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變成監工,陪讀變成監督,孩子別說內驅力,就是本來想好好寫作業的心都沒有了。最好的陪伴是孩子在一邊寫作業,父母在一邊閱讀或者工作。

“歪,妖妖靈嗎?我這有個小孩12歲了,不肯寫作業。你看能不能把他帶走,該給誰給誰,我不要了。”這可不是笑話而是最近發生在徐州的真事。因爲孩子不想寫作業,還要跟媽媽對打,母親一怒之下報了警。警察叔叔也是很負責任,趕緊把孩子帶到了派出所。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面對警察叔叔的循循善誘,男孩說,媽媽管得實在太嚴,自己一怒之下就還手了。後來通過民警的勸說,男孩向母親認了錯,跟着母親回家去了。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輔導功課,陪寫作業,已經成了不少父母的心魔。爲人父母,沒幾個人能逃得過陪娃寫作業的魔咒。這不,小嶽嶽岳雲鵬都在微博上曬了個招聘啓示,說只要能輔導閨女寫作業,年齡、政治面貌,什麼要求都沒有,再輔導下去我就崩潰了……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至於陪娃寫作業寫到肝氣鬱結、血壓升高、血管爆裂、乳腺增生、心臟裝支架、甚至動到胎氣的,都不是段子,是真的啊!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看了這些留言,頓生“前世不修,今世陪娃寫作業”的感慨。也不能怪這代父母身體太脆,這代娃也着實太渣。比如我家娃最要命的就是記性差,有時候覺得就算是條魚都比眼前這個娃記性好。有一次她一個生字連着三次默寫都錯,我氣瘋了,罰她抄寫50遍。抄了大概30遍的時候,翻頁了,就看娃在那發呆。我:“寫呀,咋不寫了?”娃:“忘記了,我翻過去再看一眼。”“……”

不過她這還算好,起碼字沒走形,接下來這個小朋友就厲害了,把一個“足”字寫得好像武功祕籍一樣,活活生生打了一套太極拳,感覺就要從作業本里跑出來了呢!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還有的小朋友想象力比較豐富。

媽媽:“這題應該個位向十位借個一。”

小孩:“那萬一十位要不肯借呢?”

媽媽:“……今天它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更有的父母自己是高材生,可生出來的兒子女兒偏偏是個渣,真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不寫作業的小孩已經成了父母的心病

其實陪娃寫作業也好,學習也好,父母要想無病無災,又不費嗓子地陪娃寫完作業,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搞清楚孩子纔是寫作業的主體,而你只是陪伴孩子寫作業的客體。很多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已經到了主次不分,恨不得自己動手代勞的程度了。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許多父母一味注重孩子寫不寫作業,作業寫得好不好以及考試成績這樣的結果,而忽視了孩子的內驅力,這麼做是本末倒置的。內驅力其實就是孩子學習的動力。一個沒有動力或動力不足的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也許能暫時得到提高,但長久下去,父母會感到越來越喫力。因爲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就像你無法推動一個逆反心理重,不想學習的孩子學習一樣。

像這個報警抓走親兒子的媽媽一樣,孩子都12歲了,還在爲要不要寫作業扯皮。自己管教不了的孩子,要警察幫忙管教兒子,不可笑嗎?不可悲嗎?所有人都這麼搞,派出所是不是得專門開一間作業輔導室纔行?警察:“我太難了!”

要陪伴不要監督

令人非常遺憾的是,不少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恰恰是父母搞沒的。我曾經看過一個親戚陪孩子寫作業。那小孩讀三年級,屁股剛一挨凳子,他媽就說:“作業多不多?都拿出來。”然後小孩一樣一樣把作業拿了出來。他媽又說“先把數學卷子做掉,然後抄寫語文生字,抄完生字寫作文,最後背英語單詞。”小孩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也沒啥反對,就開始寫數學。

寫着寫着,他媽“啪”拍了一下他的手,“括號沒看見嗎?先做括號裏的再做外面的,說了多少次了,你咋就不聽??”小孩剛拿了個橡皮慢吞吞地擦,他媽看不下去,硬是把橡皮和卷子搶過來替他擦,“擦得那麼慢,還擦不乾淨。擦不乾淨老師肯定算你錯。”完了小孩繼續寫,他媽經常一巴掌拍上去,不是孩子寫字姿勢不對,就是有哪裏寫錯了。不要說小孩,我都看得心驚肉跳的,不知道她的大巴掌啥時候落下來。

這種陪寫作業的方式別說當事人,就是旁人看着都難受。父母變成監工,陪讀變成監督,孩子別說內驅力,就是本來想好好寫作業的心都沒有了。他完全沒有自由,就像媽媽的提線木偶一樣,撥一撥動一動。

孩子從“我要寫作業”慢慢地就變成“媽媽要我寫作業”了。長此以往,孩子要麼對寫作業極度逆反,要麼就麻木了,媽媽說啥就是啥,媽媽如果不提醒,孩子就沒有主動性。我們可能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體驗,一件事情本來做地興致很高,如果父母一催,突然就喪失了動力。本來自己準備背單詞的,父母一催,突然就不想背了。因爲這樣一來背單詞就不是我要背而變成我聽從了別人的指示才背。學習的內驅力就這樣喪失了。

另外,監督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就是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像我親戚這樣沒幾分鐘就要打斷孩子一次的,孩子學習注意力能集中才怪。

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寫作業是孩子的事,一定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應該由他們自己安排。我們可以提出建議。比如先做簡單的作業熱身,或者在精力充沛的時候先攻克難的作業。

檢查作業也應該讓孩子先檢查一遍。家長再檢查第二遍。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眼不錯珠地盯着孩子,沒有人喜歡在別人注視下工作,孩子也不例外。當然父母也不要拿着手機在旁邊玩。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心理不平衡。最好的陪伴是孩子在一邊寫作業,父母在一邊閱讀或者工作。這纔是最佳的陪寫作業的姿勢。

對於孩子在作業中不會的內容,父母不要主動提供幫助,除非孩子主動向你求助。也不要讓孩子一有問題就問,而要讓養成孩子把問題集中起來一起問的習慣。這樣一方面避免孩子過於依賴,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閱讀、工作的時候也不能輕易打擾。

最後,不要總是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或者跟自己當年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的心智發育早,有的晚,要相信孩子能夠趕上來。如果實在不是讀書的料,想想那句話:讀書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讀書好的孩子將來去了美國、英國、加拿大,就算在國內,也在阿里、華爲這樣的大企業打工,一個月都見不上幾次。讀書不好,就只能陪在爸媽身邊啦~這麼一想,血壓估計就能降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