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裏也去不了的時間裏選擇讀書或者就是最好的選擇,讀書是享受孤獨,讀書是與自己相處。不想出門就關在家裏手捧幾本書,經常一不小心就到凌晨三點,甚至是連生物鐘都混亂了。有朋友在微信問到最近在讀什麼書,我說在讀的6本是《北大授課》、《黑天鵝》、《反脆弱》、《原則》、《烏合之衆》、《一本不正經的大腦》。

二月底以來,我的牀頭書是《美國陷阱》、《衝突》、《阿里鐵軍》和《本書書名 無法描述本書內容》。這麼多年以來,每遇到重大決策時,每次助我跳出盲區的都是書,書能讓我冷靜,書能讓我獨立思考,在書裏我能看到另一個自己,能更接近真實的自己。孤獨的時候讀讀書,不被理解的時候讀讀書,困惑的時候讀讀書,讀與不讀書都在那裏,如果大腦吸取的知識營養少了,就會被淘汰,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對於我自己的事我通常不會四處求救請教,也正是如此,很多朋友說我比較偏執也比較固執。我所做的堅持不僅僅只是依靠經驗,還有已經形成的一套自己的體系。我處理的方式通常是至下而上的,選擇幾個相近相關的行業,與這些行業產業鏈裏的各個環節人員去溝通,去拜訪他們,去與潛在消費者對話,這些纔是真實的世界與真實的聲音,最利於做決策的信息源。

我從來不迷信所謂的大師,書籍的知識才是最可靠的,知識會融入自己的骨血裏,隨着好的壞的經歷不斷豐富,以知識構建的獨特競爭力和護城河的力量就愈發的強勁,在思考的邏輯與全盤佈局裏的細枝末節方面,在自己寫的產品文化與文案、演講稿、新媒體內容和商務談判、商務接待上,都是屬於自己的整體思想輸出。

20年開始就要有計劃性的狂啃中國戲劇戲曲類的書籍,“醜末寅初”品牌這兩三年的時間裏要從貴州茅臺酒鎮走向京津冀市場,必須在品牌文化建設方面做好鋪墊,在文化裏與目標消費者找到共鳴,這種 “曲藝圈的氣質” 必須要在產品外觀設計、酒體、色調、定價、瓶型、後臺系統裏得到融合,而氣質二字是最難把控尺度的。也希望得到認同醬香酒認同醜末寅初品牌的酒商一起探討和交流。

差異化、運營配稱、信任狀、廣告語、品牌故事、衝突,每一環都是燒腦的,要在一系列的反覆推敲、自我否定、推倒重建、紅軍藍軍對抗、內部思維和外部環境中找到。

書裏自有黃金屋,這句話在今後的社會越來越重要,知識更新太快,更多的崗位一般人已經不適合,也不再需要人。做到能在行業裏立足,顏如玉和鮮花掌聲也會一同而至,雪中送炭只是解決燃眉之急的扶貧,錦上添花纔是強強聯合纔有創造更多的可能。

讀書的真正目的是用知識去駕馭,用知識去主導,使事情得以依據既定方案穩步推進,這纔是知識的用武真相。

相關文章