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海南三亚免税店俯瞰图

东方网记者刘辉11月29日海南报道:“不好意思,您的免税购物额度已经用完。”每天在海南三亚的免税店,很多外来游客由于不熟悉免税政策,而购物“遇阻”。

此前,海南离岛免税额度为16000元,且不限购物次数。28日下午,从财政部传来利好消息,从12月1日起每人每年限额增至3万元。

图片说明:全国60家融媒体探访三亚海棠免税店。

金名片再升级

一直以来,海南离岸免税政策是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宝。作为国家赋予海南含金量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政策之一,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已然成为擦亮海南的一张“金名片”。

2011年4月,海南开始实行“离岛免税”政策。几经放宽调整后现如今规定,凡年满16周岁,乘飞机或火车离开海南本岛但不离境的国内外旅客(包括海南省居民),均可享受免税购物。

这项国内第一且唯一的特殊优惠政策,为海南持续引迎客流现金流。据海口海关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5月,海口海关共监管三亚、海口两家离岛免税店销售免税品47.2亿元,购物人数128.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达25%、22.9%。

就在昨天,财政部等将离岛旅客(包括岛内居民旅客)每人每年累计免税购物限额增加到30000元,不限次;增加部分家用医疗器械商品,每人每次限购2件;新政自2018年12月1日起执行。

此前7年调整4次

2012年11月1日,离岛免税政策经历了首次调整。每人每次免税购物限额由原来的5000元调整至8000元,增加了3类免税商品,并逐步放开一些商品的单次购物数量。

2015年3月20日,离岛免税政策再度调整,离岛免税品类由21大类增至38大类,满足了游客对于进口产品的不同需求。

2016年2月,离岛免税政策除了取消非岛内居民旅客购物次数限制,每人每年累计免税购物限额不超过1.6万元人民币外,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和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还获准开设网上销售窗口。

2017年1月15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对象扩大到乘坐火车的离岛旅客。

离岛免税政策实施近7年来,历经4次调整,分别对政策惠及人的年龄、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免税购物限额、购物次数限制、销售方式等。

据了解,从2011年4月20日到今年10月底,海南离岛免税累计实现销售额385亿元,超过1200万人次旅客购买了免税品。

离岛免税作为一项财税政策,能起到撬动作用。此前每一次政策调整都使免税销售额得到20%以上乃至数倍的增长,政策调整效应显著。

28日下午,海南省财政厅宣布,海南岛内居民将无差别享受离岛免税政策。未来,乘船旅客也将享受免税购物政策,同时海南还将新增两家免税店。

目前,海南省有关部门已经基本做好了政策落地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一轮政策调整如期实施。

据悉,新增的两家免税店分别位于海口市和琼海市。这次调整,也将为国内奢侈品进入海南及中国市场打开更大通道。

关于乘船旅客享受免税购物政策和新增免税店两项政策,海南省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待中央部委实地检验通过后,也将正式发布实施和开业。

沪琼在离境退税上发力

除此之外,离境退税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配套政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于2011年1月1日在海南省试点实施。

虽然一字之差,但与逐年攀高的离岛免税不同的是,海南的离境退税近年来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入境游客不多是其中原因之一——2017年海南省全年接待游客6745.01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11.94万人次,占比仅为1.67%。

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在免税政策方面得到放宽,北京、上海、天津、厦门、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四川省、海南省都在实施离镜退税范围。

目前,海南正在加快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办签证政策,可停留30天。另外,也已经试行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15天入境免签政策。

上海也在打响购物品牌,构建国际消费城市,游客买买买将有新方向。例如,提出将在邮轮港周边布局免税店或离境退税店,计划建立保税展示购物中心。就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期间,11月上旬离境退税业务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近50%,今年以来业务量增幅达35%。

回顾过去,2015年7月1日在上海开始实施的境外旅客实施购物离境退税政策,3年多已累计为5万余名境外旅客办理离境退税,退税物品销售额突破9亿元,已办理退税超过8000万元,在24个试点省市中独占鳌头。

上海与海南在旅游+购物发展方面各有千秋,需互相合作。本月中旬,沪琼就签署省市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围绕港口、旅游、会展、制度创新等领域加强产业合作。

未来,在国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免退税政策及配套设施的升级下,旅游+购物市场将面临着又一次的提速发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