醫藥流通領域的低效性和不透明。但兩者的“結盟”絕非容易。

近日行業爆發的多家藥企集體“封殺”斷供藥師幫一事,又將藥企與醫藥B2B平臺之間積攢許久的低價串貨矛盾徹底公開化。

遭到“封殺”的藥師幫

近日,包括揚子江藥業、哈藥集團、九州通等醫藥公司都不約而同加入到抵制藥師幫隊伍中。這些企業皆禁止旗下經銷商向藥師幫供貨。甚至,有個別企業將斷供的範圍擴大至所有電商平臺。

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藥企斷供藥師幫的癥結在於,後者涉嫌低價串貨。

簡單理解就好比4S店賣車,上海的4S店低價賣車到全國各地,廣州一位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從廣州起家的藥師幫,始於2015年,由搜房網前高管張步鎮創立。2018年底,藥師幫剛剛完成它的第六輪融資。它的背後,站着復星醫藥、常春藤資本、松禾資本、老虎環球基金等各路顯赫資本。依託衆多資本的藥師幫,正成爲醫藥B2B行業“冉起之星”。

據藥師幫去年對外介紹稱,截至2017年底,藥師幫已覆蓋藥店、診所等終端超過15萬家,成爲國內活躍用戶規模第一的醫藥B2B平臺。

然而,此時藥廠的聯合抵制潮,或讓藥師幫正捲入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輿論危機。

“目前我們在藥師幫平臺上銷售的產品還比較少,之前有銷售的,我們已讓客戶及時撤下來了。雖然藥師幫這個平臺給終端客戶帶來了便利,能夠幫助製藥企業覆蓋過去不能到達的空白領域,但是在價格體系上,藥企沒有辦法做到配合。企業要有合理利潤才能生存。多方權衡之下,目前選擇只能抵制這個平臺。”福建一家知名藥企人士吳許(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有加入到抵制潮的江蘇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醫藥行業是特殊行業,藥品也是特殊商品。不能完全照搬淘寶拼價格模式。廠家生產的產品是需要對患者負責的。不正當的銷售價,會造成產品售後服務脫節,隨之而來的是廠家的信譽度會受到大幅度削弱,整個醫藥零售的鏈條也因此受到挑戰。

處於輿論漩渦中的藥師幫,近日在其公衆號發佈聲明稱,藥師幫是互聯網藥品交易“第三方”服務平臺,提供的是平臺及技術服務,平臺不自己賣藥。

“藥品怎麼賣、賣多少,這是由平臺賣家決定的,藥品貨權歸屬商家,自然定價也是商家說了算。藥師幫主要是爲藥店、診所等零售終端用戶服務,純終端銷售,不調撥!不調撥!不調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藥師幫澄清道。

藥師幫相關負責人回覆第一財經記者稱,商家的銷售額會直接影響平臺的盈利,但這次事件帶來的影響,公司還沒有具體的數據。

低價串貨成醫藥B2B共性?

目前醫藥行業主流的B2B平臺,除了藥師幫、未名企鵝等這樣的第三方平臺外,還有益藥購、九州通醫藥網等依託醫藥流通公司而建立的平臺。

但爲何衆多藥企此次將矛頭主要對準了藥師幫?

上述廣州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B2B平臺是有限定區域的,但藥師幫卻有鼓勵合作企業全網串貨嫌疑。

上述藥師幫負責人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實際上公司平臺已建立良好的防串貨系統,店鋪經銷商能夠自由選擇面向終端區域。串貨並不是一個必然問題,而是供應商選擇的問題。“例如,一家東北的供應商能不能讓廣州的終端客戶看到,這都是店鋪可以選擇的。”

“將來我們這個渠道搭建起來,對藥廠來說,藥師幫可能成爲其多個銷售渠道之一,可以作爲有益的補充,至於平臺上的價格體現,映射出來的是廠家在價格定義上的水平。”上述藥師幫負責人說道。

吳許表示,低價串貨的問題其實在醫藥B2B行業由來已久。“藥師幫在這次事件裏是‘槍打出頭鳥’。它們在B2B行業裏,算是比較知名的。跟醫藥流通企業自建B2B平臺不一樣的是,藥師幫的供貨方是多個公司,有藥廠、有經銷商等,這意味着會帶來競爭。從目前來看,價格還是供貨方首選的競爭手段,這由此也會導致藥企產品的價格體系變得不可控。”

我國藥品的生產、流通、消費都受到政府的嚴格管控。不同其他行業,醫藥行業的觸網潮姍姍來遲。細分到醫藥B2B,直到2015年後,在各路資本“砸錢”進入,以及醫改政策的推動之下,行業方漸成氣候。各式各樣的B2B平臺在行業中冒出。但目前大部分的醫藥B2B平臺尚未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收入來源主要靠廣告、銷售價差或者從商家抽成等,尚難以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這也導致平臺之間的競爭,更多還是以價格取勝。”吳許表示。

在吳許看來,之所以品牌藥企敢直接與藥師幫“翻臉”,緣於後者目前還提供不了更多藥事服務。“但這個也僅限於品牌藥企,對於那些沒有成熟推廣隊伍的企業,藥師幫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藥廠來勢洶洶的抵制潮,終究或讓藥師幫察覺到壓力。

有藥師幫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並不想與藥廠搞得特別白熱化,公司也在與藥廠談合作過程中,已達成了一些合作。“相信這個事情,以後也會朝着良好方向發展。”對方這樣說道。

有業內認爲,在醫保控費愈演愈烈之下,尤其是國家正在推行的帶量採購政策,加劇了醫藥行業渠道的變革,傳統藥企自身有與電商平臺合作需求,但兩者之間出現的博弈現象亦會越來越多,如何共生共贏,亦考驗雙方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